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服务成网红,看千禧一代如何创造下一个风口

最近,一批初创的吃喝玩乐项目先后得到融资,包括奶茶、迷你KTV、宠物服务等都莫名其妙成了“网红”,被媒体争相报道。一个仅有50家门店的奶茶连锁,A轮就拿到IDG的1亿投资,这是从没有过的事。

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新消费背后的人群,你就会发现,它们共同指向了千禧一代,即1984-1995年间诞生的年轻人。

人口调查显示,中国有4.15亿千禧一代。

与按年代划分的70后80后不同,千禧一代的划分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标志,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联网原住民”。

无论在生活方式,还是消费观念上,千禧一代与前人都有很大区别,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品牌和投资人相信,千禧一代催生的“新经济”将会是经济的一抹亮色。围绕千禧一代的消费品牌,也就成了争相追捧的新风口。

不存钱的一代人?

中国一向被称为世界上最爱存钱的国家,到了千禧一代,这或许将永远成为历史。

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般收入只够自己开销,如果是在大城市打拼,可能还需要亲友的接济。犹记得前几年,初入职场的70后80后,对“月光族”的称号还极为恐慌不安,网上也时常掀起讨论。

反观千禧一代,月光已经完全不是问题,无处不在的信用消费(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都在支持他们超前消费。

在化妆品消费上,一个高中或大学女生的消费水平,很可能与高级女白领看齐。

由于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长大,千禧一代对未来充满乐观,没有中国人传统的焦虑和危机感,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敢于不存钱,还表现在他们对“所有权”的不敏感,因而普遍能接受长期租房,甚至租借服饰。

相对应的,一批二手鞋包服饰的电商平台,正在崛起。

国际上对千禧一代另有一个称呼,叫“我我我一代”,以形容千禧一代的自我中心。这种群体心理,反应到消费行为上,就催生了很多“享受型”、“自我犒赏型”消费。

以拿到1亿融资的“喜茶”为例,它与传统奶茶的区别,就在其类比星巴克的轻奢定位,不仅在店面和产品上大幅升级,还以网红式的传播给人稀缺感,这就巧妙的迎合了千禧一代“我配得上更好的奶茶”的消费心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千禧一代不仅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也是伴随着消费文化成长的一代人。消费深入他们的生活和观念。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树立目标总是伴随着“大变身”?典型的心态如,面试前要美容化妆买一身名牌衣服,减肥前要办健身卡买齐装备……买买买甚至成为他们奋斗的手段和动力。

所以说,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千禧一代是最敢花钱的群体。但因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他们的消费并未汇入大众消费,而是自成一派,捧红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消费品牌。

孤单经济要上位?

以年龄段看,千禧一代主要是单身人群。但在城市生活的他们,又不是典型的“单身族”,因为,宠物是千禧一代的新家庭成员。

宠物不是新鲜事物,与宠物相关的食品、用品、医疗美容服务也不是没有,但被千禧一代上升到“家人”地位的宠物,其消费偏好也显出巨大的不同。至少,超市卖的狗粮,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了。

上周末,在一个年轻人手工市集上,笔者甚至见到了生鲜猫粮狗粮,即不添加防腐剂冷藏包装的新鲜肉糜——我估计,下一个走红的可能是有机猫粮狗粮。

对单身年轻人来说,社交总是不可缺少的。但出于对个人空间的重视和保护,千禧一代不热衷自主交际,多依赖于平台,甚至仅停留在线上(当然也有扩展到线下的,比如Someet这种线上组织线下聚会)。

最近美国在18岁以下人群火爆的社交APP,就是陌生人视频聊天,随机接通,1分钟即断,如果双方都感兴趣就可以延时。

国内也有类似的随机匹配线上社交项目,比如同年同月生的人匹配,许愿和实现愿望的人随机匹配等等,玩得都非常热闹。

对千禧一代来说,社交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像迷你KTV,迷你健身房这样针对单人的碎片化娱乐生活服务就大行其道。尤其设在高校的迷你KTV,客流几乎从不间断。

下一个风口在哪?

每一代年轻人,在初登社会舞台时,都难免被主流文化贴一些有失偏颇的标签。70后曾被说冲动鲁莽,80后被数落不负责任,但到千禧一代,事情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

我们的文化在极力迎合年轻人——迟钝如春晚,也要跟上TFBOY等流行文化的脚步;

我们的经济要靠年轻人驱动换挡——马云说,未来30年要关注30岁以下的年轻人;马化腾说自己最大的危机,就是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

搞投资搞零售的,更得研究这波人的心态和生活。因为下一个风口,必然还在他们身上。

原文标题:网红奶茶、迷你KTV、宠物服务……千禧一代怎么造出这些“小风口”?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调戏营销
来源:微信公众号“调戏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