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成长中的领导者都不能忽视自我提升和自我认知。这两点都是自控能力的具体内容。所谓的“自控能力”到底是什么?在这篇文章里,我会解释什么叫自控能力,详细说明所谓的“大谎言”是什么,然后提供一些避开谎言陷阱的关键提示,以及实现自我控制的途径。

什么是自控能力?

可能跟你以前想的不一样。一般来说,人们容易把自控与多年苦练培养出来的技巧联系起来。所以一提到自控,就会说起运动健将、音乐大师、科学大牛、艺术巨匠、经商达人等等例子。

但在刚刚提到的这些领域里,自控都是经年累月刻苦练习之后的自然结果。花上一万小时就差不多了。一万小时的说法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著的《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书中主要探讨了如何能够从刚刚“够格”变成为某一领域里的“专家”。例如,想充分掌握拉小提琴的技巧就要训练一万个小时。不过这里的训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专注并且充满热情的反复练习。训练时保持认真的心态跟花费时间累计一万个小时同样重要。

但比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练习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思想掌控。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如果能够控制思想,再想控制其他方面就易如反掌了。控制思想不是要分辨思想方式正确与否,然后只用“正确”和有用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充分挖掘潜能。

要掌控思想,就要先搞清楚思想的本质,搞清楚我们究竟是思想的奴隶还是主人。很多人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思想的奴隶,终身受思想摆布而且从未意识到。最坏的思想我称之为“大谎言”。如果没法揭露大谎言的真相并且彻底抛弃,实现自我控制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具体要怎样做才能控制思想呢,此处按下不表。首先要接受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思想的主动权,否则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控制。

揭秘“大谎言”

那么,“大谎言”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五岁之前就形成的核心观念。“大谎言”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但最常见的就是“我有问题”或“我不够好”,再或“我的能力不足,还需要提高自己”。

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谎言。但很多人,事实上是大多数人都相信这是事实。结果是一辈子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优秀的,胜任工作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可爱的,等等。想起来了吗,一切的源头不过是一个谎言,为什么人们还要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去反驳?因为他们深深相信这个谎言,已经到了潜意识的层面,渐渐地大家都忘记了谎言的存在。

所以你会问,如果我认为自己爱犯错,能力不足,一文不值,错漏百出……这些都是谎言,那什么是真的?很高兴你问了。

真相是,每个人都有无穷的能量。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是完美的,善良、高贵,拥有控制自我的一切条件。

其实每个人都享受着宇宙慷慨赠予的免费礼物,自始至终都拥有完整的、宝贵的自我。但是一旦接受了谎言,人类就会不知不觉地抛弃自己的能力,而且很难再记起。

可以把大谎言看作是“思想的源泉”,因为谎言栖居在意识深处。意识中偶尔会冒出想法,但很大一部分都是谎言的产物。同时,思想看起来非常让人信服,而且无比真实,很少会让人抗拒。我们会认为脑中的想法体现了真实的内心,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看起来是产生思想的人,但在彻底抛弃谎言之前只能说我们臣服于思想。

一切都始于很久之前的无心之失,从此人们困在了大谎言的陷阱里,穷尽一生与之对抗,但是就像陷在流沙里一样,越挣扎就陷得越深。要是发现给自己挖了个坑,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别再继续挖。但令人惊讶的是,在没有意识到大谎言在后台操控(就像电脑里的操作系统一样)之前,人们会不遗余力地证明谎言是正确的,证明事实上就是无法胜任,总想着“调整”自己,却没怎么花工夫来应付真正的问题:戳穿谎言。

好消息是:说到底,大谎言只是一缕想法、一个概念、一种信念,只有抽象的存在而且自身并没有力量,谎言的力量都是人类给的。跟对待所有的思想一样,人们可以拒绝谎言、弃之如敝履,代之以更积极的想法。最好的消息就是,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你都没有问题。宇宙不会孕育废物。

记住这一招:头脑中存在各种形式的大谎言,看起来都非常真实。人们被愚弄太久,所以谎言似乎成了事实。看到这里,如果你愿意练习集中精神,就可以试着掌控自己的思想,摆脱错误想法,努力把注意力放在有益的想法上,脱离大谎言的影响。

实现自我掌控的三项练习

实现自我掌控之路。要重新控制注意力,可以试试下面三个练习方法。当然了,要付诸实践只能靠你自己。可能会有想法冒出来说“别浪费时间了”,或是“可能会失败吧”,或是“现在才开始太晚了”。这些都是大谎言派来的干扰。我的建议是:别相信那些鬼话,它们不过都是大谎言身边跟班的小谎言。

第一项练习:控制情绪

有个说法是“生活不过是日日感受所思所想”。意思是,接受了负面想法后身体就会产生相关反应,即“负面情绪”。想法会推动身体产生情绪。

人们通常会“发现”自己情绪不佳,转而认为之所以心情差是命不好,都是别人的错。事实上,情绪好不好百分之百都是因为自己。只要改变想法,情绪自然就会变好。当然,关键就是要了解这点。

要练习情绪控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积攒感激之情。每天早上拿着日记本安静地坐一会,写下值得感激的所有事情:健康、家庭、工作、生活、各种能力等等。每一条都认真地想一会,深刻地体会拥有这一切是多么值得感激。不要只是把写下的念出来,要用心感受。

每天要坚持练习,情绪不好的时候,例如生气、沮丧,自怨自艾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复习。你有没有东西吃?有没有水喝?有没有空气呼吸?心肺是不是都在正常工作?你是不是双腿健全,想去哪就去哪,有双眼能看尽繁华,双耳能享受天籁,还能听见孩子的话语?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些。每天都练习“感恩心态”,你会发现早已不见的集中的注意力将回到身边。你又能选择如何去感觉,不会再怨天尤人,心中只有基于自知的掌控。

第二项练习:学会“由内而外地”生活

很多人都觉得“总是碰到事”,慢慢形成了固定的印象。确实,人活在世总会遇到点事,但如何应对却是因为如何面对“发生了什么”,与事情本身没有多大关系。除了自己没有旁人能够强迫你这样感觉那样感觉,但在现实当中确实经常听到有人把情绪怪罪到别人的头上,比如“她惹我生气的”,“他让我自惭形秽”。再说一遍,事实上都是大谎言在作祟,根本原因是你早已相信自己能力不足,命又不好,才给了别人机会来左右你的感受。但不是你想的那样!生活应该“由内而外地”感受,而不是反过来。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玩偶、泰迪熊或是“安全毯”,仿佛这些东西能够提供安慰、安全感和快乐。你小时候有么?问题来了,你真觉得被爱、安全感、快乐的感觉和精力是来自于没有生命的小玩偶或泰迪熊么?当然不是!这些美好的感觉都是来自于你的内心,你只是觉得美好的感觉来自于外物罢了。同理,不开心时也习惯于怪罪他人或者是时运不济。有时人们甚至以为真有什么神奇的人能够“让人”开心起来。

练习其实很简单。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左边画一个人,右边画一个玩偶或泰迪熊。想象画中的人感觉被爱、安全、开心、快乐。问问自己:“这个人内心的感觉跟泰迪熊有多少关系呢?”以后在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都想想这个练习。提醒自己这些感觉都是从内心产生的,不是外界强加的。提醒自己“感受所思所想”。

通过练习就能把注意力重新调整到情绪的源头,不管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都要关注思想和由之催生的情绪。别再怪别人了,也别再怪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别再把自己当成无力反抗的受害者。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三项练习:“别以为想法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记住:你是怎样的人跟想法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应该是清醒的掌控想法的自我。“你”是沉默的目击者,你是真正的主人。下面有一项简单的练习,在脑中或是纸上都能做,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1. 想象一次跟别人,比如跟同事或者是伴侣之间不欢而散的谈话。

2. 回想一下当时那些人具体说的话、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当然还有当时如何不开心。

3. 在脑中想象自己悬浮在半空中“旁观”,看自己跟另外一个人谈话。你能看见、听见所有的事情,不同的只是你没在“自己的身体里”,就是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在想象中体会观察那场谈话。

4. 在日记本里以第三人称角度写下“两人之间的谈话”,给双方起个名字,比如A先生和B女士。写写两个人的感受,推测两人当时的感觉。写下两页纸,通过纸面上的回顾来重温当时的谈话,一定要有作为旁观者的距离感。要充分考虑双方的立场,不要武断下结论。

每天坚持练习,一定要用亲身经历当素材,每次花15分钟。写完之后仔细体会抽身旁观的感觉,放弃以自己为中心的视角,试着完全从第三人的立场来观察。我保证如果天天练的话,这项练习会很有用,你会从中获得巨大的自我掌控力量。因为你会重新发现真实的自我。其中的好处我不想赘述,亲自尝试之后自然会明白。

掌握自控能力有什么好处?

重获自由的感觉,生命焕发活力

抛开大谎言,再也不用受之欺骗,而且谎言会看起来很可笑!

自知能力会随着自我满意程度的上升而提高

自信大为提高,会明白自己已经很好,没有必要调整

意识到别人都在“由外而内地”生活,他们都相信周遭环境影响了内心感觉,也影响了机会,你可以为他们提供善意的帮助,让他们知道你的观点。

一旦明白了“生活不过是日日感受所思所想”,就不会再忘记

你会重新发现快乐并不是“目的地”或是终极目标,快乐随时伴你同行,等待着你重新发现。之前获得快乐的阻碍只是思维方式。

你会明白生活中总有选择:无论何时都可以选择开心,面对大谎言时会知道如何应对。问题是你会怎么选。

做这些练习在职场上有什么帮助呢?很明显,快乐、自信、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面临业务上的挑战时会更有创造性,也更有效率。他们是和善的同事、优秀的团队成员、高效的合作方,因为他们从来对事不对人,做事擅长为他人考虑,充满智慧,自控能力更是一流。换句话说,这样的人会成为商业领袖。

摆脱谎言困扰一定要花一万个小时吗?不一定。每天早晚练习,坚持六周看看有什么变化。我很期待听到你们的经历。多数人对这篇文章也就是看看算了,转头就忘。你会怎么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查大伟
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