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汹涌来袭,传统企业生出了浓浓的危机感。

互联网发展到今,其趋势和转型的必然性,毋庸置疑,但为什么许多企业却纷纷折戟在转型路上呢?面对互联网,传统企业该如何迎接?

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你真的懂吗?

互联网+现在真的是老生常谈了,书店里一大摞的书在卖,互联网+、工业4.0、O2O,人人都在说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结合,不就是弄个APP、弄个公众号吗?说的好像谁不知道一样。

不然。互联网有互联网自身的思维方式,也有自身二十年来已趋向成熟的运作机制,甚至于一个和传统企业格格不入的文化差异。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一个就像20出头的摇滚青年,一个就像睿智淡定的老者。试想,如果一个70岁年纪的老人,你给他一身新装,甚至将他的身体唤回20岁的模样。然后跟他说,去吧,上台,唱摇滚。能行吗?

可是老者又说了:“我是公司的管理者,公司大部分产业链还是传统的、线下的,我总不能换个2、30的年轻人领导企业啊,那不是把企业往阴沟里带嘛。”老者说的不无道理,而这两者间总归会有一个平衡点。关于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思维碰撞的平衡点即是:独立的部门、独立的决策、独立的经济。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在追《少帅》,其中有一段,是讲张作霖在直奉战争失败后痛定思痛、整军经武做的几件事。

第一便是成立独立的部门:东三省陆军整理处,第二是取消师制,改为旅制。第三便是军需独立。这是我国军事史上很用心的一步尝试,后来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的大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做个APP ≠ 互联网研发

如今中国企业家也逐渐重视研发,无论国企还是私企的老板,很多都会谈自主研发,但真到去做的时候,会觉得如今经济不景气,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便缓缓吧。或者财大气粗的老板会把钱给外包,说“做个APP”。这是互联网+的研发吗?不是。

互联网+研发,有一套互联网思维下的线上运作方式。它可能用不了几个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但其方式却与传统科技截然不同。传统科技的研发是什么?是高精尖的人才、仪器,做出一个“所有方面都合格,某一方面突出”的产品,这是传统科技的规则。甚至于手机这样的产业,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一部能卖的好的手机,在产品本身的研发上大多是:没有槽点、有一亮点。

而线上并不是这样的运作规则。我们前面讲过,蒙牛14年推出了云端牧场,有目共睹,大获成功。而就在随后不久,我一个朋友也做了个产品,是什么呢?与蒙牛类似,他做的是在白酒上打二维码,一扫就能出现产源地、日期之类,后来?后来他转行去卖空调了。

为什么?为什么几乎同样的产品,一个能大获成功,而我朋友当时屡屡跟我发牢骚说他的二维码没人用?

互联网市场的云雾效应,以及互联网产品的争分夺秒。

互联网的市场看不见具体受众,很多人在做二维码、APP时也并没有切切实实的想清楚:有没有人会用,为什么用?所以互联网产业本身做产品,并不具有参比。不是说依样画葫芦就能卖的出去。在线下可能一个葫芦卖的非常好,你做个跟他差不多的葫芦,再比他用的材料好点、价格低点,宣传一到位,就能比他卖的多。再不济也销得出去。在线上,你可能一个都卖不出去。

好吧,你卖出去了?那也很快就卖不出去了。为什么这么说?你把葫芦挂网上卖了,便宜又实惠。而互联网市场是个极其纷杂高速的市场,他不像楼下的超市,楼下的出了新东西,卖的很好,三条街以外的超市可能过很久才知道这消息,然后才考虑上架这款产品。而互联网产品,今天你把你的产品,你的idea都放网上了,喜滋滋的睡觉了。睡醒一觉就发现网上全是你这样卖葫芦的了。

线上的研发,首先是摸清受众面,其次是针对特定受众面的特定研发,针对特定受众面的特定宣传。以及不断的快速、重复、更新研发过程。

转型,是融合之术

有了特定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行动标准的独立部门,再加以互联网化的快速重复研发。似乎前途就一片光明了。

并不是。我们回头说说《少帅》,张作霖整军经武后,新军焕然一新。战斗力提高、装备先进、思想前卫,张作霖1922年整军,1925年郭松龄领导的新军就反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比你强壮,而你听不进我的意见,我就不跟你了,还要回头打张作霖。

是的,我们成立了独立的互联网部门,互联网人的做事风格、待人接物,在传统的企业里简直格格不入两方碰撞,传统部门说互联网部门松散、浮夸,做事没有正形。互联网部门取得一定成绩后又会说传统部门老土、守旧、办事效率低。企业俨然成了两个头行走的怪物。一个说向左,一个说向右。

企业可以有两只脚也应该有两只手,但只能有一个头。这个头便是企业的领导层。左手在左边,右手在右边,不能说我跟左手混的好,头就天天歪在左边。头一直是在中间的,不偏不倚。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部门逐渐崛起的时日,领导层也应该与此同时吸收。吸收什么呢?吸收互联网的血液,与自身融合。这不止于领导层自身的学习、进取,也包括肯定传统部门地位及经验的互联网人加入领导层。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