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且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主要由以下七大方面构成: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其中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

对央行有深入了解的莫尼塔董事总经理钟正声认为,央行宣布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加以合并,建立MPA。应该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目前建立在分业监管基础之上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太适应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不太能够应对重大突发金融事件的冲击。

事实上,对股市波动期间政策失序的反思一直不绝于耳,对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分割推诿的批评也在日益升温。可以说,坊间央行“晋升金融监管总监”的传闻绝非完全空穴来风。

二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需要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但在鼓励金融更多支持经济的同时,也需避免宽松货币过度涌入投机领域,滋生金融过剩的风险。

因此,宽松货币政策与有针对性的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协同配合。这是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政策实践中的新动向,是对货币政策既要适度“开闸”,又要有效“截流”的平衡把握。

而号称银行业首席大表哥的王剑则指出,长期以来,金融监管上一直有个头大的问题,就是微观稳健并不必然带来宏观稳健。即使每个金融机构是稳健的,某些情况下,也会暴发宏观风险。

最为典型的例子,股市配资,每笔业务杠杆率都是可控的,但所有这些可控的杠杆加起来,在极端情景下,市场就会踩踏。

所以,金融监管,不但要管好“金融机构个体”,还要管好“宏观整体”。不能只盯住某某机构是不是合规,还要大处着眼,监控好宏观风险。

通行的做法是:如果宏观有风险苗头,就要开始控杠杆,把杠杆水平降下来。

经济周期越好时,机构们越容易头脑发热加杠杆,监管者就越要控杠杆。这就是逆周期监管。虽然降了杠杆会少赚钱,但“当妈的是为你好”。

怎么样让机构们降杠杆呢?很简单,给风险低的“乖孩子”奖励,惩罚“野孩子”。

怎么分辨“乖孩子”、“野孩子”呢?这不就编了一套MPA评分体系吗?

MPA主要内容:这次先针对银行业,引进了MPA。

(1)原来只管狭义信贷(就是贷款),现在变成管住广义信贷(包括债券、非标等其他放款手段)。因为银行对企业的各种放款手段都能派生M2,所以仅管住信贷是控制不住M2的(2012-2013年就是例证,央行只管信贷,没管同业,结果同业那边漏出了好多M2,导致M2过量,央行不得不大动干戈,导演了钱荒来遏制)。

(2)设计了一套打分,用来考量宏观风险水平,就是MPA(包括7大方面)。

(3)央行会根据季度数据,引导金融机构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不再预设一个信贷额度,而是视需求而定),学术上这种做法称“相机抉择”。

每季度给银行们打分,90分的为A等生,奖励;60-90分的是B等生,合格;60以下的不及格,等着周老师收拾你(奖励和收拾的工具主要是差别准备金利率等)。同学(银行)们也分班考核,分为三班:全国性重要机构、区域性重要机构、普通机构。

这套监管框架,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持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类似过于几年那样,因监管不够协调或不够宏观,导致监管真空,小型、局部流动性危机每两年出现一次(温州事件、钱荒、股灾,后面还会有啥?)。

也是对前期高层会议要求金融监管统一的落实。

目前是针对银行,不排除对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出台类似的办法。

如果运行得当,主要两点:

(1)宏观审慎监管收效,小型流动性事件杜绝,金融体系更加平稳,长期看是重大利好。

(2)对“乖孩子”产生正激励:比如某行,由于长期业务审慎,资本充足率高,导致ROE反而低于别人,进而估值低(人家的银行大干业务,盈利猛,估值高),使资本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后果。

央行MPA实施后,通过激励约束措施,奖励“乖孩子”,约束“野孩子”,能够使“乖孩子”从财务上实质性获利,从而提升其盈利水平。所以,首先重大利好“乖银行”。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 阿尔法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