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北京市中山公园相亲角,声名远播,门当户对是这里的铁律。“我们不找外地的”、“可以轻度残疾,但属羊的绝对不行!”“连房都没有,也敢来相亲?”……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都成了“交易筹码”,摆在地上的征婚简历五花八门,“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扎心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理性计算,可以理解,这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社会阅历在子女婚姻问题上的投射。他们中有些人经历了当知青的下乡岁月,有些人品尝过改革中的下岗滋味,有些人不满于生活中的失意,有些人看多了身份、财富引来的婚姻纠葛,因而把物质保障看做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底线。

这样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一条冰冷的底线,却不知隔绝了多少热烈的真爱,又流失了几许相知相恋相依的缘分。父母只是看到贫贱夫妻百事哀,却没有看到有多少婚姻的破裂,是因为双方维系感情的无力、情绪控制的失败?正如一个评论所说:“心魔未除,没有爱情基础,前路多是妖孽。”

相亲与阶级

回顾中国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影视作品,可能会看到一种转变:所谓阶层内的“门当户对”婚配越来越占据银屏的主导地位。更早的电影有富老板与底层女的相亲,近年的电影越来越来注重表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他们性格迥异,价值观迥异,顺理成章地“物以类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婚姻观念的改变。

在传统社会,相亲是进入婚姻最普遍的手段。在男权社会,女性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交场合。相亲就成为女方家庭用来挑选男性的一种手段,女方掌握主动,但这种主动转瞬即逝,一旦双方结婚,女性就成为被压制的一方。生育子女,操持家务,即使在最开明的家庭,女性的地位,也不过是“相夫教子”。

相亲的核心当然是门当户对,媒人的主要功能就是评估双方家庭的地位、实力。即便在当下,有中间人要撮合一对男女的时候,也会向他们讲述对方的学历、收入、房产,这种媒人的功能并未改变。最极端的相亲是“指腹为婚”,两家孩子都还没出生,在完全不在场甚至生命的存在都还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就被父母指定为夫妻。“指腹为婚”的前提是,两家不但足够了解,在利益上也已结成了同盟。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族力量的逐渐消失,自由恋爱式婚姻和组织批准式婚姻相继登上过历史舞台。伴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和工商业兴盛,家庭对于婚姻的干预作用逐渐降低。直到近些年,房产在社会财富中异军突起,形成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而早年通过福利分房、自建住房取得房产的长辈,再一次站在了家庭财富和权威的顶端。相亲市场价目表的选择权、定价权再次回到长辈手里。

对步入相亲场景的年轻人来说,他面临着失去主体性的可能。在传统社会,父权压制着自我,而如今,对个人意识进行压制的则是资本或者财产。《冈仁波齐》的主题曲中,朴树高唱“寻找真正的我”,但是,在相亲的时候,你必须展示的,是一个“更适合结婚的我”。

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进步催生了一个数量相当庞大的“城市中产阶层”,这个阶层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大中城市拥有房产。“固定资产”,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象征资本,是一种身份的确证。但是,随着大城市房价的高企,那些还没有买房的青年,想通过自己努力,加入到这个“有房阶层”越来越难。尤其是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外地大学毕业生,靠自己努力买房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为零。婚姻,成为进入“有房阶层”的一个通道。

因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那些在公园里帮孩子征婚的老人,他们列出自己的条件:户口、房产,孩子的收入,这些都是数据化的实力,也是一个阶层的介绍信。他们对结婚对象的要求,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北京的老人,更愿意标榜户口的价值,因为户口和房产一样,都是象征阶层身份的硬通货。

在相亲之中呼唤爱

如果说在尚未形成婚前财产协议习惯的当下,寻求房产的门当户对是迫不得已,那么要求户籍上的门当户对,则是长期的户籍体系下个人记忆的伤痕式思维作祟。现在已不是过去失去了城市户口,就面临着没有粮票、没有补贴、无法进城甚至无法生存的时代。一线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对保守,并不能改变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势。户籍鄙视链终究只是一出属于旧时代的荒诞剧。

将门当户对的焦点过度集中于房子和户口,公园里的大妈们漠视的正是历史长河中门当户对最重要的内涵:门风清正、家教优良、忠厚孝悌、诗礼传家,当然,还有双方家长的志同道合。在过度关注自身一代利益的时候,这些家长忘记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下一代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对于财富和安全感的过度焦虑,让这张“相亲价目表”面目扭曲。

婚姻无法回避物质基础,但更不能缺失爱情基座。从趋势来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婚姻保持和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动机就逐渐下降,以爱情为基础、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就开始增长。而从微观来看,“白发相亲角”人气很旺,成功率却很低。有研究表明,上海的“白发相亲角”的成功率不足1%。可见,对于婚姻,对于家庭,更多仍是感情的考虑、“三观”的契合,这才是婚姻和睦、家庭幸福的稳定基座。随着中国社会愈发走向成熟,因爱结合的婚姻,更会是主流的婚姻价值。因此,计算一时的物质得失,不如算清一世的幸福保障。拿身价作为婚姻的砝码,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爱情。

毋庸讳言,“相亲价目表”背后的婚姻焦虑,夹杂着向上流动的渴望,本质上却是对向下滑落的预防,反映出婚姻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有人总结,“50年代选英雄,60年代找贫农,70年代奔军营,80年代求高知”,从中可以看出,婚嫁的标准变动不居,与整个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

古人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人伦之道,莫大乎夫妇”,又说“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观念至关重要,对于其中种种不当的价值观,是该想想如何正本清源地解决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