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投分答:知识分享这座山后面有什么?

业内出类拔萃的小伙伴,总免不了要找干爹。干爹实力不一样,有的只剩下钱,有的能给各种资源,有的还能共同成长。小伙伴潜力也不一样,有的注定坑爹,有的能给干爹做面子,有的能做里子。11月24日分答宣布获得腾讯A+轮投资。这个案子是哪一种?

除了投资,腾讯无疑还会给在行&分答带来巨大的流量。分答这匹黑马,就是通过微信服务号的快速迭代冲出来的。但腾讯和分答共通的某种特质,要超过简单地分割存量,而是做增量。

互联网到现在都是流量为王,只是流量入口从三大门户转到BAT。BA两家纯做流量批发生意,腾讯却略有不同。流量变现,最早且至今还是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但腾讯卖广告一直不太给力,早期因此拉不到投资,甚至传说曾有意几百万卖掉,都没人买,才有现在几千亿的盘子,成为业界一段佳话。

社交粘性高,但和广告排斥。能产生巨大流量的原因,也正是难以变现的原因。腾讯后来找到了网游,游戏的用户体验和社交兼容,又能变现。综合腾讯在其它领域布局的成败,可以形成规律。比如电商,腾讯一直很有决心,屡败屡战,最后还是全盘给了京东。

腾讯对此显然深有体会,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去中心化,另两家就从来不这么说。去中心化不是为去而去,而是让用户自己成为中心,才有积极性贡献流量,积沙成塔。

现在又出现一个合适的市场:知识分享。实际上在互联网早期,网络教育就就进入资本的视野,但始终没能做大,停留在简单地分割教育资源的存量。知识分享或者学习,和教育的区别,在于以谁为中心。分答关键的偷听设定,就对提问者的激励巨大,将其置于整个系统的中心地位。

安利一下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在1999年就有这样的前瞻性,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非常了不起。这本书将体验分成两个维度:一是用户的参与度,积极或消极,一是用户和环境关联的类型,吸收或浸入。用哲学的术语,是客体“走进”主体还是主体走进客体。再将体验分成四个象限:积极吸收的教育(学习)体验、被动吸收的娱乐体验、被动浸入的审美体验,积极浸入的逃避现实体验。

用这个模型来分析本文的主题。腾讯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传统流量生意冲突,就在于用户的参与度,积极还是消极。广告可以归入被动吸收体验,好的广告也许可以归入被动浸入,网络游戏是积极浸入的逃避现实体验,而分答的体验模式属于积极吸收。

业界总拿知乎和果壳对比,两者定位同一个市场。但用这个模型分析,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其影响正越来越显现。

如果你是知乎中度以上用户,应该早就注意到,私人体验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倾向,比如最近上首页的一篇专栏文章“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北大新生之一”。私人体验也算知识,但和科普的公共知识是两个概念。知乎还有个绰号“逼乎”,言下之意显然指向答题者。

知乎的系统设定,相应发展的种子用户,实际上不完全是积极吸收的学习模式,而接近被动的用户参与,大部分情况下被动吸收,有的回答可以算被动浸入。业界一直很关心知乎的商业模式,也许这就是挑战所在。用户更愿意为积极参与的体验付费,而消极参与往往要靠第三方埋单。

这两家知识经济企业对知识变现的理解就出现了分化,知乎接了一些广告,另一个努力方向是在线出版,而分答更接近在线咨询,其兄业务在行就完全是咨询。

发展总是有路径依赖,即使没有腾讯,分答应该也会继续朝着加强用户参与度的方向努力,而腾讯的助力将极大的加速之。而对于腾讯,这是一笔战略而不是财务投资,不会急于回报,还将在这一领域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

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里欧阳锋说洪七:“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有什么。 我很想告诉他, 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 但我知道他不会听,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过,又怎么会甘心?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是一样的。现在腾讯和我们都想知道知识分享这座山后面有什么。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人造天堂
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