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ChinaRen的肖像 - 第一财经周刊 - 第一财经周刊官方博客

相信有用,相信变化,相信自己更聪明,相信有太多机会属于自己;渴望财富,渴望成功,并且除了成功找不出什么别的标准。这就是陈一舟,这就是我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现实和停不下来的慌张。

文|CBN记者 杨轩

01物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8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共识”

2011年,陈一舟42岁。这一年,他终于如愿上市,成为一家市值28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19岁时的陈一舟热爱物理,他还只是个物理成绩优秀并如愿考上了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大一学生。

这时他的父亲要他转系。那时是1988年,陈一舟当铁路土木工程师的父亲文革时在乡下颠簸,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像所有吃过苦、认为现实残酷的中国家长一样,他决定让儿子去学更“有用”的计算机系。转系是件万难之事,但在父亲动用了各种关系门路之后,转系成功。

可只读了一学期,陈一舟觉得还是喜欢物理,就自作主张在大二下学期又转回了物理系。

如果这个故事延续下去,你可能会看到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陈一舟,或者是一个失落的没有“存在感”的科学爱好者。

不过故事没能延续,这一年陈一舟又放弃了物理。

当时他随全家移民到美国特拉华州,在特拉华大学读物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放弃的理由是,他参观了一个著名教授的实验室时发现,对方的论文有一半他连标题都读不懂,他又思量,觉得物理学最能出成果的、爱因斯坦的那个黄金年代已经过了—总而言之,他判断自己在物理界难有作为。所以,他自愿去了麻省理工,并以机械工程硕士的身份毕业。

多年后,陈一舟对《第一财经周刊》解释说这次选择是因为“年轻人的浮躁”。“浮躁”这个词的社会学涵义,通常就是急于取得快速成功,有时候也意味着太轻易改变。毕业后,他找了份在工程设备公司当工程师的工作,但很快就转做了销售。两年后他又申请上了斯坦福,去读电机工程和MBA双学位。

斯坦福向他展示了一番不同于工业公司和正常世界的快速成功景象。这家大学紧邻硅谷,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惠普、雅虎式的二十来岁一穷二白年轻人靠着智力暴富的传奇。在这家全美最具创业氛围的学校,MBA毕业生们以不爱去大公司上班而是自己创业著称,似乎人人都揣着点子和商业计划书,跑动在斯坦福西侧那条全美著名的聚集着几百家风险投资商的Sandhill街上。

在这里,陈一舟结识了对他初次创业至关重要的同学周云帆等人,未来陈一舟将要创办的千橡集团,名字也来自斯坦福附近的橡树林。

02折腾 Z-turn

“永远会有新机会” —所有人都这么说

从1999年5月回国创业,到2000年9月把ChinaRen做到流量排名中国前十、出售给搜狐,从1000万美元成本到置换按当时股价算约3000万美元的400万股搜狐股票,陈一舟前后花了不到一年半时间。

“他有极其强烈的成功愿望”,前千橡副总裁王秀娟说。陈一舟毕业于全美创业环境最浓、学生创业比例最高的斯坦福,金山的创始人雷军是他在武汉大学的师兄,张朝阳在麻省理工就比他高一个年级—他“身边”的人似乎各个身怀绝技。而在斯坦福,每个人都在寻找下一个“New New Thing”,而创造出一个“1 Billion”公司是所有人的梦想。所以陈一舟有“开个公司一下值10个亿”的理想非常正常。2001年他辞掉搜狐副总裁的职位,背负着因违约而丧失搜狐股票的风险,跑到美国去做光通信。那时候陈一舟相信,互联网热潮中,光通信就是“卖水的”,是更大更有前途的生意。

但互联网泡沫破灭,互联网公司虽然市值缩水但毕竟是纸面财富,真正被伤害的是做基础通信的企业。光通信黄了,陈一舟不得不再次去找东山再起的办法。

2002年底,他发现搜狐的股票从1美元一直蹿到7美元多,并由此发现SP行业赚钱后,他马上就在年底回国,成立了一家做SP的公司,几个月内就赚到了上千万。

“Joe最特别的是抓机会的能力”,千橡的投资人、联想投资的刘二海说。Joe是陈一舟的英文名字。王秀娟则说,陈一舟的一大特点,是一直思考、大脑永不停歇。比如,他们一起出差要在机场吃饭时,王觉得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就行了,但陈一舟连这都要思考一番,并说应该去到达点旁边的餐厅吃,然后开始陈述他的逻辑。

陈一舟相信自己是个聪明人。他读了大量课外书后,就不怎么看得上学校老师的水准。许多年后,他依然爱谈论些生物学、物理学的话题,时不时会给人出出奥赛题,爱讲些 “Chrome不是个浏览器,而是个平台”之类的新观点。一名陈一舟的前下属说,在回国做ChinaRen时,陈一舟颇有点“我是海龟、你们是土鳖”这种睥睨四合的劲头,他始终爱跟聪明人聊天,反应稍慢的人就不爱搭理。

他对自己的判断力富有自信。在会议演讲、采访和日志中,陈一舟历数了他判断正确的事例:他早在2005年时就判定游戏是个值得做的领域;2006年时预测到了美国房产有泡沫;2007年时就意识到了朋友间相互推荐商品和店铺这种社交化广告的威力……

而机会层出不穷。SP做了不到一年,他觉得做SP的上游CP(内容提供商)将更有利润空间,于是又做了一家韩国式“花里胡哨”风格的社区网站。

一年内,他又做了下载加速器等3个客户端软件。

之后的一年,他把正在做一个交友网站、拉到了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的师弟拉过来加入自己的公司,并且又收了几家网站。

再之后的一年,他又融到一笔钱,并在5个月内推出了3个各不相同的新网站和1个新的猫扑产品线。

陈一舟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看到了机会没去做等于没看到。”被问到自己的特别之处是什么时,陈一舟说,“我比较能折腾。”

折腾不止的不只是陈一舟一个人。王兴最初以创办校内网在业内闻名,在把校内卖给千橡后,又创办了海内网,之后又创办了微博客网站饭否,如今做起了团购生意。谈到互联网业,王兴和陈一舟讲过一模一样的一句话:“永远会有新机会”。

2006年时,陈一舟在一个会上遇到博客中国的创始人方兴东,方掏出一支笔,刷刷刷写了七八条东西,跟陈一舟说,这是他觉得有希望、接下来打算要做的项目。陈一舟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你看,大家都是这样。

03滚雪球

“不要跟人去说做投资了,这跟退休差不多。”—业界名言

跟学传播学、靠写文章出名的方兴东不同的是,陈一舟不是个互联网的呐喊助阵者,他的名声建立在ChinaRen的成功之上。

陈一舟也跟王兴不同。饭否、校内的创始人王兴永远是一次只做一个项目,直到因为出售或关停,才改做下一个。而陈一舟手头总是有好几个项目在一齐运作,眼睛还盯着下一个目标。

“我本来以为陈一舟应该很老练,其实他很简单的,”王兴的搭档、校内的出资人之一王慧文说,“他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一直都是按那套逻辑在做事。”人人的高级产品总监黄晶则说,陈一舟的思维习惯是总结归纳,再把归纳的结论推广到其他事情上。

2006年,当时社交网站还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挣钱途径,校内又因为融资困难,已经“欠了相当于我(校内创始人王兴)个人100个月的薪水”,有了出售意向。

随着SP业务的急剧萎缩,千橡那时账上钱已经不多,陈一舟已经开始每天一大早去游泳,泡在冷水里考虑该砍哪块业务,到了公司跟高管每天开会讨论的也都是要砍哪块业务,但他想来想去,最终的决定还是买,目标是校内。

校内曾经试图从红杉资本融资,但红杉最终投资给了团队履历更漂亮的占座网,虽然校内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数都比占座多,但这家风险投资商当时觉得要“下注于赛马”(指“管理团队最重要”),不认为校内的用户资源是太大的优势。

而陈一舟的想法正好相反。5Q上线后启用了“注册送鸡腿”的方案去争抢用户,但在校内抢先进入的清华、北大这些知名高校,学生们“吃了鸡腿还是上校内”,陈一舟问5Q团队在华中科技大的战况如何—5Q的团队里部分人来自一个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根据地、当时已经成立了两年多的校园BT下载网站5Qzone—对方告诉他华中学生用校内的多得多。“这说明后进入的很难抢地盘,”陈一舟解释说,自己在各项业务中最看好Facebook模式的原因,正因为实名制SNS的竞争壁垒高。

2006年10月15日,千橡COO、陈一舟多年的好友兼斯坦福师弟刘健跟王兴约在搜狐大楼旁的星巴克里谈收购,各自每隔一个小时给合伙人打电话商量一次,从下午1点多谈到晚上7点多。据刘健描述,简而言之,整个谈判过程是“王兴开了一个价,我们(千橡)答应了。他们觉得开价低,又提了一次价,我们又答应了。”王慧文向《第一财经周刊》证实,千橡收购时的确“没怎么讨价还价”,“比较爽快大方”。

“大方”的程度是,收购校内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陈一舟称,花掉了千橡账上余额“一个相当大的比例”。王慧文知道这个比例数是多少,他对此的感受是:“我真还是挺佩服他(陈一舟)的。”

其实,陈一舟的心理底线比校内最终的收购价更高。陈一舟认为校内的收购价与自己努力砸钱把5Q做起来的花费大致相当,而且速度肯定更快,要省不少时间。“我当时想,只要我们负担得起,就要把校内买下来”。

可有时候陈一舟又表现小气。据千橡一名前市场部门中层回忆,即使是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裁已经签字的市场活动,陈一舟也不一定批准,即使是陈一舟事先批准了一项活动的预算,当做完活动后再找陈签字付款时,陈还会皱着眉头把人找过去一项项问为什么这个这么贵,并压着不签字付款,为此千橡市场部得罪了不少合作伙伴。

王秀娟说自己在跟陈一舟共事时,从来不敢什么事只简单想一遍就拿去交给陈。因为陈一舟喜欢“反思”,通常开会下了一个决定后,陈一舟还会反复找高管再商量,因为他之后又会再逆向思考,一件他原本认为可行的事,他会再按这事为什么不可行的思路再想一遍;别人交给他的方案,他永远会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陈一舟以能融资著称,而同时能运作几个项目也正是因为拥有资本。“我从陈一舟身上学到的一大经验,是永远要在自己不缺钱的时候融钱。”前人人网负责人、千橡副总裁许朝军说。

第一次创业做ChinaRen仅几个月,陈一舟就从高盛融到了1000万美元。到他第二次回国创业时,手头资本不过是400万股搜狐股票时,他选中的SP是一个能快速致富的暴利行业;对于手头的几个客户端软件,他都要弹弹广告弹窗,找找挣钱的办法;猫扑流量的提升,也部分归功于靠“出位”话题吸引了眼球。

陈的斯坦福校友刘健有一次说自己在做一个类似Friendster.com的网站,并且已经拉到美国Accel的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时,陈一舟说,不如你带着钱跟我一起干吧。大半年后,陈一舟的千橡集团就又拿了一笔4800万美元的风投,是当时中国互联网界最大的一笔。这笔投资的出资人之一、联想投资的董事总经理刘二海说,之所以投资千橡的原因有三个:陈一舟的经验名声、SP业务的进账,以及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猫扑。

猫扑并非由陈一舟创立,但陈对猫扑的收购进行得很快。陈一舟请猫扑站长去他家里聊了一天,就谈定了收购。之所以快,是因为陈一舟在所有竞价者中的开价最高。这个价格对当时的千橡来说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虽然收购猫扑用的是“股权+现金”的方式,比纯用现金收购对公司现金流的压力要小,虽然当时陈一舟还运营着赚钱的SP公司,每个月有百万级别的收入,但千橡即使把账上所有的钱都付给猫扑站长,钱依然不够。为此,陈一舟不得不跑去美国融了一圈钱,来付收购款。

陈一舟这么说自己对收购的看法:“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未来会有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那收购价高个百分之几十又有什么关系?”

被千橡收购的Donews的前总编辑、现在的五G咨询合伙人洪波说,陈一舟之所以收购爽快不砍价,是因为“陈一舟的心理估值往往会超过经营者的心理估值,因为他心里是有一盘未来的大计划的,但一般人没有。” 以猫扑为例,在引进一批专业人士后,原本功能简单的猫扑论坛陆续增添了贴吧、人际社区(SNS)、音乐社区和文学频道等产品,收购一年半后,其在全球网站的ALEX排名由2000多位上升到40多位。

因为猫扑而融到的4800万美元,被用作去滚了更大的雪球:千橡一边收购了四五家SP公司去赚快钱,一边在5个月内推出了4个当时最火热的Web2.0概念的新网站。陈一舟的打算是,SP业务有挣现钱的能力,这些时髦概念则提供对未来的想象空间,两者结合,正适合上市融资。

千橡COO刘健曾对媒体讲出了关键的一句:“千橡是一家被很多greedy(贪婪)驱动的公司。”

正因如此,陈一舟被业界认为更像投资人,而非创业者和企业家。到今年人人公司上市(即原千橡公司),稍知陈一舟历史的人都猜测:这次他该功成身退,自己去做做投资,把公司交给别人打理了吧?

但陈一舟没有。如今42岁的他对外宣称,自己要与人人公司共进退,再干30年。“把公司搞大的收益比做投资高得多”,陈一舟解释说。

而人人网模仿的那家社交网站Facebook已经从那个几年前的时髦网站成长为有望挑战Google地位、估值高达850亿美元的下一代互联网巨头。一直在寻找“最肥的市场、最甜的果子”的陈一舟在尝试了十来个方向后,这次抓到的看上去真是一次大机会。

04Big Idea

“创新不重要,中国市场的钱太好赚了。”—业界名言

陈一舟首次创业时做的ChinaRen校友录,就是模仿一家美国网站的成品。回顾千橡的历史,不难发现这家公司的所有产品不是由收购得来,就是由模仿得来。

但千橡历史上的第一例收购就极为成功,猫扑从一个风格独特的个人站点变成了一个频道众多的网站,曾在数年内都是千橡的主要收入来源。

陈一舟心中满是大想法。据Donews的前总编辑洪波回忆,2006年的千橡各条业务线的年度指标会被拉到郊区别墅,开了整整两天。陈当时雄心勃勃,当一个部门说今年打算业绩增长200%时,陈斩钉截铁地说,不行,400%。如此这般,各条业务线所报的目标,陈一舟都再往上翻了一两倍。但这些目标最后都未达到。

例如,猫扑的“我的空间”原本被陈一舟视作重点项目,他的做法是把一帮研发人员拉到郊区,花几个月做封闭开发。据一名前千橡员工称,“我的空间”推出后几个月,就因为觉得增长不够快而告停。但之后51.com改版,以及百度空间仿照hi.mop命名为hi.baidu,猫扑均未能利用先发优势将对方压制下去。

虽然陈一舟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并说到由于学物理,自己能很快琢磨明白某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其投资人刘二海认为这正是陈一舟能抓住机会的原因—但陈对创新的看法却是“不要随便创新”。他说自己之所以买猫扑,是因为“创新的能力是很稀缺的”,既然创新很难,不如走捷径,买个现成的。“陈一舟不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一名前千橡高管说。

对于模仿,他也毫无心理障碍,2006年拿到投资时,他一气儿把MySpace、Facebook、YouTube、Cragslist都模仿了个遍,事到如今,他也觉得自己眼光颇准,学YouTube是个好主意,只可惜自己当时资金紧张、不再有钱,只能放弃。

跟陈一舟看法相同的人数目众多。放眼看看中国互联网,满眼美国玩意儿,新东西没有几个。互联网评论家谢文说,业内人士老跟他讲,“你老鼓吹创新,一点都不讲实际,好主意都被美国鬼子想完了,我们只能跟着走。很多公司不搞创新,抄袭一下,山寨一把也可以发财。”

别人的点子,别人的钱,跳出高科技光环来看,陈一舟的生意其实跟“三来一补”的中国制造业生意没太大不同。

据黄晶观察,陈一舟最近最大的改变是“变得长线”,以往会更重视短期盈利。2010年上半年,陈一舟跟他最大的投资人、软银集团的董事长孙正义吃了顿饭。孙正义几十年前给自己做过一个50年计划,孙投资的马云有个102年计划,孙正义建议陈一舟给自己列个30年计划。“我一听,第一感觉是这事怎么弄?我以前都只是看一年两年的事。”

但如今42岁的陈一舟已经确定自己的成就将由人人(千橡在上市前改名为人人)定义,“人人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回来后,陈一舟做了个很多页的PPT,把黄晶这帮高管叫来,从人类起源、科技进化史讲起,一直讲到人人的愿景。关于人人的未来,黄晶说,“可以肯定的是,会跟现在有很大不同。”

陈一舟不愿意说这个长期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情况没那么好,前有狼后有虎”—人人网对用户的吸引力并不算大,其活跃用户率约为30%,而其美国榜样Facebook则为平均50%,新浪微博、腾讯朋友等产品都是人人的有力对手—这个几年前很愿意接受媒体访问、最近三年却不太露脸的人说,“不然别人又要说我讲大话。”

憋着大话不说的陈一舟以人人网上市而博得成功。这个人人网,如果究起历史还真是他风格的结晶:一半来自校内——这是收购来的;另一半则来自差点把他的声誉完全毁掉的山寨开心网—另一个开心网在陈山寨之时表现出更强劲的竞争力。两个开心网的官司陈一舟输了,但最后他赢了—创新真的是不重要——他又判断对了。

05One Billion Dollars

“你公司不上市人家就看不起你,你上市,人家对你就不一样。”—周鸿祎

陈一舟在物质上并不讲究。他夏天穿着短裤凉鞋在公司晃来晃去,常年开一辆从美国买回来的二手警车,出差坐经济舱。被问到怎么看企业家和社会责任感时,陈一舟哈哈大笑,冲口而出说“太多人是‘纸老虎’”,对这只是随便说说。

既不求享受,也不钟情于某个特定的领域,没有关于改变社会或他人生活的愿景,那陈一舟12年来不停折腾,所求的究竟是什么?

奇虎360的董事长周鸿祎以口无遮拦、不顾他人看法著称。他跟陈一舟一样,在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成名,之后也把公司(3721)卖给了别人。他说上市“这他妈的就是一个世俗标准,你公司不上市人家就看不起你,你上市,人家对你就不一样。”

在他和周的圈子里,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有钱,也有成就感,也有被重视,甚至是不是能去西柏坡或一大会址摇动红旗,但最核心的一个标准是,上市。陈一舟则说自己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这么多年,虽然打法不断变化,但自己的目标始终还是斯坦福、硅谷那些创业天才的理想:做一家10亿美金的大公司。

1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在投资人告诉陈一舟你能做到10亿美元的2005年,搜狐的市值曾长期徘徊在6亿美元左右,百度2005年上市,按开盘价算市值为美元8亿多。

他资历优秀,毕业于MIT和斯坦福;

他勤奋,这么多年一直每天工作10小时,除了春节外几乎不休假;

他小心地看着账上余额,随时想着怎么挣钱和拉钱;

他看见机会敢放手一搏、立即行动;

为达目标,他甚至不怎么顾及手段。前面提到的山寨开心网最为典型。有人评论说,“撇开道德不谈的话,陈一舟这招真是挺聪明的”。至于这个举动是否光彩,陈一舟的回答是“我没想那么多”。

当年跟他一起进入互联网的、甚至比他晚进入互联网的都成功了,他比他们更清楚美国人喜欢什么,他把他们喜欢的一切都堆好了放在盘子里了—凭什么他不能成功?

06ChinaRen

“中国人……永远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James McGregor 《十亿消费者》

在我们这个国度,有一件事情不言自明:渴望成功的人比比皆是,而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

在《纽约客》记者何伟去过的一家浙江小工厂里,工人们在墙壁上刻下“人生何处不成名,学不成名誓不还”之类的名言警句,阅读《方与圆》、《生活成功宝典》一类的励志书籍,计划着做倒卖莲藕干、养殖兔子或者批发服装的生意;工程老板则嗟叹自己错过了做鞋这门好生意,并在做过裤子衬料布片、胸罩衬骨生意,而这些生意利润先后下滑后,再从胸罩的12种配件生意中找到了利润最高的一环。

如果你觉得这些人还有些草根,不妨去机场书店里听听成功学录像的音量,以及励志类书籍占领的地盘大小。

我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跟张朝阳相比,我们不像陈一舟那样读过MIT,也没卖过公司给老张;我们不会跟马化腾比,我们不像陈一舟那样有过马化腾跑来请吃饭,询问要不要买下QQ的机会;我们不会拿10亿美元作为人生目标,没有风投拿着钱来找我们,指着刚上市的百度或优酷说,你也可以。

但我们都想赚更多的钱,要买车、要买房;要买好车、要买好房。我们热爱使用“资源”这个词,希望靠着利用一些关系,抓住一些机会,把这转化成钱。

过去十年,中国GDP从2000年的8.9万亿人民币涨到2010年的39万亿元,翻了超过4倍,但连北京通州的房价都从十年前的不足3000涨到了高峰时超过2万。我们相信有用,相信套现,相信机会太多总有属于自己的,我们相信和急着成功。

乍一看陈一舟是个异类,他收购,他折腾,他熟于调弄资本,他不像创业者和企业家。但仔细想想,他果真不一样吗?

他就是我们的存在感,十多年来,我们都是这样思考并梦想自己成功。他就是ChinaRen,他就是我们自己。

陈一舟和这十几年来的很多中国人一样,渴望财富,渴望成功,并且除了成功我们也找不出什么更多的标准。

这就是陈一舟的存在感。回过头看他创办的第一个公司充满了寓意,这就是ChinaRen的存在感。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