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选手坐滴滴被挑断手筋,专车安全问题难解在哪里?

两天前,电竞选手马玺清在乘坐滴滴快车时和司机发生争执,被司机挑断了左手手筋。让大家感到害怕的是,这次滴滴专车“出事”离上次发生在深圳的女教师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害事件才过去一个月。

这次出事的过程跟上次还很像,也是假冒他人身份接活的司机搞出的事。

根据俱乐部和滴滴方面给出的信息,6月3日晚,马玺清通过滴滴出行App叫了一辆快车,从长沙市中医医院前往黄花机场。而来接他的车与App上面显示的车辆牌照并不一致,但马玺清还是上车了。后经滴滴方面检查发现,李某系私下借用他人司机帐号和自己车辆接单。

途中马玺清和司机李勇就是否接其他拼车乘客发生争执,李勇用刀具砍伤马玺清,造成其背部一处长达50公分的伤口,左手两条手筋被挑断,司机在砍人后逃离现场。根据媒体报道,6月4日下午,嫌疑人李某迫于压力已投案自首并被刑拘。出事后,滴滴的表现还是很好的,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专门派人去医院看望伤者,并垫付了相关医疗费,同时承诺配合警方积极进行调查,并且对涉事司机因为乱借号的问题,进行永远封号处理,虽然滴滴专车管理平台反映迅速,但是事件反映出的问题并不能被掩盖掉。

在分享经济的模式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安全问题。不止中国,专车在全世界都爱出事。举例来说吧,一份Uber关于“强奸”和“性侵”的数据曾引起关注。3月7日,Uber表示其在2012年12月到2015年8月之间,共收到5起强奸和不到170起性侵案件。强奸案件发生率为九百万分之一,性侵案件发生的几率为三百三十万分之一。此前,BuzzFeed发布了Uber前客服代表对其提供的截屏数据。该结果显示,在Uber客服平台上使用“性侵”字眼进行搜索,共出现6160个相关结果。使用“攻击”字眼查询,出现3529个结果。具体的案例包括,当地时间今年2月20日,美国密歇根州发生驾车随机枪击事件,导致6人死亡,另有2人严重受伤。犯罪嫌疑人中的一人为Uber司机,在杀戮期间仍有接单载客;2014年12月印度一位Uber司机被指控强奸女乘客。

司机准入资格审查不严是造成专车安全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今年3月底,据深圳公安部门排查,经深圳公安部门初步排查,深圳网约车驾驶员群体中发现有吸毒前科人员计有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今年广州市交通执法部门通报,今年执法查获的118名专车(网约车)司机,发现其中6%的司机有治安处罚和犯罪记录。

相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专车司机准入还是太松了,即使美国也是如此。在美国,外界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公共交通公司对于司机进行的背景调查,专车平台不但没有领先之处,反而更加粗糙,比如Uber并没有采集司机的指纹,而美国的许多出租车公司却有。

我们想说的是,专车安全问题其实和分享经济模式本身相对松散的平台模式有关。简单来说,平台只是信息的发布方,和司机之间并没有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司机在接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平台责任,平台需要做的是证明自己为乘客安全保障已经做出努力。

面对安全难题,目前专车企业都勒紧了脑袋想办法加强监管或诉诸技术手段等来着手解决——比如在印度,Uber测试一款紧急按钮让乘客在紧急状况出现时呼救;在中国,在面对人车不符的问题上,今年4月,Uber将“人像识别”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司机端审核中,目前支持照片比对审核;滴滴方面也对媒体表示,新的安全措施不久后会陆续上线——但是,专车安全问题还是在那,并没真正解决。这里面的一个悖论是,即使资格审查再严,如果一个人没有犯罪记录,那任何一项背景审查都无法对他的未来做出判断——对乘客们来说,不确定的风险恰恰是最大的风险。

版权: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