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快过春节时,我都会想起我妈那句关于过节的名言:“这节啊,过的就是孩子”。这其实说的就是一家人团聚过年,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才会更有“年味儿”。仔细想想,我在海外生活的这十几年,有超过一半的春节是在异乡度过的。结婚生子前,在国外过春节,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吃顿年夜饭,然后给家里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大年夜一过完,好像春节也就过去了。这寡淡的春节和我儿时过年的热闹劲儿真是差得太远了。

小时候过年是从腊月八号开始的(腊月八号就是阴历12月8号,北京话叫“腊八儿”)。那一天,院子里的小朋友们都会帮家里的大人剥蒜,剥好的蒜用来泡腊八儿醋。张大爷家腊八儿醋装了瓶,何奶奶家腊八粥也煮得了。接着,从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开始,就算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过节倒计时”。“二十三,糖瓜儿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儿的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儿歌里描述的,就是我小时候过节的热闹图景。大年初一一睁眼,洗漱干净,穿上里外一新的漂亮衣服,就要给家里的长辈父母拜年,然后长辈给发压岁钱。从初一到大年十五,亲朋间拜年,赶庙会,家宴也不断。

这样富有人情味儿,又承传着老辈们过节习俗的春节,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大家都在无奈又不解地抱怨着:“怎么过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呢?”我也曾是“年味丧失症”的一个“患者”。直到家里有了两个喜欢热闹,热情百倍地对待每个节日的小朋友,我才重拾了小时候过节的那种欢欣。不知是被孩子们感染的,还是我想通过庆祝一个个传统的中国节日,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正我们家在异国他乡庆祝的春节终于有了久违的“年味”。

住在巴黎这几年,差不多每年春节爸妈都会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一家三代过节,从年夜饭的筹备开始:有几道我家祖传的“春节待客菜”,因为制作工艺讲究,需要的工序也多,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出来——夹韭菜猪肉馅的“炸螃蟹盖”、裹着素什锦馅的“咯吱盒” 、还有姜丝肉和蛋饺,各样都要做出很多。虽然在巴黎不会有很多亲朋好友上门拜年相聚,但爸妈过年的传统是不变的,这些盛在大瓮小盆中的“待客菜”更像是他们给小辈们上的一堂传统文化课。

“待客菜”做好,家里厅堂洒扫完毕,就轮到我带着父母和孩子们去“中国城”采买年货了。在海外居住的十几年间,我去过的中国城不少,但就属巴黎的中国城最有规模,货品也最正宗齐备。巴黎城里有三个“中国城”:城东的“美丽城”(Belleville)和玛黑区(le Marais)的中国城比较新,街上大都是温州老板开的各式各样的店铺。而位于巴黎城南13区的中国城历史更久些,这里被称为“小亚洲”——住在这里的老华侨,除了中国人,还有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我和爸妈喜欢在13区的中国城办年货,因为这个被称为“舒瓦西三角”(Triangle de Choisy)的中国城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中城”,几条主干道上挂满了节日的彩旗和灯笼,还有繁体字写的各种新年祝辞。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型华人商场里,挤挤插插地全是来办年货的人,结账交款时,大家都会互道声“过节好”。除了供应完备的年货,商场还专门辟出室外大棚,里面卖各种吉利花卉。我们通常会买上几株红掌,再捎上几枝高挑的桃花。在巴黎的中国城置办过几次年货的爸妈,由衷地说过:“这里的年味儿真是比咱们北京还浓呢!”

大年三十当天,因为要同步看“春晚”,所以我们一家的年夜饭也会顺势提前。爸妈和我们推杯换盏,孩子们在一旁,边看春晚边学着节目里的段子,笑成一团。“春晚”是海内外华人过节的必备大餐,我从小和父母一起看,现在我的孩子们也和我们一起看。有“春晚”陪伴的年三十儿就这么传下来了。

除了春晚,守岁和压岁钱,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中国城的春节盛装大游行。巴黎的三个中国城各有自己的游行路线和时间,最壮观最热闹的当属巴黎13区的“巴黎华人新年游行”。游行当天,巴黎警方负责开道,疏导,来看游行的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入“舒瓦西”三角,华人之外,更多的是巴黎本地人——他们每年最盼望的也是这一天,因为没有其它的庆祝像中国春节游行这么热闹,这么好看!他们手里也举着“新春快乐”的小旗子,跟我们一家一样,从开场的舞狮子开始,一直起劲儿鼓掌,跟着唱啊跳啊。

此外,我还会提前准备红纸,春节时要和孩子们一起剪些窗花,再做几个灯笼。过春节就是过个热闹,所以不分长幼,也不论我们身处海内海外,只要能重拾孩子般的快乐,就会慢慢体会到久违的“年味儿”。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陈楠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