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个人的阅读有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小学初中的时候,有正规教育带来的阅读,比如语文学习在课堂上引领的阅读,说实话,现在根本没有印象,还有那些背诵经典诗词之类的,现在的我倾向于把这些看作消磨时间的方式,并没有带太多的知识和乐趣;那时候也很沉迷于小说,记得最初的一部小说就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16开的书,泛黄的扉页,还只是连载的一个章节,我看得津津有味。那时候喜欢的是有趣的事物,阅读确实能打开一扇窗户,增长知识,但我对于纯粹的历史不感兴趣,味同嚼蜡。现在也还偶尔翻一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这中间并没有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但也了解到了不少有趣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的故事,这让我偶尔能有些谈资,这个过程也消磨掉时间,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愉悦起来。

这样的阅读习惯一直持续到大学,只是小说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因为现实的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功利性的学习,比如考研、计算机资格、英语等级等逐步提上日程,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处身社会工作之后,阅读主要是为工作服务的。特别是到了阿朗(前阿尔卡特)工作的那几年时间里面,有很多的技术手册可以去学习,各种类型的设备,各有不同的技术手册,动辄百页甚至千页,这些手册当然不是拿来背诵和记忆的,多数都是拿来查询的。然而要吃透他们的体系,也需要将重要的部分消化掉。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是,这种阅读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现实工作中找到完美的对应,因此,对事物的认知可以不断通过实践反馈加以验证,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改进过程。个人能够创造和把握的机会越多,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反馈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有可能创建自己的经验体系。

这时候的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查询两个阶段,初级学习主要是要掌握一个基本的常识,常识的底限就是不要犯错误,不可以造成重大的事故,导致客户和公司的巨大损失,因此而影响个人的晋升和发展。常识也可以做到多多益善,然而这并不是最高效率的学习,三分理论加七分实践,这是我一直以来认为极有必要保持的比例。高级阶段对于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完备的认知,非常清楚遇到的问题属于哪个分支,也就能够进行相关的查询,深入到某个主题和模块下去学习、研究。这多少带有一丝研究型学习的色彩,但主观意识上并不明显。

商学院的学习因为目标明确动力充足,同时也因为经历了企业中的学习,再加上一直希望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所以整个过程与之前的学校教育不同。开始的那个阶段也同样是初级学习,围绕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我会主动去寻找一些相关的书籍,经过挑选后的经典书籍必须在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内完成。全盘学习是很难达成这个目标的,走马观花但又必须抓住精华,这就是通过思维导图(或者说画图)的形式去勾勒一本书的关键。

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书根本没有办法用逻辑思考来勾画它们,很多案例书都是如此,但相比之下,国外专家的著作条理清晰,对于我构建商业理论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一些思考,需要去梳理书中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是蜿蜒而下,特别是涉及到专业课程的学习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地向下突破。借助图书馆的书,可以将某个细分领域主题的好书一网打尽,然后相互对比学习,其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也就一目了然。这或是主题学习,研究型学习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它非常适合初级阶段聚集海量知识和案例的情况,这时候自身又缺少素材和理论框架,缺少分辨力和洞察力。

最近开始规划出自己的安静时间(每次约两小时),可以在这个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阅读学习、思考写作。这种方法对抗以前的懒散和拖延非常有效,所以能够得以有时间来回顾和思考之前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完善这种方法。最近阅读到的一本书《索取与付出》,起初觉得重要,下定决心要做它的思维导图,还要将它完全吸收。

因为要最大化这本书的收益,所以在阅读完成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面,一直在重新思考这本书的重要的收获。寻求收获的一种方法是思考这本书的逻辑体系,同时思考每一个章节中的重要的框架、主题、问题、结论、关键词。思考的过程可以是散乱的,也可以是框架式的,这是温故而知新的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只是针对书中内容自身,这是吃透一本书的体现;如果这个过程是沿着这些关键点来思考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情况,这是运用一本书的体现。

于此同时,我也在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我在哈佛学到的人脉课》、《重定义战略》等书籍,这些书籍与《索取与付出》相比并没有很高的地位,利用安静时间快速阅读之后,对书籍的纲要做了勾画,将最关键的框架、主题、案例、结论、关键词等做了电子化备案,如果有一些心得感想,就写在一起,然后存档等候调用。

如何吃透一本书?

《索取与付出》的第二章的心得体会笔记写得非常辛苦,书本更多的是案例,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作者的思考框架去梳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已经在做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时候完成了。而现在我想做的是,思考这些核心要素不合逻辑的地方,有缺陷的地方,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MBA读书的时候,我常常想将战略管理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来,因此而花费了很多的额时间去构架、思考、对接,最终发现漏洞太多,那些思考也确实非常有益,但效率非常低下。我最终认为自己还没有到了一个可以创立理论体系的水平上。所以,后来给自己明确了关于学习的原则:学习、模仿理论而不是去创造理论,即便它看起来确实漏洞百出。

对于一本书,如果个人的知识水平与它相当,阅读起来比较轻松,如果个人的知识水平相差甚远,阅读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在消化吸收的时候,这种超越自身能力的情况会让学习变得痛苦不堪,而如果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文章、书籍的逻辑体系,那更具有挑战性。这样的挑战性阅读一定要有,但最好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时候,什么时候算是比较充分了呢?至少要在这个领域有了非常多的阅历、积累、思考,可以找得到相应的事例去解读和表述自己的想法。

如何运用一本书?

当时阅读的体会和现在(读完之后的一个月)的体会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没有再去看书,而是回顾思维导图和笔记,根据记录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重新思考对于自己的意义。后面算是找到了一些方法。围绕关键词去思考,挖掘自己的经历。回顾自己的做法,这种方法能够让自己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框架下面去看待自己的经历,并且找到可能的改进的方法,优化的环节。

运用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或许常常给它增加一个前提:吃透一本书。事实上并没有这种必然的联系,如果能够把这本书的框架用来回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就等于我们有了一个数据挖掘的模式;即便没有一个框架,围绕一些主题、问题、结论、关键词去思考自身的经历和体会,这个过程也能挖掘出很多以前没有去思考,只知道去无意识的行动的背景。

通过运用一本书中的关键内容,可以获得更多体验,有了这些体验之后,重新来再来思考和挖掘的时候,会有更高一个层次、更深一个层次的收获。在不同的层级上去思考,去发现,去完善,从而能够得到更大更多的收获。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