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给你指一条专业级的涅磐之路,告诉你事半功倍的秘诀。

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始撰写时间管理话题以来,美国人对这类文章一直都很买账。但是,“时间管理”建议在近些年价值倍增,因为按劳而非按时衡量价值的劳动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也是为什么Lifehacker网站和《尽管去做》(Getting Things Done)的作者大卫·爱伦(David Allen)等效率大师备受追捧的原因。

今年又有两本此类新书问世,和节食减肥类书籍一样,我们不禁要问:除了分清缓急、不做电邮的奴隶,和尽可能集中精力之外,还有什么新东西可写?但鉴于人们对提高效率这类建议的兴趣无穷无尽,新意就不再成问题了。俗话说得好,没人会嫌自己太苗条或太有钱,现在可以再加上一句:“没人会嫌自己效率太高”。

20多岁的加拿大青年克里斯·贝利(Chris Bailey)是“效率”方面的专家。自从少年时读了《尽管去做》一书,他就痴迷于寻找各种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的方法。大学毕业后,他拒绝了两个工作机会,花了一年的时间实践并用博客记录各种提高效率的“旁门左道”。他在网上发布了各种高效特技,包括仅用一周看完296个TED演讲等。他也凭眼球经济获利颇丰,并拿到了出版一本书的合同。

贝利写的这本书就是《效率工程》(The Productivity Project)。我们应该感谢他亲身实践的一系列增效窍门。

640.webp (3)

《效率工程》(The Productivity Project)克里斯·贝利,Crown Business出版社  2016年

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将自己使用iPhone的时间限制在每天1个小时(智能手机是现代社会中令人分心的“罪魁祸首”)。而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交替工作90个小时/周和20小时/周,并详细记录有效工作时间占上网等闲逛时间的比例。贝利发现,更长的工作时间会让效率变低,而缩短工作时间则会激励自己先做更重要的事。

他发现在即很大比例的时间都浪费在电子邮件上,于是每周只查看3次电邮。(他另外罗列出了少许几个可能急需他帮助的电邮名单,每天仅查看这些邮件。)为减少花在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时间,他尝试减少洗澡次数并仅靠代餐饮料Soylent为生。为创造出一个完全没有干扰的环境,他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生活工作了10天,不与任何人接触。在另一段时间内,他每天仅睡3小时。

营销“那些年我做了某些疯狂事”概念的书籍经常让人感到注水、大呼上当。我觉得贝利的书也没必要那么厚。讽刺的是,在读到书中不要总是玩手机的建议时,我发现自己正在玩手机。但好在贝利并没有过多描述他自己的效率实验,而是花了很多笔墨进行翔实研究并给出了合理建议。

关于拖延症的部分尤其有借鉴意义(当任务太无聊、太难或缺乏意义时,人们最容易拖延)。关于为何专注、精力管理与时间管理同样重要的讨论也很有启发。“可能我从效率实验中的最大收获就是,”贝利在书中写道,“你一定要清楚高效的目标,以及明白你为什么希望更高效”。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是另一位时间管理翘楚:他白天的工作是 《纽约时报》记者,并得过普利策奖;在夜间他著书立说。(在进军新闻业之前,他拿到了MBA学位并在私募股权工作过。)他的新书《更聪明、更快、更好》(Smarter Faster Better)和他上一本著作《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一样,为说明自己观点,迅速在不同场景间跳跃——海军陆战队集中训练营、养老院、谷歌的HR运营、周六夜现场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常令人想起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好像能推着你往前走——杜希格也具有让你爱不释卷的能力。

640.webp (1)

《更聪明、更快、更好》(Smarter Faster Better)查尔斯·杜希格,企鹅兰登书屋  2016年

杜希格从广义上定义效率,研究了诸如动力、目标设定、决策以及促进团队表现等题材。他援引的一些研究是《哈佛商业评论》读者比较熟悉的,但添加了一些新鲜元素的故事,诸如成为专业扑克牌冠军的博士,自动驾驶仪如何让法航免遭致命空难,增强了该书的趣味性。

《更聪明、更快、更好》前后的连贯性不如杜希格其他的书那么好:缺乏核心观点,而且某些章节和个人效率间的关联也比较薄弱。但我们依旧可以说,该书给高管提供了提高效率的指引——相较于个人如何提高效率而言,该书更关注能够提高员工整体工作效率的组织原则和体系。

对我们很多人而言,效率不再是一个系统问题,而是每时每刻的纠结:我应该看一眼微信还是工作,哪怕工作真的无聊、无意义或者太难?除了寻找这些奇技淫巧之外,或许值得我们一问的是:如果真的很难提高效率,那么你是否做了对的事?另外须注意的是,提高效率的目标不应该让你变成超级机器人,对更多的工作永远来者不拒。实际上,真正的目标应该是让你能更快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奔向外面的世界,享受真正的人生。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2016年4月《“效率小黄文”  的新意》(Still Trying to Get More Done)。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丹尼尔·麦金 |文 丹尼尔·麦金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高级编辑。 刘铮筝 |译 时青靖 |校 万艳 |编辑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