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善行背后,经常或者总是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这一切,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腐败的吗?

康德的一条伦理原则曾引起无数异议甚至讥讽,这位德国哲学家认为,一个行为只有在能够被认为是“无私”的前提下,才能被称为是道德的。

康德认为我们有必要区分合法行为和道德行为。前者符合法律,但并非无私,因为这种行为的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出于对处罚的恐惧;而后一种行为是出于“责任”,其动机是出于对法律的纯粹尊重。这种对于意志纯洁性的强调曾无数次地遭到质疑,这质疑既来源于哲学家的质疑天性(soupçons des philosophes),也来自质疑论的哲学家(philosophes du soupçon)。

这条原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也许我们仅仅是没有意识到,或是疏忽了那些难以启齿的深层动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行为纯洁性的声明岂不是赤裸裸的虚伪?再者说,假如一切行为真的无利可图(除了对法律的尊重,严格来讲这并不能算作个人利益),这世上还会有真正的行为可言吗?这些质疑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们有时会忘了康德曾向自己提出过同样的问题。他甚至提出了以下令人讶异的言论,使得自己的研究任务变得更加复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道德行为还从未出现过!因为任何真正意义上无私的人类行为都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为何康德依然无视这条令人绝望的假说,将无私设立为道德准则呢?

答案十分简单:因为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在于实际经验,而非抽象原则。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重申,他的道德哲学目的并非在于构建一个“新的伦理学”(再者说,此举是多么荒谬!),而是确立一些原则,帮助人们了解那些最常见的道德评判。因为道德并不存在于行为本身当中,而是存在于我们对行为所进行的判断中。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帮助他年迈的邻居采购并陪她聊天。人们会说:非常了不起!多么体贴!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此人巧妙的说服老人将自己列为她的遗产继承人。于是我们开始质疑他的殷勤是否是用来掩饰其贪婪的真正意图。

这种质疑是合理而且正确的。因为在一切道德评定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便是意图,此意图应或多或少排除对个人利益的考虑。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对政治家发表一些晦暗的评价。假如人们总是说,他们“一个比一个腐败”,那是因为我们希望看到这些政治家的行为出发点高于个人利益,高于他们的野心、对权力的渴望以及自我陶醉。我们给他们树立了一个道德标准,可是这标准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达到:我们希望他们正直,这种愿望是正常的、无可指摘且毋庸置疑的;简而言之,是纯洁的。然而,这对于一个建立于行动和决策之上,且高度曝光于媒体之中的职业而言,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我们不难发现,比起个人道德的艰难考验,人们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的厌恶似乎更能够印证康德这一原则的适当性。我们虽没有能力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却能轻易发现他人的道德不足。归根结底,恶的存在比善的存在更加明晰,这使得人们总是能够质疑,“行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那么明晰的东西”......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Pierre-Henri Tavoillot 译者 KimmyH
来源:译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