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洗礼,即所谓的转型,这场洗礼过后中国企业将彻底焕然一新,以一种崭新的形态出现在市场中——生态型企业。生态型企业并非新鲜事物,国外企业中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英特尔、迪斯尼、高通等,国内企业中BAT、海尔、小米等都是生态型企业,在全球市值top10中,生态型企业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它生态型企业也正在迅速崛起,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催生更多的生态型企业,届时大生态企业内有小生态企业,小生态企业有更小的生态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交换在生态企业之间进行,市场也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可以说生态型企业时代即将到来。

 

何谓生态型企业?

何谓生态(型)企业?生态型企业是一种能够具有高度灵活,能够自我更新、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的企业组织。

 

为何是生态型企业?传统企业多数是精英价值形态的企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是精英价值形态都将摆脱不了“大企业病”的顽疾,“大企业病”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内部消耗严重,二是协同效率低下,三是市场反应迟缓,市场变化越频繁,“大企业病”症状越突出,因此“大企业病”与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特征相背离,导致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危机,出现“不转型等死,盲目转型找死”的事实,市场持续变化将迫使更多的企业向生态型企业转变。

 

生态型企业成功的克服了“大企业病”的三大症状,高度灵活是因为企业能够依据市场变化迅速改变企业规模,做到能大能小,即时响应;自我更新源自于生态型企业出现了内部市场,通过建立市场规则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并降低内部价值消耗;新陈代谢在于能够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排除内部“垃圾”,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高度灵活、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构成了生态型企业的三大特征。

 

平台化战略的必然结果

当市场变化不明显时,企业竞争法则是“做大做强”,的确“做大”之后可以“变强”,因此集团化发展是早期企业的必由之路。然而一旦市场频繁变化时,就会出现“船大难掉头”“大而不强”,今天的集团企业正处于这个尴尬境地。

 

企业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从小到大,最后发现开始有些不堪重负,如何才能做到“大而强”?只有进化为生态型企业才能实现。互联网时代,集团企业多数将选择平台化战略,而平台化战略将是生态型企业的前奏,集团企业进化成为生态型企业是市场适者生存作用的结果。

 

传统的集团企业中“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都是“大企业病”的表现,任何管控措施都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因为这两种矛盾是精英价值形态组织的必然产物,集团企业只有转变为生态型企业才能有效克服,因为生态型企业内部没有了母子关系,子子关系转变为角色关系。集团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生态型企业,尤其是实施平台化战略的集团企业最终必然走向生态型企业。

 

小规模企业则将进化为小型生态企业,只不过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不再是企业组织,而是一个个团队,是团队的生态系统。

 

兼并重组培育生态型企业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行业内以及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速度加快,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有形之手”,还是市场变化的“无形之手”都在推动,如果说兼并重组之后形成传统的集团企业,那么无非又将重走老路,老路走不通自然变成死路,要想避免重蹈覆辙,生态型企业将是不二的选择,这也将培育出大量的生态型企业。

 

具备条件的集团企业,通过建立生态系统,把重组企业纳入生态系统中,放弃传统的母子公司关系,建立一种平等的角色关系,让每个重组企业扮演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此时生态型企业将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法则,例如正在西方流行的合弄制(Holacracy),让所有重组企业找到各自的角色定位,能够在生态企业中发挥自身优势,并在生态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价值循环。

 

供应链竞争催生生态型企业

如果说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竞争,那么供应链竞争也将催生生态型企业。只有生态型企业才能把供应链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供应链的最大优势。如今供应链竞争越来越明显,为生态型企业创造了条件。

 

在市场中,供应链也是产业链,生态型企业将是一种产业企业,将覆盖整个产业链,建立生态企业的本质其实是建立产业链,只不过并非简单的产业链,而一种产业群落,因此生态型企业最终将发展成为产业生态圈,如今的生态企业体量均相当惊人。未来随着人类价值创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出现更多的巨型生态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具有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方能不至于臃肿、僵化,同时又能体现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作者曾提出过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竞争战略:平台化战略、“锚”战略、价值领先战略,其中采取平台化战略的企业将演变为生态型企业,采取价值领先战略的企业将演变为生态企业中的构成企业,“锚”战略则既可以演化为生态型企业,也可以演化为构成企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