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7014041540.png

在目前这个全民皆创的时代,国内创业可谓是如火如荼,从020,到现在的全民直播、内容创业,想在同一个战场分得一杯羹,势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态势,这个创业战场显然已经血流成河,已然成为一条条无比鲜红的红海。

而部分国外市场甚至还是像十年前的中国一样,市场空白人傻钱多,所以一些聪明的创业者早就将目光投向海外,直接copy经过血腥厮杀的中国模式至海外,降维打击纷纷碾压当地选手,打造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比如滴滴打车。

7a899e510fb30f242167a6cfcd95d143ac4b0378.jpg

在今年4月,滴滴打车宣布战略进入进军海外,滴滴与Uber的战场也从中国转移到了美国。而滴滴似乎是来势汹汹,在今年5月份就活动苹果的10亿美元的投资,这也是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投资,这也为滴滴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注入一剂强心剂。滴滴进军海外市场不到3个月,可是行动频繁,战略部署紧密,果然在今年8月1日正式宣布收购了Uber,而才刚刚过去两个月不到,Uber APP却暂停中国服务了,步步为营,滴滴的出行帝国时代正式到来!

看到滴滴的成功眼红吗?作为创业公司,怎么才能在没有很多前车之鉴的基础上更好地试水海外市场呢?

这5个方面可以给你点启示。

1、好的产品本身

如果你要进军海外市场,你的产品需要怎么样才能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呢?答案就是极简。不管从这两个月炒的很热的Instagram的换图标以及界面极简,还是从国内的一些应用跟风国外APP来看,界面极简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们更愿意去操作一款很少按钮和干净爽朗的页面。

估值100亿美金的Snapchat到现在也没增加什么新的功能,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也没有搞微信类的朋友圈之类的。而反观你看我们的代表性的应用,微信和QQ,体积越来越庞大,大而全,恨不得所有东西都塞进来。

其实要把客户端做大不难,难的是一直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做成小而精、小而美,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外界各种诱惑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不得不说少即是多,少就是美。

2、选择一个对的市场

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团队本身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目前主流的三大市场就是欧洲、美国和亚洲,但是,如果盲目的进入的某一个不熟悉的市场,可能会得不偿失、事倍功半。所以在充分研究调查各个市场的可行性之后,再决定进军哪个市场。

而对于刚刚涉入海外市场的团队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英语版本,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整个市场份额中也很高。其次是法语和西班牙语。

3、寻求海外合作,规避风险

进军海外市场,需要考虑的层面很多,包括环境、宗族、习惯等不同,在没有很好的资金和背景前提下,作为创业公司是谁海外市场,你可以选择海外合作,这有利于自身有效规避来自当地政策的管制和压力,以及省下重新开拓市场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这样以此来迅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如滴滴在进军海外时,战略投资美国本土出行Lyft公司1亿美元,同时接入的还有新加坡GrabTaxi以及东南亚市场Ola作为战略伙伴,四方一同宣布将通过API协同处理地图、导航和支付功能,在既有软件基础上接入海外出行网络。据了解,在海外版中,滴滴与Lyft各自分工,滴滴团队承担乘客端App的研发工作,Lyft团队负责把他们的美国运力接入滴滴,确保旗下的司机可支持来自滴滴海外用户端的呼叫。“这是两个运营体系的无缝对接。不是重新开拓市场,避免了资源浪费。”作为交换,Lyft也将很快以相同方式进入中国,而他们的目标用户则是在中国的美国游客。双方互利共赢,也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局面。

4、集中应用商店

海外应用商店渠道集中,主要是集中在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不像中国这么百花齐放,有各种鱼龙混杂的渠道。所以在大部分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时,都是将自家的APP上线这两家应用商店,

当然了,前提是你家企业有APP了,而这涉及到商务渠道运营了,也就是最直接的核心:人才。必须要有熟悉Google Play App store的渠道运营人才,将APP上线这两个应用商店虽然和国内的安卓市场大同小异,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和环境的差异性,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了。

20160727014042413.png

5、争取得到媒体的报道

目前国内创业如火如荼,而外国记者也对中国式的创新创业有着极大的兴趣,请他们写个报道,只要能给他们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东西,大部分的人都还是乐意的。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要求不要太高,也就是说在争取媒体报道时,想得到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还得看自身的硬实力和影响力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一些影响力没那么大,一些垂直的科技媒体。

还是那点,想要美国媒体报道你的产品,你得从小的地方开始。他们会先看你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还不错,又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尤其是能切合记者个人的兴趣点,这样就能够和他们开始交流。某方面中国和美国是类似的,就是找到对的人,然后一直去耕耘,跟他建立关系,给他一些东西让他保持对你的兴趣。而你寻求报道的最大动机就是在于制造声势,这样你跟别人谈事情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报道列出来;否则你和别人说“我们很久之前就进美国了”,但他们会没概念。新闻稿会让你有影响力,让业界人士、投资者听说这家公司。要学会有节奏地曝光自己的公司。

目前中国科技企业正日益成为美国市场和媒体关注的群体,不论是对中国科技公司的营收和用户增速的感叹,还是对其可能对美国科技业的威胁看,中国来的公司被美国重视起来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未来的事深不可测,谁会知道下一秒会发什么什么呢?而你要做的是关注未来,作为创业者,不能将你的目光局限在国内,要有更长远的目光,进入现在少有人做的未来有大趋势的市场,谁知道下一个独角兽是不是你啊!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