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父母便更加关注儿童自尊心的培养。他们认为高自尊是决定人一生成功、健康和幸福的关键。家长告诉孩子相信自己与别人不同来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但不幸的是,有证据表明同时期的西方青少年已经变得非常自恋。结论似乎显而易见:过多培养儿童的自尊心会让他们成为自恋狂。

我和同事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此说法进行了反驳。通过阅读研究文献,我们得出自恋和自尊的关系与所传授的传统观念截然不同。数据表明它们之间关系非常微弱。自恋的人自尊感很差,而高自尊感也并不意味着会自恋。自恋的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理应拥有特权并渴望被人羡慕。他们想象着如果整个世界围着自己转,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但当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他们会变得极具攻击性。相反,自尊心强的人虽然自我满意度高,但不会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Morris Rosenberg是在自尊心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一个世纪之前曾说过:“当谈到自尊,我们要问他是否对自己满意,也就是是否认同自我价值,而不是问他是否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

在反思加强孩子自尊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时,看清两者差异极为重要。只要我们认清自恋和自尊的界限——也就是健康的自我价值感和有害的自我优越感之间的界限—我们就能够帮助儿童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为什么一些儿童相信自己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而另一些和他们一样喜欢自己却不会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 虽然自恋和自尊一部分源于遗传,但童年生活也会对它们造成影响。 我们研究发现自恋和自尊的根源显著不同。

自恋源于父母的过度评价,这样的父母视自己的孩子为独一无二且与众不同个体。正如Sigmund Freud所描述:“过度评价的父母会将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归因为孩子自己,从来不去认真观察且对孩子的缺点避而不谈。“ 研究发现这些家长高估孩子的能力,对孩子过分要求,或者对优点过度夸赞。在他们眼中,孩子要比实际更聪明。他们要求孩子学会各种课程,有些可能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水平。他们集溢美之词赞扬孩子,甚至有时是在孩子表现不如人意之时。久而久之,这些做法就会教孩子处处唯我独尊。

换言之,父母亲善于对孩子表达喜爱之情,这种家庭的温暖会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它完全不同于对孩子的过度评价。温暖的家庭会与孩子分享欢乐,喜欢参与孩子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爱和重视。这些行为持之以恒就会教会孩子自尊自爱—不与他人做孰优孰劣的比较。

因此,自恋并非高度的自尊心所致。它有时是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有些做法实际是培养自恋的做法。 在家长培养孩子自尊心时,会直觉上告诉孩子他们独特且不同于他人---正因如此会使孩子变得自恋而缺乏自尊。

自尊主义运动在一件事情上是正确的,即培养自尊非常重要。尽管自尊并非灵丹妙药,但它可以让人感到幸福,社会和谐。而这场运动的错误在于把自尊心的培养想象的过于简单。

Managershare:自尊主义运动,是在行为主义对美国心理学界的主宰瓦解的背景下崛起的。在20世纪60年代,“自尊”不过是个心理学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影响教育界;到20世纪80年代渐渐进入公共政策领域,成为自由派的一面社会政治旗帜,形成了“自尊主义运动”。“自尊”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被简单化、庸俗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至今仍然争议不休。

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理学家通常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但恰如我们看到的,直觉并不总是最佳的养育指导,因为直觉上看似对的事情可能会养育出一个自恋的人。 我们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尊重,不去强调他们的独特性,这样在他们长大后才会喜欢自己,而不是孤芳自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Eddie Brummelman 译者 menann2012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