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和岗位都后退,混序一点更有利于敏捷创业

Managershare:在资源不太充足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够高效、敏捷创业?项目化管理的混序思想能给这些创业者带来哪些启发呢?

这个是现在被创业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我们也在给很多创业型公司做辅导,分享了大量项目化管理的方法。其实项目化管理就是互联网思维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组织发展的一个方向。

不论组织大小,都可以从中做一些尝试,吸收项目化管理的机制和机构优势,助力组织成长。那么创业型公司如何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思想,逐步走向混序组织,赢得未来,我们首先要认识创业型公司与一般常规公司不一样的特质。

严格来说,创业型公司本质上还不是一个公司,其实只是一群想共同做事的人组成的一个团队,处在临时性和长期性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它既不像典型的项目有明确的结束日期,也不像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有永续经营的预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创业型公司随时可能会死,有些可能存活三个月,有些可能存活一年,如果存活三年以上的话,就不应该叫做创业型公司。项目一般是半年或一年就结束了,而且项目的一个好处是做完一个项目,还可以去做另一个项目,但如果是创业型公司的话,如果创业项目失败,团队就解散了,以后还能不能聚到一块就另说了。所以,创业型公司本身就居于项目团队和层级公司之间的混序状态。

基于对创业公司内部结构的认识,那我们给创业者的建议就是把创业公司做成一个项目化混序的组织,也就是介于项目团队和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过渡态。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具体来看以下五点:

1、按照项目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首先创业团队自己内部先组织成为一个团队小组,作为公司的核心,然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吸收合伙人、人才加入,尽量利用社会人才通过协议的方式,把工作分包出去,让专业人才来协助和配套,通过内部的正式项目和外部的虚拟项目同时进行,这样内部就不需要招聘太多的固定的员工,这个叫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为。跟层级制的成熟公司相比,不要有太多的正式部门设置,部门数量不要过多。

什么叫过多?8个是多还是少呢,这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根据创业者所处的行业来决定。如果是亚投行,那么20个部门也不够,但如果是搞一个医疗APP或者养老的一个线上线下的项目,最多也就两三个部门,所以这里给大家留出了一个弹性空间,不是说超过5个部门就多,少于3个部门就少。

2、不要强调分工与岗位,尤其不要强调固定岗位

岗位设置不能理论化,不能去模仿那些大型企业的岗位设置。不强调岗位,而应该强调角色,背后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要担任多项角色,创业型公司里一个人要当几个人用,尤其是创始人和主要的合伙人。既要当爹又要当妈,财务要做、招人要做、筹钱也要做,产品设计要做、产品的经营生产、研发、市场推广也都要做。

最关键的是要当首席产品推销员,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所有职能都要能担得起来,不论这些创业家或创客们(当下最火的MAKER们)原来是不是有这个能力,都要硬着头皮去做。没有这个能力,就在战斗中培养,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去弄懂它。

比如韩都衣舍的创始人赵迎光,他原来只是一个学韩语的,既不懂品牌,也不懂产品制造,销售、财务、人事也都不懂。但他带着韩都衣舍从40人发展到几千人,怎么做到的?就是在干的过程不断地学习、总结和反思,在失败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最多,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每个员工是多重角色,这样才能在一个小组织里,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快速有效地协作。

大公司有自己的难处,难就难在协调上,部门分工太细,岗位职责写得很清楚,配合起来太难了,做多做少都是错,配合好了成绩算谁的?配合不好出了问题又算谁的?到底怎么做还得看流程和职位界限。所谓高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层级组织中根本做不到。

其实以前IBM说的让大象跳舞,并不是大象本身在跳舞,而是大象衍生的各种小动物在它身上跳舞。大象自己本身打死它也跳不了舞。所以,小公司通过这种不设很多部门,不设很多界限的方式,员工随时随地都可以走进创始人办公室里交流,还可以吵架,事可以一块做,怎么做一块商量,不需要什么固定的权限,没有什么僵化的职责和流程需要照顾,没有很多的文件需要签署,这样才能让小的创业公司保持高度的灵活,极快的反应和对用户体验的高度敏感。

3、内部层级控制在三层以内

创业公司的决策需要非常快速,要保持快速的决策,内部的层级就不能太多,两三层就足够了。小米手机就是从三层的结构一下子发展起来的。创业公司发展壮大了以后,再增设层级也可以。

公司壮大之后,太扁平也管理不过来。创业公司的层级一般就设两三层,全面项目化以后,可以像韩都衣舍那样设小组。小组长就是领导,小组长上面再设一个领导就够了。最上面的那个就掌控大方向,小组长也就是项目经理负责决策一个小方向,比如做什么、怎么做、怎么生长,这样分两个层级就可以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公司的决策在动态环境中保持进化迭代,非常快速地拥抱外部市场的变化,从而迅速抓住外部机遇。

4、创业公司每位员工都要接触客户

为什么我们强调让创业公司保持项目化小组式的特征呢?因为通过这种项目小组,能让客户参与进来。现在创业无论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产品,都要找到客户的痛点或者兴奋点,让客户眼前一亮,不仅是让用户满意,还要超过他们的预期,甚至让用户感动。产品或服务里甚至要包含一些情怀、一些人文的东西,要让用户拿起你的东西,就不会再去拿别的东西。

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要采用社群的方式让用户进入到你的组织中来,不论是真实的进入还是虚拟的进入,反正要进来。

小米就是这样,通过项目小组把用户从发烧友变成“米粉”,从“米粉”变成死忠的追随者。他们为小米的设计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建议甚至批评。让未来的用户通过项目小组帮助公司做产品设计,在接受公司提供的服务的同时,反馈大量建设性的意见,这只有通过项目加社群的方式才能够实现。

如果是原来那种中规中矩的组织形式,接触客户的只有销售和市场推广部门,生产和研发部门根本接触不到客户。研发人员在最初完成市场调研之后,就回到实验室埋头干了起来。一两年后做出来的东西发现客户早就不需要了,或者潮流早已经过去了。这就是传统经营模式中的问题,并不是公司的每个人都能接触到客户的需求,感受客户的变化,公司内大部分人离客户太远了。

所以,传统公司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的构思、计划和研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基本都是基于研发、技术人员自己的理念和设想研发的,都是高大上的想法,总想做得很完美。但他们做出来自觉完美的东西跟市场的需求并不总是配套的,用户不要求完美的产品,只需要心动的产品

在这种传统研发思路影响下,企业经营思路的问题也很明显:做出一个产品,一下子带来很多销售额,就销售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把这个产品当成一个胚胎体,通过迭代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中不断地升级、发展壮大,这种把产品看成生命体,在上面进行“增、减、改、变”,传统的组织很难做到,因为过去在工业时代思维指导下开发出的产品,它本身不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很死板,很僵硬,没有弹性,更不是一个可以自我成长的生命体。

所以,一旦市场变动,一旦滞销,就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造成很多传统产品失败的一个原因是,它的研发者、制造者和销售者没有随时随地地和客户一起进化。但是通过内部的项目化和社会网络的社群方式,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现实中成功的例子除了小米手机,还有韩都衣舍。韩都衣舍大概有200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决定各自品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每个小组的自我决策,来自于外部的大群,所谓的熟客或粉丝,他们在后面支撑着每个小组的产品选择,他们兼任小组的市场调研员,需求测试员,他们把传统的经营变得社会化、公众化。

这些第一手的市场资料,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反馈,通过大公司的传统经营方式是很难得到的,就即便得到了也很难立即转化为整个企业的创新活动,道理很简单,小船掉头快,大船难掉头嘛。那么小船小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这里最基本的一个工作细胞就是项目小组。创业公司架构这种混序的项目化组织,就是让组织内每一个活跃的细胞,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生命力,通过滚动式或裂变式的发展迅速做大。

5、设置职能+项目的混序结构

创业型公司首先要做成多项目团队的基本结构,内部按一个一个项目去经营管理。但也不能完全是项目制,因为这里还要考虑另外一面,就是基本的组织架构设置。我们强调要少设置部门,不是说不设置部门,不能把整个公司变成一个大项目

创业型公司要激发大家的创意,让所有员工接触到客户,然后快速地协作,是需要减少流程,减少层级,但要注意还需要有一个内部底线的控制和边界的确定。只要你是一个公司,哪怕只有两三个人,内部也要约法三章,要不然大家各行其是。尤其在创业型公司,都是人才济济,大家在各自领域都是高手,凑在一起,合作的技能和情商就很重要。

合伙人对公司发展有各自的理解,对于产品有各自的偏好,对客户的需求有各自的判断。公司到底往哪个方向走,容易众说纷纭。而公司要正常运转,必须迅速地确定正确的方向,因此还要具备快速的决策机制和有底线的内控机制。如何筹集资源、分配资源、协调资源,最后权衡资源的使用效率,哪怕是再小的公司都无法避免这些问题

因此一个组织中,一个是与人相关的部门,一个是与钱相关的部门,这两个部门的设置还是应该采用固定的职能式。比如说人力资源,无论创业公司多小,都要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做这个事情。

财务人员也要相对固定,财务的流程和规章也必须是严谨的、清晰的,而且要严格执行。一个人既任财务会计又兼出纳,既碰钱,又自己记账,这不符合财务公开透明和利益规避的原则,时间长了,信任危机就有可能产生。有时候说得清楚,有时候说不清楚,就算道德再高尚,也有可能存在工作失误。创业公司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考验人性,而应该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所以,要设置专人做财务工作,要设置专人做HR工作,这两个岗位是最基本的。此外可以根据企业的类型最多再加一两个岗位。比如在供应链方面有一个人负责,在客户方面有一个人负责,或者研发可以设置一个人专门负责。有些创业公司的领域比较专业,比如医药研发,那么部门可以设置得相对多一些。如果是互联网创业的公司,基本就是两三个部门。

内部控制和项目平台,这两者的关系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设置两三个部门,两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是领导,其他人就是干活的?不是这样。虽然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在做专职工作,他们也是双重角色,他们本身也要参与各种项目,也是各种项目的成员。这与我们一开始说的多重角色并不矛盾。

内部控制是为了避免不规范,不规范是各种问题的温床。大公司为什么有流程控制,也不是为了控制而控制,而是出了好多问题。大公司的解决之道就是出了一个问题,设置一个关卡,避免问题再度发生。大公司的流程化、大企业病,没有一个企业会主动向往,但这都是在发展中不得已的结果。

链条太长、部门太多、行业太广、地域太大、专业分工太细……大公司的官僚结构也是一层一层、一年一年垒上去的。创业型公司一上来,还没有长大,就垒成金字塔型,这就是找死。因此创业型企业在胚胎里面就要形成混序的结构,这边是运行的项目,那边有两三个内控和资源支持的部门,这样既能有效开展工作,也能减少内部混乱,企业也有清晰的边界。

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把这种混序思想融入到组织架构中,当它发展壮大以后,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符合不同阶段发展要求的调整就可以了。部门可以增加一些,但是项目组织要保留。项目扩展再多,也是在这个机制内运行,这就避免了先建好一个金字塔,再进行组织转型,那样代价太大。在创业伊始就吸纳混序的思想,公司变大了以后,不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就可以进行自我进化,自我改革。

不论扩张有多快,也不用担心组织结构会制约公司的发展。韩都衣舍从一开始就推行项目制,3人组成一个小组,让它能够非常快地复制自己的业务,从20个小组,一下子复制到200多个。因为项目化是一个平台,上面运行若干个项目都可以。项目多了以后,固然会增加多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但是多项目可以通过分类分级来管理,变成一个个的项目群、项目集,这个道理跟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相通的。

项目可以分裂,变成更多的项目,也可以合并,就像芬尼克斯裂变式组织一样,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这种变化不是靠领导的指示,而是依据项目自身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无论是分裂还是合并,始终与环境高度互动与配合。有了项目化这个平台以后,企业的创新就能像病毒一样,快速地分裂,不断地进化。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要收缩,要合并,也不怕。

这种伸缩的延展性来自于项目的灵活性,而且成本压力也不大。因为项目本身有很强的弹性,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完全把一个人招致麾下,可以通过社会项目联合创新的方式把外部的人才链接起来。

社会上有很多自组织、自由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但他们可以为任何一家公司工作。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很容易把他们链接到企业里来。企业甚至可以不用雇很多人,也仍然能够完成很多项目。

这是互联网时代做事的一种基本方式,最大化地利用了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好处,让那些自我雇佣的专业人士在家里为你的企业服务,而你不用像传统企业那样负担他们的五险一金和未来的退休。最关键的是,人年纪大了思想难免老化,当初的专家在公司里待了十几二十年,公司要是有什么创新,他们反而可能成为最保守的阻碍力量。

但是通过混序的方式,让年轻人冲在前面做项目,让老功臣们出钱当股东,这就解决了企业中新人老人新陈代谢的问题,减少了组织老化的问题。通过内部的项目PK和内部的VC投资,让企业保持年轻态,轻装上阵,这样就构建了一种能够自我进化、自我适应的内部敏捷创业的生态型组织。因为项目化组织的自我更新换代特别快,这就是混序的项目化组织在迎接互联网时代残酷竞争的最大优势。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李文
来源:MIC营销与创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