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阅读”,真的值得期待吗?

如果说咪蒙的10w+和月入八百万的辉煌是中国所有围绕新媒体打转的文字创作者们的登峰造极,那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加远一点:2016年无疑是一个内容创业领域的大年,分答上线42天估值过亿,papi的首单广告拍出2200万天价,逻辑思维的老罗也是凭借一张嘴赚得盆满钵满,不仅线下的演讲入场券卖到了二十年后,自家的得到APP下载也过了百万。这还不包括和菜头,李翔等付费订阅模式的异军突起。奇怪的是,这其中却一直没有看到微信公众号的身影。这也让刚开始觉得此处满地金钱随处营生的一众原创自媒体内心开始焦虑,在微信平台是否合适继续作为首选的谋生之道和扩大内容影响力上踌躇不定。

近日,一则知名互联网评论人keso的微信朋友圈更新爆出——"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订阅功能尽管有点姗姗来迟,但总算要来了。" 马化腾随之在下方评论也证实了该说法,并已督促微信公众号付费测试加快实施。

实际上,从去年8月就传出微信公众号将开启付费订阅的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处于内部测试阶段。马化腾此次公开评论将加快测试速度,可见付费订阅功能也终将 " 千呼万唤始出来 "。那么这个功能真的有那么难做吗,还是说需要权衡开放功能后对微信生态的运营以及八亿用户群体势必会发生的阅读心理变化的影响(要知道,不少人比如我们的长辈业已将公众号当做日常唯一资讯来源)。那么微信公众号开启付费订阅对用户的意义在哪,原创作者又会面临哪些新的考验?笔者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微信现在拿出公众号来开启一门生意是合适的吗?

笔者发现,这则消息在网络传开后,不少网友集中的看法是微信赚钱的地方已经不少了:朋友圈广告,钱包的流水,包括很多人不知道的已有的公众号底部广告栏,每一次的点击都会给官方一定收益。那么就有网友质疑," 你什么到最后都要赚钱,现在连公众号阅读都要弄个门槛,合适吗?有些东西是不适合用来赚钱的!"

此前,iResearch的一项报告则称,超50%中国网民曾经或者愿意为内容付费,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30%。此外,腾讯下属研究部门曾有一项针对1700多名网民的调查,结果显示约55%的受访者称他们曾经为专业的知识和见解付过费。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变现到了成熟的时机吗?即使答案肯定,那么等同于内容付费有了消费力市场吗?笔者认为,这其实还是两个概念。

互联网内容消费者缺乏获取优质内容的渠道不假,但长期以来 " 免费阅读 " 的认知造就了固有的习惯。徐小平老师就认为,公众对于内容付费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他们似乎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免费得到。但是实际上,免费的、大众传播的东西并不具备独特性。内容付费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的内容确实值得用户花这笔钱而不是做一个噱头。

但这么一种尚未得到完全认可的环境下,这项功能的推出也是势在必行不得不发的。张小龙早就说过,微信要造一片森林,而非一座宫殿,如果我们将小程序看作是其中的一种生态形式,接下来,公众号付费订阅就是微信生态体系发展的下一步。所以微信无所谓是否进入内容付费过早或过晚,关键在于用户对付费阅读的接受度怎样,会对什么样的内容主动付费解锁。

极客公园的前CEO阿禅作为一名付费内测用户就说,这事必须做,而且会加速内容创业。如果个人IP有这个需求,微信就不能坐视他们流失到其他平台。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2017年微信能够通过一已之力开启全民内容付费的大潮,野心背后前途会如何呢?时间会给我们答复。

内容原创者的选择变多还是变少?

首先要说明的是,标题党和广告党收费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收费更不会有人看,所以这两者参与的可能性并不大。那么对优质的内容原创者就要一股脑选择开通吗?这就涉及到了要10w+ 的影响力还是学papi酱先将读者腰包掏到自己口袋——这也是影响力与变现的平衡问题。

此外,通过付费阅读的开通,内容生产者将有更多机会通过品牌传播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经验。触及更多对垂直领域感兴趣的潜在用户,打造个人品牌并从中受益。微信公众号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提高自媒体、写作者的回报,提升他们写作的质量和要求,因为你要是付费阅读,必须要品质高,大家愿意为你付费。这反过来对作者是一种继续创作的动力,虽然艺术工作往往来源生活,但有时候也来自金钱回报。

另一方面,这对于一直追随你的读者而言不会是一个太友好的举动。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不谈情怀,阅读要不要钱才是他们的切身利益,一旦开了这个功能,无论付费的水平高低,势必会产生准入门槛,你就要做好流失一部分用户的准备,这样的选择背后在于对文字传播力的折扣。当然如果运营者想把这个当作检验用户质量的试金石或是核心受众的筛选规则,大可不必在乎此类纠结。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即使上述问题统统不去想它,我们还是会生出几个好奇——未来审核内容的权利会在谁手上;原创内容的保护能否到位。

当内容付费模式开启后,微信公众号必然会聚拢更一大批致力于原创文章写作的人群,首先利于内容本身优胜劣汰,激励庞大的作者群体更加专注于原创内容的高质量。但同时会对内容生产者这个群体产生割裂,什么算是优质的原创内容,随处可见的标题党和广告党可以加入收费者的行列吗?购买力不强的用户为了继续享用免费午餐就活该要陷于没营养的垃圾信息中沉沦下去吗,这有利于微信的整体环境吗?

我们看美国大片里老是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普及上亿人的标准制定如果由官方来把握定会不太稳妥,这一点也不符合张小龙先生想要做一片森林的微信价值观,keso 就表示 " 微信公众平台的付费订阅一定是一个交给运营者自己掌握的工具。" 但是这个度如何拿捏,会不会参考早期微博达人的审核标准那样——在关注数和阅读量先做小部分试点门槛;还是完全放手让运营者自己折腾去。这点是笔者感到好奇的。

另外则是关于原创保护的办法。

微信不是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努力——在 2015年为了保护原创,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俗称小标),8月微信首次公布了公众号原创保护开通规则,同时微信团队表示,未来将推出11项激励机制促进原创独家内容。但魔高一丈的悖论导致技术的诞生似乎远远领先政策的落地。

拿当年红极一时的分答来说,就有 " 高人 " 想到利用科大讯飞的转文字技术把别人花了本钱才能听到的语音讯息变成文字公开在网络各地,对此平台方也很无奈。那么简单推理,如果未来有人同样把微信的付费阅读内容搬运到自己的公众号平台上发布,除了举报官方会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那些选择开通付费的原创作者权益吗?笔者也要存一疑。

但无论上述问题有没有解决,时代在进步,微信方面需要吃下这只 " 螃蟹 "。

根据企鹅智酷的2017互联网白皮书预计:内容付费与知识经济将继续保持崛起,平台的赋能角色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全方位,如何帮助自媒体增加用户和商业变现?将成为考虑平台中的留存关键点。平台方的价值和核心内容必须回归到 " 人 " 身上,平台需要依靠技术红利进一步做好运营变现等方面的服务,以吸引优质创作者入驻。

总体来说,趋势就是优质创作者成为平台致胜的关键。所以微信今年应该是不会再错过良机了,只是怎么设计出合理的机制来让作者和读者都满意,这就到了要考验微信人的智慧和水平了。

本文 让马化腾和公众号们千呼万唤的 " 付费阅读 ",真的值得期待吗?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动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