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戏是一种新兴的传统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江苏(苏南)、浙江一带,以吴语方言演出。是曲艺的一种。一般由一人或两三人演出,生动滑稽,近于北方相声。流行于沪 、杭等地。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独脚戏又名滑稽,是一种发源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地区的地方传统曲艺种类。因最初由演员一人饰演多种角色,故名独脚戏。,而在上海话中“脚(jia)”、“角(go)”二字读音不同,此时,独脚戏还是独脚戏,直至该名词传到了北方,在普通话中角(jiǎo)色与脚色同音,所以“脚色”通“角色”,这时“独脚戏”通作“独角戏”。

·

这里有人会有疑问,角色不应该念jue吗?其实不然,角色的本音是jiaose,早期在北京各行各业都会使用异读的方式来表达行业特征性词汇(老北京人管这种叫“不好好念词儿”),比方说古玩界的珊瑚不念珊瑚,念珊虎,琥珀不念琥珀,念琥波。而当时的戏曲界的行业特征性词角(jiǎo)色就被念成角(jué)色,业内人逢人便说“我是个角(jué)儿”,而角jué音的由来是可以追溯到早期北京话跟中原官话融合的时期所带来的文白二读,江摄二等和宕摄三等入声字文读yœ/uo来自南京官话,白读iɑu/ɑu来自北京官话,最后发展成jue音。到了后期戏曲界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就屈服于角(jué)色这种念法,包括现行的字典都改成jué音。

“独脚戏” 是原词,后才作“独角戏”,同样的,角色的原词是“脚色”。

·

民国9年(1920年)前后,上海文明戏艺人王无能在堂会客串演出时,由一人说笑话、讲故事、唱京戏、学方言,扮演多种角色,自称独脚戏。民国16年,王无能正式以“独脚戏”挂牌演出。同年,杭州江笑笑来沪,称为“社会滑稽”。次年,刘春山相继而起,称为“潮流滑稽”。三人为独脚戏的崛起,独树一帜,后人称为“滑稽三大家”。

·

独脚戏一般以二人合作演出为主,也有一人和三人合演的形式。在游乐场、堂会、剧场等,多为站立表演。在电台演播时多为坐演。分单档(单口)和双档(对口),两人以上,称为“大独脚戏“。双档多为男性,少数也有男女档的。

表演时,舞台上常用堂幔(或以屏风替代),堂幔前置一横放的半桌,半桌左右各有一张椅子。早期,半桌和椅子上都有桌披和椅披,桌披上还常绣上演员艺名或本档独脚戏的滑稽名称,如“社会滑稽”、“醒世谈笑”等。半桌上放置常用道具,如春锣、木鱼、三巧板等。半桌和椅子可随表演内容而移动,变成“象征性”的实物道具,如将半桌代柜台、代墙,将椅子代黄包车、轿车等。

独脚戏的表演,讲究说、学、做、唱。“说”、“学”、“唱”近似于北方相声,以学习京剧等戏曲剧种、地方方言和曲艺为主,“做”则以直接扮演人物,在舞台上表演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表演的夸张幅度大。角色的语言、对白,又以相同于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法,来产生笑料,喜剧效果强烈。这种“做”的手法已逐渐渗入到以说、学、唱为主的节目当中,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这四种表演形式均为制造笑料服务,它通常运用语言上的夸张、误会、巧合、对比、诡辩、差错、拉扯、偷换、谐音、拼凑、重复、双关等,形成“噱”(逗笑)的效果。常用简易的化妆和各地方言在表演(起角色)时区分各种不同人物。有时也借助木鱼、三巧板之类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征性甚至夸张性的表演,以加强“噱”的演出效果。

·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