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绝对是近代人类文明史上最该被载入史册的热词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席卷了这个国家。在创业大潮中,大学生这个群体,一直游走在“大众”范畴的边缘地带,并没有被创投圈完全接纳。

初出校门,豪情万丈,本想立军功,建伟业,奈何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大家:娃娃们啊,你们too young too simple,还是别出来创业的好。

究其原因,反对大学生创业的无非如下: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没钱没经验没眼界没社会资源,抗风险能力低,抗压能力差,而创业偏偏又是九死一生,刀头舔血的勾当,没资金难启动,没团队难运转,没用户会懵逼,总之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而在这些人尽皆知的难题面前,大学生有什么?空有一腔激情和好高骛远的梦想?可惜这些东西,并不能为他们的战斗力充值。

得承认这些都是弊端,但是难道“成功创业=钱+经验+眼界+…”么?这些东西就是成功创业的充分必要条件么?

恐怕答案并不见得如此。

曾经见过一个创业者,大学内读了将近两千本书,做过的兼职不计其数,毕业之后,参加了一档大学生创业节目,拿到第一笔投资基金后,立马组建了一个地推团队,赶上了互联网的地推热潮,顺利掘到了第一桶金。而后又随着市场节奏,不断调整战略,现在已发展到二十多人的团队,也融到了B轮。去年,掏出所有积蓄,在望京拍下了他人生第一套房,而且是一~次~付~清!

看似又褒出了一碗励志鸡汤,可是创业三年,这哥们几乎没有过假期,天天饮了鸡血似的奋战,也曾碰上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急得头发都快白了,最后团队开会商议,留下来的不拿工资继续干,就这样硬生生的熬了半年,才步入正轨。

其实创业给他带来的不只是金钱,见地,圈子,格局,心态完完全全不一样了。他的一众朋友还在苦苦挣扎在房奴,车奴,孩奴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指点江山,谈未来的市场趋势,谈下一个能让猪起飞的风口。

你有可能说,更多的创业不是终归以失败告终的么?确实!但关键看你怎么衡量这个“失败”的意义。创业的意义难道就仅仅在于失败和成功?

我曾笑称我司是“创业失败者集结地”。别乱引申啊,这并没什么寓意。是因为我司是一个以90后居多的团队,你转一圈下来,就会扒出每个部门都有一两个“曾经创业失败者”,而更离奇的是,很多同仁都是因为来我司路演过程中,被大BOSS相中留下来而托以重任。

观察这部分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常用句式:“幸亏我当年创过业”。因为曾运作过项目,经历过挫折,他们在团队中的作用很明显。

首先,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实践才能出真知,即使创业才两年半载,可其中经过的历练恐怕是你空坐在办公室里十年的积累也未必能赶上的?

其次,目的性强,有韧性。在处理事情时,他们往往能很清晰的明白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当你还在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未来要走何样的路的时候,别人已经一路狂奔了。而且,他们更能懂得如何平衡一个团队的关系,一个没有凝聚力,各自成散沙的团队一定不能打仗。

如果用失败来形容他们,他们到底输了啥?与那些过早进入体制,梦想和棱角早已被磨平的人相比,唯一“算输”的可能是比他们多吃了几年的苦,少睡了点觉,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还有很多声音质疑大学生创业,质疑他们不懂商机。可是在互联网时代,认知就是用来被颠覆的。有一次参会,听见一个做TMT的投资人拍着后脑门和他的同伴说:“番”是什么东西?表示当时就笑场了。二次元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纵然很多人嗅到商机来了,那么你认为一个连这类人群交流符号都不懂的三四十岁的创业者与常期浸润在二次元世界的大学生相比,谁才是敲开这块市场的大门更有优势的人?

任何事情都不能被偏面而浅显的理解;任何事情的价值也不会是单一指向的;世上既不存在“对与错”的二元对立式的答案;也不存在立竿见影的唯一价值;我们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在生命彻底终止之前,没人有资格做出答案。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