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来临之际,正是企业领军者展望来年战略任务之时。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管理未来》中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企业领袖们的新年展望,往往是企业来年战略重点与企业使命的体现。

为此,特地摘选了王健林、马云、方洪波、张瑞敏、郭广昌、雷军、王中军等人近期的公开讲话和新年展望,希望通过这些演讲内容,来了解企业大佬们对2017年企业战略转型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不是国际化,而是全球化

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区别,正在日益受到中国企业领袖们重视。按任正非曾经在达沃斯论坛上的阐述,国际化是以中国为中心,指的是中国企业往外走,而全球化则是以世界为中心,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为全球市场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领袖,正以全球化作为新年展望时的关键词,以期自己的企业能够在2017年,更全面地参与到全球化格局的竞和之中。

1、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

1月3日,张瑞敏在为海尔全球创客们写的公开信中谈到:2017年,“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的元年,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人单合一”模式要遍地开花,应在每个创客身上结果。

海尔的“人单合一”与创客转型实施以来,已经有3000家小微诞生。而由于人单合一商业模式的零距离、去中心化与去中介化,海尔去掉集团1万多名中层管理者的变革,也在西方的管理学界引起了关注。在2017年,“人单合一”有望继续成为海尔正在实施的“边飞行边换引擎的转型升级”的保障。可以预见,以企业管理模式的“换道超车”代替“弯道超车”,用互联网思维的创客所有制加速企业变革,将有可能使海尔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迈向全球化。此前甚至已有管理学家呼吁要用海尔模式来解决欧洲企业的官僚主义问题

2、复星董事长郭广昌

在1月15日的复星集团2017全球经理人年度工作会议上,郭广昌分析了企业营商环境面临的3大变化:首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进一步改变着世界,而且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快;第二,科技革新的突破和进化越来越快;第三,全球化投资、贸易和技术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反全球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由此,他认为复星的应对之策是:复星必须要建设一个全球幸福生态系统。

复星在2016年延续了其出海收购的迅猛势头,其中,收购巴西房地产基金RioBravo投资集团,收购英国狼队足球俱乐部,以及收购葡萄牙最大上市银行Millennium BCP近17%股权,都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而对于这些购入资源的整合,其关键就是复星2017年将力促建设的全球幸福生态系统。按郭广昌的观点,全球幸福生态系统的建设将以C2M,即从Customer到Maker畅通连接入手,争取对其全球价值链进行重构。这一生态系统的建设成效,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复星在2017年的经营业绩与盈利水平。

3、美的董事长方洪波

方洪波在2017年1月12日美的集团年会上表示:美的已经是一个全球运营公司,客观上需要美的集团实施脱胎换骨地变革,否则跟不上节奏。由此,他认为美的在2017年的工作重点有三大方面:第一是培育产品领先能力,第二是坚定效率系统,第三是全球区域扩张。

德国库卡与日本东芝被纳入美的体系,是2016年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化与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而方洪波曾在与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对话中表示:“收购东芝和库卡之后,我有了新的挑战:怎么样成为一个全球运营的企业?”可见,在2017年,如何通过管理模式促成全球化研发与生产的智能化,完成高效的全球区域扩张,将是美的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其能否进一步提升其世界500强排名的一个关键。

不是要总结经验,而是要摒弃经验主义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到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环境,都在面临更快节奏的变革。不少商业领袖都意识到,企业过往的经验不但不足以成为未来决策的参照系,反而会成为桎梏。把摒弃经验主义作为2017年的关键词,并从而把握未来,才是这些商业领袖正在致力于完成的工作。

4、万达董事长王健林

王健林在2017年1月14日的万达集团2016年年会上说:“当初万达并购美国AMC时,有一位知名教授洋洋洒洒写了3000多字的文章,论证万达必然失败,他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跨国电影院线,万达一个地产商凭什么可以成功?我就想,如果从来没有过就等于不可能有,那人类就不可能有汽车,也不可能有飞机,也不会有五星级酒店了。”

5、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2016年10月16日,马云在蚂蚁金服成立两周年的年会上表示:蚂蚁金服、支付宝近13年来从一个简单的支付方式,已经变成了一个奇迹,但同时它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都没有经验,所以,未来蚂蚁金服还是必须坚持理想主义,更要永远支持年轻人,支持未来,创造未来。这次讲话内容被媒体以《蚂蚁金服是非经验主义的奇迹》为标题广泛传播。

6、华为轮值CEO徐直军

前两位企业大佬一向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他们的一言一行,可以说一直都在摒弃着经验主义,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则是在其2017年新年献词中明确表示要摒弃经验主义的。他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就是契机,我们要建立战略自信,提升适应时代的能力。我们要摒弃经验主义和守成心态;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成功不是未来的可靠向导,功劳簿的反面可能是墓志铭。”

这也是华为目前正在实践的管理理念。整个2016年,随着华为的营业额达到5200亿元,这家企业也在渐渐步入任正非所说的“无人区”,开始在前人未曾到达的领域进行探索。

不是规模化,而是生态化

哪怕是在几年前,企业领袖们仍是习惯以规模和业绩数字,来给企业来年的发展制定目标。但是,随着平台经济的崛起与生态思维的深入人心,企业领袖们对企业转型的愿景,已纷纷从规模庞大的巨无霸,转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生态圈。

事实上,无论是从微观的产品创新角度,还是从宏观的商业模式进化角度来看,生态化的企业都具有独特资源禀赋与竞争优势。其能为企业带来的增长新动能,正是企业领袖视之为2017年关键词的重要原因。

7、小米董事长雷军

雷军在1月12日的小米年会上谈到:“2016年,小米手机周边的生态链系统全年收入过150亿元,连接了超过5000万台智能设备。小米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孵化生态。”

小米的生态,一直是通过“小米产业+顺为资本” 双轮驱动的混合型生态。凭借硬件、软件和电商平台的多方整合,小米构建了其产融结合的闭合生态圈,而这正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可以预见,在2017年,为了实现雷军所提出的“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这5大核心战略,小米还将坚持其生态化的布局,增强其在技术研发、渠道效率、客户体验等各方面的管理能力。

8、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

在1月13日的华谊兄弟2017新春年会上,王中军说:“华谊兄弟的生态中已经纳入了电影、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网剧、漫画、动画、游戏、综艺、直播等多种内容形式,三大板块之间将产生无限的衍生、联动可能。”他同时认为:“通过深耕主业和一系列战略布局,华谊兄弟大娱乐生态体系的先发优势、规模效应和生态红利正在进入爆发期。”

IP化思维作为生态型企业的业务模式创新重要手段,非常适合成为文化产业类企业构建自身生态的出发点。2016年,华谊兄弟成立以好莱坞班底为核心团队的华谊兄弟点睛动画,与《复仇者联盟》第3、4部导演罗素兄弟成立控股公司等举动,都是布局超级IP思维的体现。2017年,这些超级IP将通过何种形式来建立生态圈内各方的协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注:原标题为《不要国际化和规模化,这八位企业领袖心目中最重要的年度展望是什么》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蔡越
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