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独角兽的时代。这些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新兴公司,其崛起速度远超人们想象,就连一向高傲是资本都在他们的嗷嗷待哺声中疯狂着。

那么,我们是否已身处科技泡沫之中?是否会像21世纪之初“.com泡沫”一样?《财富》汇总了多位知名风投家的分析。他们的观点天差地别、有好有坏,一言难尽。还是自己看吧。

2000年3月,《巴伦周刊》曾发表了一篇名为《当钱烧尽》的著名研究文章,其研究重点是许多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并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烧钱率”——现金耗尽前的烧钱速度。该文当时还颇具先见之明地预言称,一旦资本难以为继,这些公司将面临非常惨淡的结局。

这篇文章点名指出了一些在当时声名显赫,但现在已经被人遗忘的公司,其中包括Intraware、drkoop.com和CDNow.com等。该文章还清晰地预见道,“.com”泡沫一旦破裂,即便是许多知名企业也将受到重创。被《巴伦周刊》点名的思科系统公司当月市值高达5500亿美元。现在,虽然仍有1500亿美元的市值,但思科系统甚至已经不是“美国最有价值的10家上市公司”之一了。

在上市科技公司圈,类似的腥风血雨这次不可能重现,原因很简单:已上市的科技创业公司非常少。但是,这些私人公司早已坐拥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它们的估值过高了吗?真的有这么多独角兽吗?我们是否已身处科技泡沫之中?

我们将这个采访话题抛给了企业家,尤其是科技大会上的风险投资家。

盛希泰

洪泰基金创始人

在盛希泰看来,现在投资领域里最大的对手是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前一段时间热炒的O2O,烧钱模式难以为继,即使没有股灾也会对这个市场产生很大的破坏力。正是资本的寒冬会“冻死”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从而让资本对于创业公司完成过滤。

不过,“我们有句话叫‘移动互联网,重启全世界的窗口期’。未来的窗口期起码是未来的十年。未来十年是中国一千年以来最好的窗口期。未来在医疗健康和金融领域里,我觉得会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体量巨大的公司出现。”

李开复

创新工场创始人

李开复认为,“泡沫问题,整体不大。一方面,泡沫已经破了一些,O2O领域之前有一些被过分炒作的案子或创业者,烧出了用户,但是没有烧出价值。另外,有一些投资人可能从原本投资后期扩展到早期,或者中期,拿钱砸进来,或者竞价,在某一些领域就造成了比较多的泡沫。”

“未来的半年,甚至一年当中,还会有不少公司面临融资困境,甚至关闭,但是我觉得整个创投圈的项目估值正在逐渐接近理性。”

Michael Moritz(迈克尔·莫里茨)

红杉资本主席

“几年前,市场环境并不像今天一样躁动。一些非常滑稽的理念都能吸引到投资。所有一切的估值都非常高。一些公司实际配不上它们的估值。大量疯狂的小公司将会消失,许多‘独角兽’公司会灭亡。”

Bill Gurley(比尔·格利)

Benchmark Capital合伙人

“独角兽为了让融资行为显得正当合理,它们开始大肆烧钱,从而给长期发展埋下隐患。面对这些潜在的独角兽,后期投资者将传统的风险评估抛置一旁,生怕错失购买股权的机会。”

他曾发表推文称,市场波动可能会对科技股带来成倍的影响,这会让后期创业公司的流动性受损。“如果真是如此,成长能力大于盈利能力的估值观念可能就接近终结了。这或许会是个转折点。投资者可能会重新关注商业模式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会是个突然的转变。”

Marc Andreessen(马克·安德森)

Andreessen Horowitz联合创始人

安德森不认为我们身处泡沫之中,并强烈捍卫这一观点。在2015年6月面向基金投资者的一次演示中,他表示由于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次的情况与往日不同。不过,他对创业公司也提出了几条强烈的警告。他曾发表推文称:“担忧。”一旦市场出现变化,那些烧钱太快的创业公司就会“蒸发”。

Vinod Khosla(维诺德·科斯拉)

硅谷著名投资人

科斯拉在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表示,如果这确实是场泡沫,企业家应该准备好大量资金充当驱动力,确保当他们需要“踩急刹车”的时候,烧钱的速度能够维持下去。

Josh Kopelman(约什·科普曼)

The First Round Capital合伙人

科普曼认为目前这段时期还不算泡沫,不过,他的公司已经减缓了投资步伐。他在一封写给基金投资者的信中指出,一些针对估值过高公司的投资将会贬值或失败:“尽管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们投资的部分公司预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陷入低迷,还有许多可能会完全消失。”

Aileen Lee(艾琳·李)

Cowboy Ventures合伙人

她对创业市场“极好的基础面”持乐观态度,尽管许多估值很高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效率低得惊人”。她警告称,如果局势恶化,损失最大的将是创业公司的员工。投资者的优先认股权和创始人的早期流动资产都能让他们在面对危机时得到一定的保护。

ChamathPalihapitiya(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

Social+Capital合伙人

他发出警告称,对旧金山创业公司的投资已经失控,这些资金让那些不怎么样的创业公司存活了太长时间。“资本市场里的大部分钱,最终会追逐少数真正优秀的公司。问题在于这里有一堆骗子公司融资了太长时间,以前不是这样的。”

Mary Meeker(玛丽·米克)

“互联网女皇”

2014年,米克在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否认了泡沫的存在。2015年她就没那么看好行情了,她承认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有些过高,不过其他领域的公司还是被低估了。她表示:“只有极少数公司能成为赢家,而且将成为大赢家。”

Roelof Botha (罗洛夫·博沙)

红杉资本合伙人

他认为科技泡沫离我们还远得很。“如果你看看上市科技公司的估值,会发现没有出现1999年和2000年初那样的泡沫。人们总是拿过去那些他们认为估值过高的私企作为例证。我可以肯定,在任何时候都会有那么一些公司估值过高,最后遭遇失败。但我觉得你现在可能找不出所有公司都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Mark Cuban (马克·库班)

《创智赢家》明星

他认为,现在的科技泡沫比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还要糟糕,原因在于,现在的私人公司股份还没有流动性。他写道:“比估值崩溃的市场还要糟糕的,是一个没有估值、也没有流动性的市场。”

Brad Feld (布拉德·菲尔德)

Foundry Group执行董事

他最近在博客上表达了他对创业公司烧钱速度越来越快的不安。他指出,每个月200万美元的资金消耗让他想吐,而每个月400万美元则会让他身体不适。他总结道:“更多创始人和投资者需要仔细思考独角兽公司的消亡,少花点精力来谈论和试图成为独角兽公司,这样做肯定没坏处。”

Fred Wilson(弗雷德·威尔逊)

Union Square Ventures合伙人

巨大的资金消耗率让他“好几个月都心情焦躁”。Union Square公司“投资的许多企业每个月都花掉好几百万美元”,这点让他很不高兴。他总结道,他希望更多的公司能建立真正的业务,创造真正的利润。

Todd Dagres(托德·达格瑞斯)

Spark Capital合伙人

“我们绝对处在泡沫之中。这一次没有2000年那么糟。如果你醒过来发现整个房间都是独角兽公司,那你一定是在做梦,你也不能指望这个梦持续多久。”

Kate Mitchell (凯特·米歇尔)

Scale Venture Partners的投资人

她认为,公共市场的波动有可能让风险投资市场受益,如此一来,进入私人市场的大量公共市场资金就不会继续推高估值。“那些外来的资金要回去了,我认为这意味着私人市场的供需会更加平衡。”

Bill Maris(比尔·马里斯)

谷歌风投总裁及管理合伙人

“如果说市场存在泡沫,那么将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泡沫。天不会塌。当一家高估值公司失败时,我们将需要深呼吸,问问自己这是否只是个例,是正常创业失败的一部分。或许,在感到恐慌之前,我们应当先看看数据。”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