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级电视销量的节节攀升,业界对乐视生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企业开始重视生态,并积极向乐视的理念和模式靠拢,这无疑是对乐视生态最直接的肯定。

以创维为例,这家老牌厂商已经充分意识到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旗下的酷开品牌于6月15日宣布将向创维中高端电视机的购买者赠送内容,同时,创维集团董事副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还透露,创维已定下新战略,将首次涉足内容制作。

 

从创维的举动来看,很明显,它已经开始放下身段学内容生态了,不过,为了强调自己和乐视的区别,刘棠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批驳了“硬件免费”说,在他看来,“内容是硬件的附加价值,硬件是内容的载体,两者是强相关的。有人说‘硬件免费’,这是混淆视听。”明眼人一看便知,刘棠枝的观点明摆着针对乐视。那么,这种观点能否站得住脚呢?对于创维的新举措,乐视是否需要提防?

纠结“硬件免费”和“内容免费”毫无意义

在之前乐视推出了“414硬件免费日”,大获成功。硬件免费的本质为买会员送硬件,如此说来,在乐视的观念中,内容与服务扮演的角色或许比硬件更为重要,硬件只是呈现内容与服务的平台而已。这对传统消费观念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刷新,但相比之下,乐视推行硬件免费对行业的冲击更大,这使得绝大多数厂商很难应对。

 

传统电视企业的商业模式为靠硬件赚钱,由于消费者对电视产品的硬件配置、制造成本知之甚少,所以,这导致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消费者在选购时,潜意识里认为价格高、牌子好的产品就一定好,这是“博傻”消费的重要表现,而乐视的做法,就是通过硬件免费改变这种博傻消费。

创维所执行的是买硬件送内容,严格说来,这和乐视的硬件免费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消费者而言,只需要花一份钱就可以获得硬件和内容。所以,其实创维也是在模仿乐视走生态路线,而且,其中至少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这家传统厂商已经意识到了两点,第一,内容对硬件的价值将越来越重要,没有内容为依托的硬件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第二,以硬件为平台做深入运营才会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单纯靠卖硬件获利已经是过去时。

所以,本质上来说,刘棠枝还是不希望“逆历史潮流而动”,虽然嘴上不承认,但这无法掩盖创维成乐视门徒的事实。

模仿者难以实现超越,乐视三大利器是关键

其实,除了创维之外,业界的小米一直也视乐视为榜样,试图通过模仿赶超乐视,但事实证明是徒劳,相信创维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模仿者很难对乐视实现超越呢?根本原因在于,凭借强大的生态体系,乐视打造了竞争对手完全不具备的三大利器------商业模式、定价模式、大屏运营价值。

众所周知,乐视的生态体系早已经不是新概念,它由“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几个部分组成,通过生态化反为用户创造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同时也为乐视树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生态盈利模式。比如乐视超级电视背后就有一个覆盖全球的乐视云,一个实力不菲的乐视商城,一个遍布全国的LePar,还包括乐视体育、乐视金融、乐视儿童、乐视视频、乐视影业等等,它们都可以为超级电视输送价值,这样一个架构可谓全球唯一,可复制性几乎为零。


基于这种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乐视才能不断的拉低硬件价格,以全新的定价模式冲击市场。以前乐视执行的是BOM成本定价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大幅拉低智能电视的定价,在去年9月,乐视又推出了可低于量产成本定价的模式,加上前不久乐视的“硬件免费日”,毫不夸张的说,乐视正在不断挑战行业底线。这种定价模式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是超级电视的销量的激增------根据奥维云网5月17日发布的数据,乐视超级电视4月销量达71万台,在全国电视整体销量中占比高达19%,为全行业全渠道销量第一,这意味着超级电视3年走完了传统电视30年的历程,堪称电视行业的一大神话。

再来说说大屏运营价值,乐视智能终端研究院数据显示,超级电视日均CV已连续一周破亿,超越乐视PC端、移动端、M站成为乐视第一大流量终端平台,这将加快乐视的大屏商业化步伐。另外,乐视智能终端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4月,乐视大屏影视会员规模持续扩大,比例从7.1%增长至14.3%;无论是乐视音乐,还是大屏游戏,用户规模都保持着迅猛的增长。据悉,超级电视还将基于CP2C3.0打造完美O2O体验服务平台,解决传统020概念难题,打破自有与第三方平台、线上与线下渠道互搏。由此不难看出,超级电视的大屏运营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其商业体量也在不断壮大。

总的来说,创维放下身段向乐视取经是明智的选择,在电视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过对乐视而言,有三大利器为杀手锏,对于竞争对手的穷追猛打,也完全不必在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