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章朋 不二 策划:黄文君 杨沁 王敏丽 摄像:戴嘉文


万科商战成为2016年,乃至2017年的年度最佳案例。但是,和40年前,李嘉诚至关重要的翻身之战——九龙仓商战比起来,简直是沧海一粟。经过这一战,李嘉诚彻底从地产新贵翻身成香港霸主。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故事,可谓是香港史上最著名、最精彩的教科书级商战,是香港回归前华资与英资集团势力消长的重要转换点,对上个世纪的香港经济发展走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看看出场嘉宾的咖位就知道了:


几家混战,高潮迭起,为争夺香港九龙仓演绎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收购大战。

怎么样,惊喜不惊喜?刺激不刺激?

 

来吧,让我们从头讲起…

李嘉诚偷偷布局九龙仓


上个世纪70年代,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江湖上有传言称,谁拥有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绝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和过海轮渡。


最关键的是,英资背景的九龙仓已经雄霸香港一百多年,根深蒂固。


在那时的香港,还未曾有四大家族,只有呼风唤雨的四大洋行,而九龙仓的主人正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集团。作为清朝时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远东最大英资财团,香港坊间是这样说的:“怡和的面子,太古的银纸”——可见怡和当时的经济地位。所以九龙仓在资本结构上其实是纯正的英资血统,并且与香港置地并称为“怡和双翼”。

 


曾经这样一块寸土寸金的宝地摆在怡和面前,然而它却没有珍惜。

 

怡和因为“九七过渡”问题,对香港的态度一直比较悲观,总觉得现在拥有的总有一天会失去,所以改而开拓海外市场,在香港影响力日渐衰弱。又因为经营不善,理念僵化,用自有资金大兴楼宇,却只租不售,导致资金回流缓慢,只能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以解财团危机。在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之间,九龙仓虽然资产优质,但每股股价才13-14港元,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也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什么概念?如果九龙仓是一件商品,它就该值100块,以后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可能涨到200、300块,但现在它只卖30块,绝对的吐血打折大促销。

 

这么划算的买卖,当然让人心动不已,其中就包括我们未来的亚洲首富,当时的香港新晋地王——李嘉诚。


李嘉诚其实暗中观察九龙仓很久了,他深知九龙仓此刻是宝珠蒙尘,真正价值不可估量。所以不动声色,悄悄地买下了散户持有的约2000万股份

(李嘉诚)


在当时,怡和因为低价卖股,所以在九龙仓的持股不过20%,而李嘉诚悄悄购得的股份也差不多在20%…两相比较,怡和就很尴尬了。


华资和英资的这场旷世大战,也就在此时拉开了帷幕…

怡和开启第一轮反收购

 

事实证明,李嘉诚暗中收购的计划并没有那么顺利如愿。


这厢,李嘉诚吸纳散户股份的集中动作惊动了市场,激增的交易额吸引了其它大户小户也纷纷加入,九龙仓股价“蹭蹭蹭”飙到了46元/股的历史高位。眼看股价水涨船高,李嘉诚只能放缓节奏,只等股价回跌再继续收购大业。

 


另一边,怡和虽然自身财团一度陷入危机,还存着要和香港分手的小心思,但人家毕竟资历老,智商还是在线的。这么明显的市场震荡,让它警觉了起来,为了确保自己安全控股不被暗箭所伤,怡和开始大规模反收购股份。可是怡和还有财团危机啊,想重新控股也得有钱买股呀,所以它只能向英国老乡发出求救信号,那就是香港最大财团、著名钱袋子——汇丰银行

 

大哥汇丰义薄云天,闻讯挺身而出,不仅借了钱给怡和,据说连掌门人沈弼也亲自出马,找暗中观察的李嘉诚“喝茶谈心”去了。

 


汇丰:小李啊,听说你要在我老乡的地盘搞事?想尝尝被银行拉黑的滋味吗?

李嘉诚:不敢,不敢。都是误会,都是误会。

 

彼时的李嘉诚只是凭借长江实业晋升的萌新土豪,得罪钱袋子汇丰可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正面杠是不行的,以后就没饭吃了。李嘉诚只能识时务地放弃继续收购九龙仓…


但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就这么放弃也太憋屈了吧!于是李超人脑筋一动,找上了另一位敢正面和汇丰杠的老牌土豪另谋商机,那就是——世界船王之首,包玉刚。

船王包玉刚入局股权大战

 

汇丰如此狂傲不羁,这位老牌土豪怎么就敢和汇丰正面杠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重量级出场嘉宾。

 

包玉刚,1976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人称包爵爷。资产10亿美元以上,拥有千万吨位船运载重的海上王国,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他不仅有钱、有地位,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


朋友们,划重点了。人家是汇丰的华人董事啊!汇丰可不得给爵爷面子嘛,哪儿敢对包玉刚也指手画脚,喝茶谈心呢。

 

而在当时,海上霸主包爵士预感到有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到来,正有意弃船登陆,躲避船灾寻找新产业,他看中的也正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最诱人的房地产。


九龙仓的陆地产业丰富,还拥有香港众多码头,与船王的航运产业也是挂钩甚密,包玉刚自然也是心动已久,手握5%的九龙仓股份,却苦于没有下手机会。

 

于是,在1978年8月的一个下午,两位华商巨头悄悄地凑在了一块儿。李嘉诚秘密约见包玉刚,表示愿将手中的股份以比市场上更优惠的价格转让给包玉刚,这样包玉刚就拥有了和怡和公开PK的资本。而条件则是,李嘉诚需要包玉刚为他牵线汇丰,拿到和记黄埔的股份



不得不说,李超人就是李超人,眼光够毒,野心够大,如意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亮。


怡和是英资四大洋行之一吧,那剩下三个洋行分别是啥你知道嘛?


我跟你说啊,除了怡和,还有太古、会德丰、和记黄埔。


看清楚了嘛?包玉刚也只是想收购四大洋行旗下的公司,李嘉诚直接就想要人家洋行本身啊!和记黄埔的规模相比九龙仓可大得多了。


我估计包玉刚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疯狂是疯狂的,但为了九龙仓的股份也得干呀,于是包玉刚找到了汇丰掌门人沈弼,卖力游说汇丰将和记黄埔的股份卖给李嘉诚。

 

沈弼乍一听,反应是这样的…


船王看中九龙仓是拦不住了…可这位小李同志是怎么回事???刚刚从九龙仓大战里劝走,怎么转眼就瞄上了和记黄埔?华人买四大洋行?有没有搞错?!

 

然而冷静下来想想,这笔买卖并不算亏。汇丰虽拥有大量和记黄埔股份,但和记黄埔一直发展不起来,亏空巨大,这些股份攥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卖出去还能赚上一笔。

于是汇丰看在钱的面子上就真的把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李嘉诚…而包玉刚也顺利以比市场价格低很多的36元/股的价格获得了李嘉诚手中的20%九龙仓股份


三方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哦,你问李嘉诚又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别忘了他买九龙仓股份时是13-14港元/股,卖给包玉刚时可是36元/股!这一来一回就够他赚数千万了。更何况这次背后还有钱袋子汇丰相助,是不是大胆得很有创意…

 

好了,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已经惊险过招了好几局,我给大家捋一捋:


第一阶段,华资队胜!


这么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局,棋差一着,就可能满盘皆输。


话说,这九龙仓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人家毕竟在香港盘踞了上百年,有着数不尽的资产。别走开,明天再和您细说九龙仓如何重磅反击!


李嘉诚、包玉刚,你们等着瞧!


栏目简介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20周年,在这其中有怎样的变化和云起云灭。这当中有多少故事,多少人物起起伏伏。第一财经资讯公众号 将通过几个片段、几个人物、几个故事和大家一期一期的说,由此我们可以看一看香港回归20年之后的繁华,同时也一起展望和期待它未来的发展。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