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们说的不是鼠标手、屏幕眼、藕断丝连的颈椎这种职业病,这些物理层面的“工伤”令人痛心,但多少是可以通过点策略避免的,比如不要总是白天一刻不停地摸鱼半夜才开始工作,最后落得肩酸头痛叉着腰感叹要死要死。

另外有一种职业“病”,生了“病”的人外表与正常人没什么差别,但是却因为工作中的要求和习惯渗透到日常中来,于是对生活解锁了一些特别的打开方式。它多发于入职两三年以上工作投入的职场人士身上,越投入越严重,并且视行业不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我们整理了下面这 35 种职业可能患上的别致“病症”,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工作你的“病”:

关注点总是自动跑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啥都是新选题新配色新点子,一种太过敬业导致的走火入魔:

1.  UI 设计,任何 APP 或游戏更新,总会第一时间关注字体颜色什么的而不是新功能。

2.  做床垫的,一住酒店先掀开床单看看是不是自己家产的。

3.  食品快消业务,进超市总会注意商品陈列及保质期。

4.  网站编辑,啊啊啊这个可以拿来做选题啊啊那个可以拿来做 xx 内容。

5.  广告文案,别人外出拍风景,我在拍广告牌。

6.  文案策划,看某些迷妹给爱豆做的生日策划也要看上老半天。

7.  电视编导。再也无法纯粹地欣赏综艺节目……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的综艺节目也没啥好纯粹欣赏的吧。

化身活体信息处理器

自带 AR 效果,随时随地弹出信息窗口、计算结果,活得非常科幻:

8.  金融产品经理,逛街脑子里弹出的都是这个品牌上季度的财务表现。

9.  4S 事故维修,看到损失车辆旁边直接跳出损失金额,自动脑补事故经过。

10.  人事,工资和社保、公积金永远算得门儿清,外加公积金贷款,习惯等待每年社保局公布上一年平均工资和社保基数,跟等 iPhone 有一拼。

11.  编辑,自动识别各类错别字病句,特别是“的地得”用法。

12.  平面设计,自动识别看到的一切字体及字间距。

13.  室内设计师,看东西自带水平垂直参考线。

14.  服装设计,逛商场专门观察衣服省道与分割线并脑补版型。

15.  建筑师,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瞬间理解服务流线,找目的地的时候会观察建筑入口的疏散场地,玩刺客信条的时候觉得自己走进了建筑史的梦幻课堂,忘了游戏主线。

职业性强迫症

16.  陈列设计,在哪个店试穿衣服后都会随手叠好,看见吊牌外露的会随手塞进衣服里。

17.  前端开发,开网页的时候习惯性右键检查代码。

18.  在健身会所工作,一天不运动就心慌,整个人变得特别有精神。

19.  会计,抠字眼,商家向我推(hu)荐(you)时仔细抠每一个字眼,是可能还是一定会?有霸王条款吗?最后把推销员逼疯。

20.  财务,习惯了流程流程流程,大扫除我都有个流程。

21.  司法民工,讲证据证据证据,会随身保留一切票据。

22.  身为一名合格的银行柜员,打电话挂线都习惯说“请慢走”。

23.  小学老师,现在字都写得特别大。

24.  做翻译的,任何中英对照的文本我都要看两遍。

25.  时尚媒体,天天看流行款介绍流行款,特别纠结自己穿衣服是不是会不太对头。

26.  广告,看视频网站从来不买会员,因为要看前贴片视频广告。

27.  飞行员,开汽车总想把方向盘往后拉或者往前推,向左转弯总想踩离合器,右转弯总想踩油门。(啊习惯天上飞果然不适合在地上跑啦。

这些职业“病”其实是因为专注一项工作太久,把工作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了,也因此比别人多了一种观察生活的角度,看同样的东西看出些不一样的门门道道来,说起来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雅痞”特质呢。

扰民型职业病

不过也不是所有职业习惯都是正向的,有一些就还挺恼人的,比如那种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困扰给自己招致白眼的扰民型职业病:

28.  卖过护肤产品,靠近别人的时候很想指出他们的黑头没清干净。

29.  产品经理,“这个事你先说下你的需求”;说啥人都爱用‘用户’……‘欸你们餐厅的用户很多耶’ 被翻过很多次白眼了;以及总喜欢看看别人手机里装了什么 app。

30.  作为一个程序员,总觉得 1024 才是整,本能仇视产品经理。

31.  护士,总喜欢观察别人手上的血管。(还怪吓人的)

32.  当老师久了,不自觉就容易说教,也是挺抱歉的。

还有因为行业不规范以至于对世界失去基本的信任的:

33.  医药,感觉哪儿的药都不值这个钱。

34.  销售,任谁推荐产品,都觉得是销售话术。

35.  公关,看新闻看微博热搜都怀疑下是不是哪家的软文营销。

“一棒子打死一窝”在哪都是挺严重的成见了,如果患上的是这种职业偏见,那还是希望他们早日康复的好。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潘姜汐熹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