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最有效的激励是符合被激励着的当下需求,要是人的需求是一层不变,那么管理或许就简单了,问题是,人的需求是随着成长的而变化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内在渴望与动机也不同。

好在,总体来说需求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需求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我把它提升、简化为二大类别:结果需求(生理、安全、社会)和过程需求(爱与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相对而言,结果需求注重外部资源、物质获取,过程需求更注重内在成长过程从心理到心灵的内在精神体验感受。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中把结果需求称为保健因素,过程需求称为激励因素,在实际管理中满足结果需求通过“管”(标准、规范、监督、考核等)显得更加有效;而满足过程需求通过“理”(关爱、目标、承诺、培养、沟通、尊重等)更能起到效果。)

在“成长管理模型”中,根据企业成长及组织发展根本属性和规律的研究,国内著名团队管理训练专家詹从淼老师提出管理是两条腿——即管事、理人。两条腿走路是协调交错走的,但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人容易步入管理误区,要么管而理,要么理不用管。

就像激励管理,也容易被极端化,要么金钱、物质之上,要么精神、心灵第一,事实是:外部物质的获取,如果离开内在成长的定义和认知,不仅不能产生正向激励,反而会把人的心性物化,无法激励,正如老子“五色令人目盲”过多物质导致的是欲望无底线膨胀,不仅是企业,今天很多家庭都用奢侈生活物化自己的孩子,孩子原生驱动力正一点点被蚕食。

圣人言“厚德载物”,厚德就是成长,唯独你的心智、德行成长,才能承载相应的财富,厚德在前载物在后,所以真正有效的激励是帮助员工健康成长,正确认识物质需求,合理追求人生梦想,“管”“理”并重,平衡发展,才是王道。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