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usiness Insider发布了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这已经是其连续第6年发布榜单。

本次评选对全球60个覆盖MBA项目的顶尖商学院进行了调研,评选过程主要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最新数据:声誉(根据每年的读者调查得出);毕业后的平均起薪;就业率(毕业后三个月内的就业比率);GMAT的平均分数;学费和其他费用等。

Business Insider认为,声誉和起薪是评估商学院价值的最重要衡量因素。在评选过程中,该两项要比其他三项有着更高的权重。

在今年的排名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第一次荣登榜首,哈佛商学院排名第三……虽然此榜单只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于早已习惯横扫各大榜首的哈佛商学院来说,是不是会觉得难为情呢?来听听院长的回应吧。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对哈佛商学院院长尼汀·诺里亚(Nitin Nohria)的专访中,诺里亚梳理了他的所有挑战、对策与愿景。言辞之间,诺里亚显然不愿意也不认为,哈佛商学院会将其在20世纪持续百年的领先地位拱手相让。他说无论他个人或者整个哈佛商学院、甚至整个哈佛大学,都会以创业者的姿态去面对21世纪所有的变化与挑战。而且,面对今日之世界,他建议人人都要具备创业者精神。

HBR中文版:上任院长5年来,你都做了哪些事?

诺里亚:我于2010年履新,恰逢哈佛商学院步入它的第二个世纪,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要明确它在21世纪的定位。

HBR中文版:重新定位哈佛商学院吗?

诺里亚:哦,不能算是重新定位,因为哈佛商学院依然非常强大。我们要做的只是继续保持它在新世纪的领先地位。据此我们明确了五个重点:

首先是教学项目的创新。哈佛商学院因“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而闻名,我们考虑如何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设计了“实地教学法”(field method),就是把学生送去商业世界的第一线。比如2015年1月,2014届的MBA学生被派去全球各地的“实地”,亲身体会全球化是如何展开的。每个学生回到校园后都被要求做一个“实地项目”,他们必须发布一个新项目,不能停留在商业计划书的层面,而是要真正创建可供顾客体验的项目,在12周内完成。

第二是对交叉学科的探索。哈佛商学院一直通过《哈佛商业评论》生产管理理念,输送给全世界,塑造人们对商业的理解。在21世纪我们还会坚持这么做下去。不同的是,我们确信未来很多理念会来自交叉学科。比如环境安全、医保等这些非常复杂的难题,都不是单独学科能够解决的,所以《哈佛商业评论》未来的价值就是要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为全人类的复杂难题寻找解决方案。

第三是全球化。目前哈佛商学院已经在全球设立了8个研究中心,包括我们脚下的哈佛中心上海。虽然从空间来看,我们大部分精力仍然投注在波士顿校园,但是通过全球各地的研究中心,我们将为更多人提供来自哈佛的上乘教育。现在,哈佛每年新发布的案例中有60%都是全球企业的案例,而且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增长,要知道我1988年加入哈佛商学院的时候,全球企业的案例不到5%。正是设在全球的这些研究中心让我们得以生产这么多的全球企业案例。

第四是让哈佛商学院更具包容性。2013年,哈佛商学院举行了招收女性MBA学员的50周年庆典。第一位就读哈佛商学院的女性已过百岁,而哈佛商学院开始招收女性学员是它历史已过半的时候。但是去年,入读哈佛商学院的女性已经达到40%。除了性别,我们希望在所有你能想到的方面都具有包容性,不论什么财务状况、什么国籍、什么背景,只要具备就读于哈佛商学院的资格,我们都要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在哈佛商学院完成学业。

最后一个是要整合“哈佛系”。从传统来看,哈佛大学的每个学院相互独立,在各自领域都做到顶尖,但每个学院通常只谈论自己,很少考虑与哈佛其他学院的关系。但是现任哈佛校长非常强调“一个哈佛”,以及“一个哈佛的力量”,因此我们都在学习与其他学院合作。每个学院都有其特征和长项,哈佛商学院的特质就是它的企业家精神与创造性。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医生、律师都渴望去创业,哈佛商学院非常乐意提供我们在创业方面的知识和资源,帮助哈佛其他学院的学生实现梦想。所以我们专门设立了“哈佛创新实验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这是哈佛大学唯一一处面向全校所有人敞开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好主意带到这里来,看看它如何能变成一个创业项目。

简要来说,这就是哈佛商学院在21世纪的五项工作重点。

HBR中文版:在2010年刚就任院长的时候,你说过哈佛商学院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一个是新兴市场的崛起,一个在线教育的兴起。5年过去,你的挑战仍然是这两项,还是有新挑战出现?

诺里亚:我认为这仍然是当前全球的两大现实。如果你放眼全球寻找机会,新兴市场的增长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故事,我不认为新兴市场的增长会大幅放缓。到21世纪末,全球人口会达到90亿,其中70亿生活在新兴市场,他们一定会推动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所以21世纪注定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新兴市场会是备受瞩目的亮点。

而数字化革命也才刚刚开始,比如,阿里巴巴等等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已经打败美国公司,成为这个领域最大的玩家。迈克尔·波特不久前发表了关于智能产品与物联网的长文,我觉得他文中描述的状况和提出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此外,我们认为未来25年在生命科学领域会有革命性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大学会投入很多精力在这个领域。

HBR中文版:在中国我也听到一些抱怨,说哈佛商学院像其他大型跨国公司一样,相当官僚而且行动缓慢,你怎么回应?

诺里亚:我认为哈佛商学院在过去5年里的变化比过去好几十年的变化还要大。那些说哈佛商学院行动迟缓的人大概并不知道,差不多所有商业教育领域的全新做法都始自哈佛商学院。我们创造了案例教学法,我们创造了高层管理教育,其他商学院纷纷效仿,我们创造了哈佛商业出版体系,哈佛商学院生产的案例被全世界所有商学院使用,等等。哈佛商学院在它百年历史上一直充满活力、不断演进,近5年来它就更加积极而活跃了。所以,对哈佛商学院迟缓官僚的印象肯定是错的。

另一个对哈佛商学院的错误印象是说我们缺乏创业者精神,但是数据表明,哈佛商学院非常具有创业精神:50%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在毕业后的20年里创办过自己的企业,只不过他们并不是都在硅谷,不都是科技企业而已,而是身处各行各业。

最近《福布斯》以及另外一些机构做排名,哪家商学院产生了最多的创业者?哈佛商学院在几个排名里都名列前两位。还有我刚才提及的哈佛创新实验室,也是哈佛大学大力投资创业精神的例证。

我想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哈佛商学院培养了太多成功的大公司CEO,所以人们容易误会哈佛商学院并不擅长培养创业者,但如果看数据,事实是,哈佛商学院既为大公司培养了许多杰出的CEO,也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创业者。

另外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群体是正在崛起的社会性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s),他们在各地创办了各种充满活力的社会性企业。哈佛商学院在这个领域也拥有领先优势,因为“社会性企业”(social enterprise)这个领域本身就是哈佛商学院在20年前创造的。我前面提到的哈佛大学在交叉学科的探索,这就是一个例子,早在20多年前我们就开始了这些研究。

所以你看,哈佛商学院一直在做很多领先的事。

HBR中文版:如今,哈佛商学院的口号仍然是培养“领导者”(leaders),而不是培养“创业者”(entrepreneurs)。在你的著作《他们的时代——21世纪最伟大的商业领袖》(In Their Times - The Greatest Business Lead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中,你区分了领导者、创业者、管理者(managers)三者的不同。

诺里亚:是的,我在书中区分了三者的差异:创业者是改变行业规则、创造全新事物的人;管理者是把企业从小做大,实现规模性增长的人;领导者是在企业遇到危机时将企业带向新生的人。我主要是从领导力的类型来区分三者,但是对一个领导者来说,这三种能力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他更多体现或具备其中某种或全部这些能力。

HBR中文版:全球化和技术升级让21世纪的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我想知道,对商业领袖而言,相比20世纪的商业管理,哪些需要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诺里亚:持续变化的是商业模式。Facebook刚创办的时候,没人认为它能赚钱,但是它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每天都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商业领袖要永远对商业模式保持警觉,新出现的商业模式随时可能威胁公司现有的生存。对哈佛商学院也同样如此,如果不紧密关注数字化在教育领域催生的新商业模式,我们也会有危险。

而永远不变的,还是对人的管理。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任何技术革命,你始终需要激励人、鼓舞人,用更好的方式让人们彼此协作,尤其当公司具备相当规模之后,更要靠这些确保公司持续地良性发展。

无论你今天在做什么、做得多好,每个领导者都需要每天问自己:我明天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只是重复昨天做的事,明天你可能就落后了。这本质上都取决于领导者的核心能力,他对人、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所以不论商业模式怎样变,不论公司规模大小、发展阶段,领导力都是最核心的不变的东西。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