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金广告风靡的时候,创意被摒弃,很多人会认为创意是销售的天敌,好的创意往往会喧宾夺主,抢了产品的风头。脑白金的创作者也沾沾自喜,虽然被评为最庸俗的广告,但年年夺得销售冠军,那些获奖的创意广告只是无用的花瓶。因为庸俗,所以有销售量,这似乎成为无可辩驳的例证。

脑白金真的没有创意吗?脑白金的成功难道来自于广告的庸俗?我认为脑白金不仅有创意,而且对人的习惯有深度洞察。首先,定位准确。送礼,中国人的习惯;其次,史玉柱也说过,脑白金是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但老年人自己舍不得花钱,所以需要儿女、晚辈送礼给他。

这才是脑白金成功的关键:市场定位+人性洞察。至于史玉柱亲自撰写的夸张软文不是关键。中国的消费者不一定相信史玉柱的软文,但会集体遵守风俗习惯。

脑白金拍摄的广告庸俗,但不代表创意庸俗。广告最后呈现的效果,有时候会偏离创作者的初衷,往往由市场定位和社会形态决定的。脑白金成功后,有大量的跟风者,但创意不可复制,大都以失败告终。

很遗憾,大多数人没有看到脑白金的创意,只看到了它的庸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庸俗等于好广告。甲方证明庸俗广告有效的时候,就会举脑白金的例子。

2016年,脑白金广告突然转向。从“送礼”转向具体功能的宣传。这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讯号。从前,脑白金面向广大农村,以“送礼”来打动消费者很有效,过年回家,带两盒脑白金看望父母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现在还是这样吗?

以前脑白金广告的核心创意很好,但广告片拍摄的很庸俗,这相当于给自己挖了个坑。广告片年年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那么产品也会背上“恶俗”的骂名。过年再提两盒脑白金会沦为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脑白金广告的转向时被迫的战略调整。时代在变,再好的创意也不可能高枕无忧。

广告不能太高雅,但也不能太恶俗,或者说,广告不能有雅俗之分,关键在于受众看起来不反感,这是最起码的底线。

脑白金创意好,让他成为中国销售界的一个奇观,但广告片太差,让他也背上恶俗的骂名,这个骂名或许永远都洗不掉了。

对于一个广告人而言,脑白金广告是值得学习的案例,不能因为它争议大而忽略,它的“送礼”创意击中了中国人心理特征,同时,它的“恶俗”的宣传,也值得警惕。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