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治国的人才,就创建了科举考试制度。直到清朝灭亡,历朝历代都一直沿用这种制度,这也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据记载,科举考试存在的一千多年间,共诞生了500多位状元,平均两年多才有一位状元的产生,其含金量远高于现在的高考状元。

一般来说,一旦在科举考试中蟾宫折扣,摘取状元的头衔,那前途必定无可限量,光宗耀祖更是不在话下。甚至有不少状元直接被钦点为驸马,不仅名利双收,还能抱得美人归,但凡事总有例外。明朝的一位状元,中榜不到一个月,就被皇帝五马分尸,而且理由相当奇葩,堪称史上最悲催的状元。

陈安阝字安仲,号叔恭,明朝闽县营前(今福建长乐市营前镇)人,自幼聪明过人,且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科举考试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陈安阝参加了会试,在之后的殿试中,被明太祖朱元璋钦点为当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这让陈安阝高兴的睡不着觉,并在第一时间写信寄给老家的父母,给他们分享自己高中状元之喜事。可惜的是,二十多天后,陈安阝就被一件莫须有的事情所牵连,最终被革除状元之功名,且被皇帝下令处以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之酷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位纯草根皇帝,他已经做过很多工作,如放牛娃、和尚及乞丐。经过多年的努力,朱元璋赶走了元朝统治者,还击败了陈友谅等竞争对手,开创了大明王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忙着北伐及处理开国功臣之事,没有时间恢复科举考试制度。

直到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才逐渐恢复了之前的科举制度,以为朝廷选出治国之人才。公元1397年,各地举人来京参加会试,而此次会试的主考官,则是84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刘三吾才华横溢,曾为御制《大诰》、《洪范注》作序,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宠信。

经过激烈的角逐,及严格的审阅,共录取了52名进士。之后,刘三吾把所有进士的名单及试卷交给皇帝朱元璋,以选出当科状元、榜眼及探花。最终,陈安阝的才华令皇帝所折服,立马钦点他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是尹昌隆刘仕谔。榜单一出,状元郎陈安阝一时风光无限,为他道贺的人络绎不绝,一起到KTV嗨皮,陈安阝还拿出所有积蓄,请这些道贺者蒸桑拿、喝花酒。

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仅放榜一周后,此次考试中落榜的学子就在京城聚众闹事,联名上疏控告考官收受贿赂,阅卷不公。原来,这次中榜的52名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朱元璋一生最痛恨官员贪污受贿,立即成立了“专案组”,自己亲自担任组长,对此事进行严查。经过近十天的调差,却发现这52名进士的才华的确很出众,更没有贪污受贿、营私舞弊之嫌疑。

调差结果公布后,那些落榜的学子依然不肯接受,加上朝廷中很多北方官员的支持,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复查此事,而此次复查的官员都是北方官员担任。最终,刘三吾等三名主考官被革职查办,受此事牵连的当科状元陈安阝被处以五马分尸之酷刑。

考中状元原本是无比荣耀之事,但陈安阝却因为南北榜之争反丢了性命,成了斗争的牺牲品,简直比窦娥还冤。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