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能更擅于处理类似搬重设备和追踪库存情况等等,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工作很快会被取代。

在某些情况下,机器人还能帮人保住饭碗。

机器人制造商Fetch Robotics的首席执行官麦罗尼·威瑟就这么认为。Fetch Robotics制造的机器人会跟在仓库工人身后在设备周围活动,就像自动移动的存储容器。本周二彭博新闻社在旧金山举办了一场科技行业会议,威瑟和多位机器人专家共同出席,还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威瑟承认“人们担心”机器人兴起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她认为这种想法“有失偏颇”。威瑟表示,如果机器人是她的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还能“保住人们的工作。”

机器人可以携带大量设备,比人类工人的负重能力强,跟在背部和膝盖有不便的仓库工人身边,工人们就不必再围着庞大的设备走来走去。由于机器人可以转移仓库的存货,工人们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在仓库里频繁折返。

威瑟说,机器人能减少蓝领仓库工人身上经常出现的劳损,缓解疲劳,进而延长职业寿命。此外,采用机器人维护以后,设备的运行效率往往更高,也会因为生产力提高而降低了关停设备的概率。她解释说,即使有一名工人因为机器人而失去工作,也好过仓库关门大吉,40名工人失业。

当然,威瑟是机器人制造公司的负责人,不赞同机器人减少就业的观点很正常。不过,机器人技术近些年已经非常先进,在许多工作上都比人类表现好,并且极大地改变了劳动力的格局,所以她的看法也值得注意。

随着硬件成本下降,相关技术不断问世,制造商和业内企业开发机器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机器人公司Savioke的联合创始人泰莎·刘说,有了3D打印技术,只用几天就能开发原型,过去需要几个月。不过,机器人离全面普及还有些距离。

威瑟估计,目前全球可能仅有150万左右机器人投入工作。她介绍,许多机器人公司在为“格局明确环境”开发机器人,比如适合仓库之类环境简单,机器人可以轻松辨别方向的场景。在城市街道等“格局不明环境”中,机器人周围有众多不同的参照物,了解周遭环境并高效运作的难度大得多。

谷歌之类科技巨头正致力于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对机器人制造商可能会有所推动,也可能掀起“更智能化”机器人的热潮。威瑟解释说,所谓“更智能化”,是指新型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环境和情况下应付更自如。

泰莎·刘指出,在《杰森一家》(The Jetsons)等热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制造真人一样的机器人看上去“极其容易”。事实却是,造机器人“其实真的很难”,远没有好莱坞编导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刘说,我们不过是在机器人行业革新的初期,发展过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Jonathan Vanian
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