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鸿海(富士康台湾母公司)收购夏普案被搅得风气云涌。

鸿海对夏普提出的收购方案内容包括,出资6500亿日元(约合375亿人民币),纳夏普为子公司。鸿海取得夏普主控权、重建夏普事业的资金约5000亿日元。同时,1000亿日元用来购买夏普主要交易银行所持有的优先股。500亿日元,投资给与夏普共同经营的大阪市代工厂的购地资金。夏普也曾工作小组与2月15日至17日赴台湾,深入磋商收购方案。夏普预计在25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在鸿海和日本产业机构(INCJ)之间,作出最终抉择。而夏普和鸿海把29日定为鸿海收购方案的最终有效日期。

此次收购引起轰动效应无外乎,夏普这个号称为“液晶之父”,能够生产全球最好的液晶面板的公司,却将自己的液晶业务出售给一家台湾企业。这意味着日本在液晶面板占据的技术优势将拱手让出。其实在去年7月31日,就有风声传出,夏普有意分拆自己的液晶面板业务。随后,鸿海迅速跟进,去年9月,日媒称鸿海愿意以最高2000亿日元收购夏普液晶显示业务的大部分股份。

如今,伴随着重新提交的收购充足方案,这一报价却已经上升至7000亿元,这无外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插上一脚。为了避免夏普掌握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流出日本,最大股东为日本政府的半官方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计划向夏普注资3000亿日元,将夏普的液晶业务和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合并,家电则与东芝公司合并。

此举虽然成功让液晶面板的核心技术留在了日本,却也肢解了夏普,因此夏普主要往来银行也以鸿海的提案条件为主轴和夏普进行协商,一位主要往来银行的负责人更是于2月22日晚向每日新闻表示,“若最终夏普选择INCJ的话,我们(银行)就将撒手不管。”

尽管INCJ似乎不受银行欢迎,不过它已经成功完成了当“托”的功能。鸿海直接提高到3000亿日元,并且一路加价重新规划收购内容,最终来到现在的价位。

现在,又一个“抬价”的半路杀出。日经新闻称,三星电子此前曾多次对夏普表示,愿意收购该公司。去年十月,三星电子副董事长李在镕(三星未来掌门人)赴日表示,三星电子愿意支持夏普。去年12月,三星电子曾表示其对日本Sakai的液晶面板工厂兴趣十足,而这家工厂由夏普和鸿海联合持有,双方各占38%的股份,三星希望获得夏普所持有的38%。

这给鸿海的最终收购方案增添了些许变数。

供应着苹果、索尼、小米、华为等品牌的旗舰手机的液晶面板的夏普面临被收购窘局。主要是因为夏普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个财年出现巨额亏损,在2014财年净亏损2223亿日元(约人民币115亿)。虽然夏普曾在2015年接受瑞穗银行、三菱东京银行注资2000亿日元,予以全面充组,结果由于其在2015年财年前三个季度,就已经净亏损108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亏损主因是液晶面板业务低迷不振,净亏损预计达到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原因是面向中国手机液晶面板业务低迷。

夏普的重要市场——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液晶面板价格大幅下跌,本土厂商逐渐崛起,虽然它们在液晶面板技术领域不足以和夏普抗衡,却靠着低廉的价值迅速占据中低端市场。夏普的战略失误让他们陷入亏损泥沼,液晶面板的拆分切割也刻不容缓了。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鸿海如此孜孜以求收购夏普的液晶面板业务,乃是因为其作为苹果代工厂,作为低端制造业,一直受苹果压价,仅能分得2%-5%的利润。夏普作为苹果手机显示面板的重要供应商,有一定的博弈资本,鸿海意图通过此次收购夏普,能够获得与苹果之间更大的议价权。

虽然媒体风声似乎是已经达成一致了,只差最后签字了。不过由于鸿海曾于2012年同意入股夏普,最终却因为夏普股价暴跌等原因放弃,引发夏普方的不信任感,因此此次鸿海方为表诚意,若事后违约将支付1000亿日元违约金。有消息称这1000亿日元已经支付,夏普方却表示该消息不实。

具体如何,也许还需等到25日方可知晓。鸿海能否收购成功,乃至收购成功后鸿海能否消化夏普,成为其壮大自己实力的举措。都需要时间来解答,只不过前者只需最晚到29日即可知晓。

版权: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