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安德森在2009年出版《免费:未来的商业模式》时,市场反应一度毁誉参半:谷歌创始人埃里克·施密特慷慨地评价称“随着商业分销成本的急剧下降并趋于零,克里斯·安德森又一次引领了未来的商业趋势。”《纽约客》杂志撰稿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则质疑,知识产权不仅不会免费,价格还会越来越来高,而没有模式的模式才是数字时代的商业铁律。

最近,美图公司即将在港交所上市的消息,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免费模式的思考。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美图偏于厦门一隅,远离北上广喧嚣的数字经济中心,常常为人所忽视。直到港交所披露美图招股书,独角兽的平台之心才大白天下:

产品层面,拥有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BeautyPlus、美图手机,具备矩阵形态;

业务上,覆盖了高频使用工具、社交平台和智能硬件,契合当下软硬一体的潮流;

从用户规模看,美图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了10亿+的设备,美图秀秀、美拍、美颜相机的月活用户规模均超过1亿人;

这家公司的产品甚至还有不错的国际化成绩:在美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用户总数均超过1000万。

如果从商学院案例角度去复盘美图的成长,其经验可以大致归纳为两点:

首先,沉淀用户,美图秀秀,作为高频使用软件,帮助美图完成了种子用户,跨越了99%初创公司未能跨越的“从零到一”的陷阱,而美图其他后续的产品,都是基于美图秀秀孵化;

第二点,激活并留住用户,及时完成从工具向平台的转变;美图较早通过推出视频与直播社区产品美拍和针对年轻人的聊天工具闪聊,构建基于图片和短视频的社交网络,并计划把核心影像应用转变为社区,试图去打造一个中国版“Youtube+ Snapchat+Instagram”的组合。

美图只是众多凭借为网民提供免费工具而崛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

过去十多年,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免费经济实验室,QQ、微信免费为近十亿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迫使电信运营商不得不从语音、短信业务转向流量经营;而西方新闻界的付费墙在中国就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过,纸媒的市场改革刚一启动,就被新生的门户网站所碾压,如今中国几乎所有的新闻客户端都是免费提供新闻,收费几乎意味着自杀;更不必说360在杀毒软件发起的免费运动,不仅把自己推到行业老大的宝座上,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生态。

从最初的一款工具蝶变为独立移动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并不罕见,而最初凭借免费、高频应用吸引来的海量用户,最终也将成为商业化的聚宝盆。

搜狗从一款不起眼的输入法,扩展成覆盖搜索、浏览器的平台型公司,2014年,搜狗首次实现900万美元的规模盈利,此后连续八个季度盈利;

以及UC,从占领移动端浏览器市场出发,再悄无声息地进入资讯分发市场,意在变身新型媒体平台,争夺在线广告市场,雷军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峰会上表示,投资UC已获千倍回报;

还有网易旗下的有道字典,通过有道云笔记、有道学堂等产品地纵向扩展,晋升为定位中产人群的服务平台,2013年,网易宣布有道词典已通过广告实现盈利;

微博红人张大奕在美拍直播,一秒钟卖掉2000台美拍手机,透露出直播+短视频的规模商业化端倪。

与克里斯·安德森所布道的不同,免费经济在中国实践的实质是交叉补贴,商家尽管不对消费者直接收费,但总归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收费来覆盖成本、创造利润。社交和智能硬件无疑是免费经济的两大风口,前者成就了微信、微博,后者则有小米、乐视。美图也同样推出了硬件及社交的产品。中国的经验表明,与字面意思恰恰相反,免费经济的先锋往往赚得盆满钵溢。

新浪微博从2009年起大范围内测,据新浪财报透露,到了2013年9月,尽管当时新浪微博注册人数已超过5亿,日活用户达到4600多万,但营收仅为6600万美元,相当于从每个注册用户中仅获取了不到人民币七毛钱。

到了今年11月,在“网红+直播+电商”的复合变现拉动下,微博披露Q3季度财报则震动了科技圈,季度营收达到11.8亿元,年对年增长率达到了49%。微博收入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其庞大的流量基础,目前微博的月活用户达到了2.97亿,年对年增长了34%。

尽管对比twitter,微博的广告负荷强度较小,暗示其未来仍有较大的营收上升空间。但是,在免费平台模式中,海量用户从获取、沉淀到变现,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同为国民软件的微信,汇丰银行对其估值达到836亿美元,但由微信所带来的直接广告营收仅为数十亿元,但却支撑了腾讯2000多亿美元估值的半壁江山。对于美图来说,其巨额流量支撑了大部分的估值。刚刚开始商业化的美图,也意味着其在商业化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可见的盈利模式为在线广告、智能硬件、互联网增值服务以及电商。

对于免费的未来,克里斯·安德森也许过于乐观,但对于中国的实践者来说,更需要商业化的智慧和博取资本的耐心。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波波夫
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