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老板并不一定都是人杰,阿斗也可以做老板,但天下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却几乎都是精英。这些成功的职场精英们在忍受够了学历羞涩的无知无畏的“业余”老板的“蹂躏”和“盘剥”后,开始了毅然决然的创业,然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却往往颗粒无收、负债累累,痛定思痛,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我告诉你,哪些在你看来表面上的优势其实就是阻挡精英们成功的门坎,共有13道,你能越过其中的一道吗?要成功,必须道道门坎都得过!!!

曾经关注过一些“大咖们”,觉得他们的文章/访谈见解深刻、文笔犀利,读后常常给人豁然开朗的顿悟感、启发感。但是,当他们经商后(或办公司、或经营公众号、或四处办班演讲),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江郎才尽”的迹象。于是慢慢都就取消了对他们的关注。

对于这种现象,我刚开始颇为困惑。后来仔细想想,觉得他们应该是进入了哈佛大学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教授说的“稀缺头脑模式”。

穆来纳森教授研究发现,穷人们缺少金钱和拖延症患者则缺少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一样的。即: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仍然无法很好地利用。

穆来纳森教授认为,其形成原因在于,“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当一个人处于“资源资源”状态时,理智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不足。而长期的资源稀缺,就会培养出一种“稀缺头脑模式”,导致人们无法获得这种心力。

所以,在我看来,尽管是“万众创业”的时代,每个人还是要评估一下自己的专长所在。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专长。即使真的要创业,也别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而是要学会围绕自己的专长搭建有效的组织平台。

真正集众人之力、集众人之智、集众人之心,大家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专长、能够实现“大家在一起的成功”的真正舞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大咖们的智慧之树常青。才不会因为多了一个“不成功的商人”、少了一个“冷静的智者”而时不时发出“一声叹息”。

大咖们创业要想成功我觉得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一、学会向自己妥协

人生在世,也许你低过很多次头,向很多人、很多事情低过头,但也许从来没有向自己低过头,从来没有向自己妥协过。这是由于你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你有成熟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旦投入到创业过程中,这些你原来固有的价值取向就不得不改变。尽管这非常难,但为了整个创业团队,你有时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高级职业经理人在后发创业时,要做好改变自己价值取向的准备。既然你的角色变了,价值取向中的某些内涵也必须跟着改变,换句话说叫“背叛自己”。如果不能背叛自己,那说明你没能完成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老板的转变,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创业老板。如果你心里过不了这个坎,就不如退回继续做职业经理人。

二、学会专精,只做一事

创业其实很简单,就是专精经营。如一位很有名气的家电老板,就属于“五流”人才,初中没上完就出来创业。这时大多数人会继续上学,用10年读到硕士毕业,在学历上取得了成功。而这10年这位老板干什么呢?没干别的,就卖家电。

进而又继续卖了10年家电。常说“十年磨一剑”,他20年还能磨不成?许多人都认为GE是多元化成功的典范,其实GE若不是韦尔奇上任以后把业务范围砍掉了90%,也许早被多元化给拖死了。所以,尝试用一万种方法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做成。

三、着眼西瓜,着手芝麻

高级职业经理人后发创业时,切忌沿袭企业成熟阶段的做法,要学会从大处着眼,从细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入对行,做对事,要有战略雄心和构想,激励创业团队和自己。从细小处入手,就是要有弯腰捡芝麻的心态和做法。

经理人原来抱西瓜是靠一个团队,靠一个平台,现在靠个人或者新的创业团队抱一个西瓜的时候抱不动,但是芝麻又不捡,原来操作过大团队,赚过很多钱,现在再一分一分钱地赚,去弯腰捡芝麻的时候不会。

怎么办?就应该西瓜抱不动,一定要能捡芝麻,学会捡芝麻。只有这样,等芝麻捡多了,也就成规模了,这时再练抱西瓜的能力。有些高级职业经理人创业时总希望上来就抱西瓜,希望融进大规模资金,一来这不现实,二来若真的融进来了,你的角色也就又回到职业经理人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