当阅读完《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这本书的时候,整体感觉这是一本在目标管理类书籍当中简单而有趣的那一类,同时还有一些启发性。

单个流程最优化,是否会带来整体的最优化

全书围绕着生产这一我们眼中的夕阳产业展开(个人并不认同夕阳产业的说法),在成本会计核算的规则下,工厂需要对每一个环节最优化,如在某一道工序,按批次生产的话,理论上就可以做到成本最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账目中属于存货,这些在会计分录中是不会算作成本的(非产成品,仓储成本很低)。假设每一个环节都这样的话,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原本用于生产那些最终能产生利润的产能被人为核算掉了,这还不包括生产成本。在生产中是这样,在其他需要大规模协作的工作也同样如此,不然,你就不会看到那些假勤奋的现场了。

做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就是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经过了漫长的叙述,作者给出了能够又见树木又见森林的5个步骤,首先要检视自己的业务流程,并锁定那些瓶颈驱动因素。什么是瓶颈驱动因素。就是那些对最终利润产生关键影响又无法绕过的环节。比如手机SOC,如果订单量不足,就会出现缺货的现象,如果你是小厂商,就不会及时拿到最新款soc,以至于降低市场竞争力,利润必然受损。当锁定了瓶颈后,就围绕着瓶颈展开行动,并让周边资源服务于该因素,如重新调配资源等。如此,才能生产出最终能够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里面的森林,就是指对目标流程的优化。

这里面的树木,则是在实施流程中的一个个细节,比如,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都能核对到人工时数,记录非常详细,对这些基础资料,仔细研究,分析判断,才会更好更快找到瓶颈因素。

当我们陷入忙碌的生活陷阱里面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思考一下这一切真的值得么?

当我们将这一切映射到生活中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出现对于那些需要大量投入时间,大量做基础性工作的事物产生对立的情绪,如果我们能够检视一下众多人的成长轨迹(对应的生产流程),我们应该会发现,每一个牛人都会有那么一段特别痛苦,特别乏味的经历,那就是需要做刻意练习的瓶颈因素,不是么?即便是贪腐之徒,至少也曾经在高考的转折点,努力过一回,至少也是默默在基层锻炼过好多年。

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设定个有效的目标,并做好成长规划。

@朝辉的书橱 期望能同你一同探讨、分享、成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谢谢!

读书笔记图片素材均来源于@pixabay 免费图片。

原作版权归属作者及出版方,如有商业用途,请联络出版方及作者。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