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哪个领域,有一群人总是做得比其他人好。更奇怪的是,这群人即使离开了熟悉的领域,换一个陌生领域依然做得比其它人好,这类人被称为“牛人”。

为什么有的人到哪儿都能成为牛人,牛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有人说靠读书,有人说靠经验,有人说靠钱,有人说靠人脉,这些答案都没能揭示牛人和普通人的核心差别。

牛人与普通人的差距,在于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欢乐颂》里面,许多人觉得曲筱绡只是投胎投得好,纯靠拼爹上位,却忽略了她有超强的问题处理能力。

樊胜美的父母与小侄子深夜在上海火车站失踪时,樊胜美只懂像无头苍蝇似地四处乱撞,哭着反复说“他们从来没出过远门,雷雷还那么小,不会遇上什么坏人吧”。邱莹莹和关雎尔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苦求曲筱绡一起去,曲筱绡不去的替代方案只有求安迪同去。

曲筱绡一出现就将她们从漫无目的盲目搜索中解救出来。她摁住樊胜美濒临崩溃的情绪,将四人分成两队,分别搜索南广场和北广场;找到巡夜的警察,用巡逻车和广播替代了人腿和人声喊话,终于找到了在地下通道避寒的樊胜美的父母与小侄子。曲筱绡不靠爹,不靠钱,凭她强大的问题处理能力。

没有人可一辈子一帆风顺,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可能派不上用场,砸钱或者找人也可能毫无用处,要想在各个领域都成为牛人,只能不断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拥有面对一切情况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吗?

处理问题是一种复合能力,包括三个部分: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许多人并不具备三种综合能力,而是只具备其中的一部分能力,甚至是其中一部分能力中较初级较简单的部分。

有的人只会发现问题。他们要求高,看什么都不顺眼,随时随地都在挑刺。

有的人只会分析问题,一场球赛看下来,人人都成了最佳分析员,然而真正让这些分析高手坐到主教练席上时,他们未必能做出更高明的指挥。

有的人只会解决问题,许多老黄牛式的员工,每天只知道埋头干活,上级给他分配一个任务,他就埋头做做做做做,既不知任务从何而来,也不关心任务去向何方。

“发现→分析→解决”是处理问题的三步曲,只有三个环节能力都具备,才算真正具备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想成为牛人,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分布,这三部分哪些是长板,哪些是短板。通过刻意练习短板部分,加强和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形成完整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就这三点一一分析。

如何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来自两个方面:鉴别力和进取心。

1.鉴别力——哪儿好哪儿不好

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具备该领域鉴别优劣的能力。

鉴别力是需要该领域的基本功作为底子的,换句话说,你首先得“懂”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发现它存在的问题。如果连自己不懂的是什么都说不出,就不用妄想发现问题了。

除了基本功,鉴别力还依赖于一个人的见识。见过好东西,才能分辨好坏。如果从未见过好的,自然也说不出差在哪儿。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逛到黛玉屋里,贾母看到窗纱旧了,吩咐换新。凤姐说正好在库房看到几匹从未见过的又轻又软的蝉翼纱可用,被贾母嘲笑没见识,错将“软烟罗”当做蝉翼纱。

贾母、凤姐、薛姨妈三人热火朝天地比较着软烟罗与凤姐身上袄子所用棉纱的优劣。刘姥姥在旁边念佛,说这么好的棉纱穷人家想拿来做衣裳都不行,拿着糊窗户可惜了。贾母轻描淡写地回答这种纱做衣裳不好看。

这个小小场景,正好体现了三个鉴别力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能辨好坏,能指出问题在哪儿。贾母是经历过真正大富贵的人,眼光见识都是一等一,能分辨棉纱品类,看出棉纱适用的场景,品味也高,一眼能指出问题在哪儿,如窗纱旧了、窗纱颜色与屋外风景不搭、材质做衣裳不好看。

第二个层次,是能辨好坏。凤姐生活在贾府逐渐走下坡路的时代,虽然仍是大富之家,眼光见识已比不上贾母,只能在看到实物时比较出好坏。

第三个层次,是辨不出好坏。刘姥姥是贫苦人家,一辈子没见过好东西,看贾府里什么都是好的,见到了只懂一个劲地夸“比那画儿还强十倍”,发现不了任何问题。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基本功越扎实,见识越广,品味越高,鉴别力就越强。

2.进取心——如何能更好?

具备辨别力还不够,还要有永不满足,追求突破的进取心。当一件事很糟糕时,大部分人都能发现问题。当一件事已经很好时,普通人会感到满足,牛人会继续发现不足,思考改进方式。

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当他的合作者觉得已经做得很好时,他依然会说“不行,我们必须做点更好的东西出来”。

他会因为不满意而冒着被东家起诉的风险重写整张专辑;会在每次拍摄前打电话给摄影师,花两小时讨论摄影时会做什么,怎么做;会在表演了震惊全球的Bille Jean收到了无数祝贺后,依然因为有个舞步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标准而不太满意。

对事情要求越高,越不容易满足的人,越容易发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牛人通常容易让人感觉很难伺候,对问题的敏感度,本就是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的原因之一。

如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校讲解题技巧时,老师常常会提醒学生,拿到题目后要先分析题目,想好解题思路后再答题。这个技巧并不仅限于考试答题,在遇到各种问题时都一样用得上。

许多人在发现问题后,匆匆略过分析问题的步骤,直接跳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常常是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后,才发现搞错了方向,或只解决了部分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触碰到核心问题。

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很多,工具也很多,这里只说一点,分析问题要抓本质,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分析问题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语中的。

如何做到一语中的?看穿问题的本质。

如何找到问题的本质?寻找不变的部分,寻找区别于其他物品的部分。

此外,分析问题时一大忌是用堆砌代替分析。许多人分析问题纯靠堆砌数据、堆砌模型、堆砌假大空话、堆砌页数、堆砌功能,看起来华丽丰富,折腾半天没啥内容,浪费自己时间也浪费别人时间。堆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没有质量,就只好靠码数量蒙混过关。

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包括两个部分:制定方案和执行方案。

如果分析问题本质的环节做得足够好,解决方案通常已呼之欲出,此时最大的难点就转化为权衡取舍,因为极少有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案,大部分时候每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都是有损方案。

通常而言,钱和时间是两大最强最明显的约束条件,但却不是唯二的约束条件。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还牵涉到时机、利益、局势,不是想出了解决方案就能执行的。

解决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有全局观,要能顺势而为,还要善于借势,若时候未到,要能够忍耐、取舍和造势。这是解决问题的高阶本领,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的人,越擅长于此道。达到此段位的高手,较量的已不再是一门一类的专业水平或业务能力,而是弄潮的能力。

总结

能够驾驭多艰难复杂的问题,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到多高的高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足够努力,不断练习,终有一天,能成为那个站在巅峰俯视众生的牛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咪喵
来源:微信公众号:咪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