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大米、面、豆油、洗衣粉、肥皂…….全部免费送!近年来,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公司大打感情牌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许多老人被洗脑,更有老人明知被骗,却心甘情愿。2017年3月,山东一位60岁老人,留下一份遗书,讲述购买保健品被坑的经历,然后跳海自杀身亡。保健品再一次引发关注。

老年人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骗局的?所谓的保健品究竟能不能起到“保健”作用?我们平时应该怎样保持身体健康?

回顾:保健品的营销史

上世纪80年代,“XX营养液”——中国保健品的开山鼻祖,拉开了保健品市场的营销大幕。90年代,“XX鳖精”“XX王浆”等产品相继登台,混战于电视广告市场。其中,采用“投递传单、义诊活动、电视专题”营销策略的“XX口服液”迅速崛起,其包治各种癌症的夸海口式宣传,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继“XX口服液”的营销帝国崩塌后,品牌式保健品开始相继亮相荧屏。众多知名保健品品牌逐步走向正规化,不再像以前那样粗放营销。

现如今,市场上的保健品品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约2600家。不管是电视上,还是商场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但是,我们熟悉的保健品品牌却并没有几个。

事实是,当品牌保健品占领主流营销渠道(实体商店、电视、网络)后,小品牌甚至无品牌保健品就开始转战地下。它们通过封闭式渠道,层层代理,最终通过最底层代理机构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直销”渠道采用最广泛的宣传方式,就是媒体所揭露的“会议营销”,即用开会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也叫“会销”。

揭秘:老年人是如何上当受骗的

“会销”多以公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礼品为噱头,在街头发放传单,邀请老年人参加。在会议的前几天,年轻的业务员围着老人不停嘘寒问暖,几乎绝口不提与推销有关的内容。在了解老人病情和财务状况后,选取可能花钱的老人,邀请主办方请来的“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问诊,最后卖给老人高价保健品。

这种“非法营销”针对的对象几乎全部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比较单一,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少,正因为这样,他们在面对“虚假宣传”时,很少有精力、有能力去查证核实。

其次,这种所谓的营销,为了对老人进行洗脑式宣传,还专门制订出一套固定的流程,以及每个流程需要施加的手段。面对这样一个有战略、有战术、多兵种配合的“集团正规军”,每个老人都相当于“单兵作战”,最后乖乖缴械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时至今日,保健品营销骗局依然大行其道。

除了骗子的手段,究其原因,还在于老年人与子女缺乏沟通与情感交流。部分老年人与子女长期不在一起,这就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老年人的心理防线被骗子的几句甜言蜜语所攻破,然后心甘情愿掏出钱财。

重点:保健品不等于药品,保健还需靠平时

对于保健品,首先要厘清“保健品”与“药品”的概念。“保健品”不等于“药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规定,“保健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而“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所以,所有打着“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保健品都是虚假宣传。

我们要肯定的是某些食物中某种成分的含量确实较高,但它所宣传的超级效果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出的结果。能够促进人体健康的膳食结构一定是全面的,食物的常规成分不存在好坏之分。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在于我们摄入量的不科学,因此我们选择号称“包治百病”的膳食补充剂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认为服用了保健品,再熬夜、抽烟,就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只有做到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均衡膳食、平和心情,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