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都会选择再创业,但是这其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却不一定会引起注意。那么成功人士创业会碰到哪些陷阱呢?跨过这些陷阱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本文作者孙陶然是拉卡拉控股董事长,创办了包括拉卡拉、蓝色光标、考拉基金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在创业这条道路上他从未停歇。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成功人士创业,有优势也有劣势。

其优势是人脉、经验、影响力等等,但是其劣势也很明显,而且这些劣势正是源于其过去的成功,如果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成功人士的创业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失败。

道理很简单,对于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创业而言,创业和打工是两回事,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同。打工,往往是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公司工作,所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相关的工作有相关部门去做,你是在一系列支援情况下去完成既定的任务,你所取得的业绩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所在公司的品牌以及公司整体协作的结果;而创业,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作为创业者,没有支援,没有资源,没有方向,要靠自己去找方向、找人、找钱,你要解决的一切完全要靠你自己。

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工作,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一种能力强不等于天然具有另外一种能力。相反,老天是公平的,在给你一种能力的同时往往会关上你的另一种能力,就如同文科生在形象思维强的同时很可能是逻辑思维上的弱智。

对于曾经成功的创业者而言,再次创业是重新开始的一次长征,虽然在前一次长征中您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再次创业时那些以往的成功并解决不了您新创业必须解决的那些产品问题、市场问题,同时,您还必须从习惯于签几百万上千万的单向签几万块合同的转化,甚至在再次创业的前两三年您还无单子可签,因为公司还没有找到产品方向和销售方法。

遗憾的是,成功人士往往是自信的,他们会天然认为自己往日的辉煌都是自己的能力所致,不知不觉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会导致他们认为新的创业很容易,速度会很快,导致在创业时犯下很多“常识性”错误。

这些错误体现在:

一、小公司大做。

初创企业本来是一个小公司,可是他们却当做一个大公司来设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流程,制定规章制度等等,其结果是,导致机构臃肿、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而且在层层机构设置之下创始人与一线隔着十万八千里……更何况,小公司做成大公司带来的成本费用的倍增,对初创企业而言更是“作死”。

二、执行力差。

初创企业,需要的是创始人亲力亲为,既要担任董事长,又要担任总经理、首席产品设计师、首席销售,以及财务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政府关系负责人甚至前台,很多事情需要创始人亲力亲为,至少需要创始人身先士卒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在做产品阶段要一起做产品,产品出来需要销售时冲在销售的第一线……初创公司,需要的是创始人放下身段死缠烂打,而成功人士,很难从心态到执行完成这种放下身段的转变,一旦创始人不能亲力亲为和身先士卒,而是依靠授权、分工去做事,其执行力必然大打折扣。

三、好高骛远不专注。

曾经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必然会站得高看得远,所以,在企业初创时期就会预见到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情况,他们会忍不住去谈论这些,更会忍不住去为此制定战略和进行布局。但是,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其实没有战略可言,你唯一的战略就应该是“找到一个切入点,集中全部资源去撕开这个切入点然后向四周延展”。从这一点看,没有经验的创业者,会把每一个机会都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来死死抓住,反而更易成功。

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需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就是企业发展的四个台阶,成功人士创业时,最难过的是第一个台阶:企业的初创期,这个阶段是找方向阶段,要解决的是产品问题,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勒紧裤腰带做出产品,即用最小限度的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集中力量去“做出一个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个规模销售的方法”。

成功人士,因为他们曾经的成功,他们很难放弃远方,专注在脚下,他们很难从指点江山变成亲力亲为,他们很难放下身段死缠烂打,而这些,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必须去做的。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就会在做出产品之前资金枯竭,无疾而终。

当然,初创企业一旦渡过初创期,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成功人士的优势就有施展之处了。

所以,成功人士创业,有利有弊,需要转变心态、转变角色,一个曾经成功的人和新的成功之间隔着十条街,一个成功的打工者和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之间又隔着十条街。

意识到这些差别,转变了,成功者再成功的几率还是大很多;意识不到,转变不了,成功者过往的成功恰恰会导致新的失败。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孙陶然
来源:微信公众号“孙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