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自由落体式下坠之时,中国正在加速出口“过剩产能”,这股洪流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了进一步冲击。

中国海关12月8日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尽管中国11月出口金额(美元)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但钢铁、成品油、铝制品的出口却创下了新高。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冶炼厂和炼油厂产量过剩,国内无法消化,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

来自中国的出口伴随全球性的供给过剩,大宗商品价格已跌至十六年来最低水平。同时中国也遭遇了一系列贸易相关的指责,例如印度第三大钢铁厂商JSW Steel批评中国企业因补贴可以出口廉价钢铁有失公平,中方则表示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

当前中国钢铁厂处理过剩产能的作法,是不计盈亏、低价销往国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钢铁出口大增22%至1亿吨,为历史上首次年度突破1亿吨,平均每吨售价570美元。

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出清旧产能之际,但由于中国钢铁和油企大多具有国企性质,汇丰分析师Chris Chen等人报告指出,维持社会稳定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最大阻碍。

麦格理此前表示,中国地方钢铁厂宁可亏钱,也不愿减产。该行称,关闭钢铁厂产能极为困难;首先,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就业和税收,不许钢铁厂关门。其次,银行要求钢铁厂维持营运,以免需认列大笔坏帐。再来,钢铁厂也担心流失市场份额,害怕一旦停止产出,之后要重启生产代价较大。种种因素导致中国钢铁行业陷入“囚徒困境”,产能迟迟无法缩减。

中国钢铁的生产量占到全球一半,今年尽管中国减少了5000万吨的钢铁产能,但仅占国内总产能的4%。汇丰估计,明年中国需要再减少1.2亿~1.6亿吨的钢铁产能,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到较为健康的80%左右。

中国钢铁厂的亏损数据,远高于先前预期。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10月曾透露,今年1~8月中国钢铁业累计亏损人民币180亿元(相当于39亿美元)、远不如一年前的140亿元盈余。他预期中国将复制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地的整合模式、产量最终将缩减五分之一。

“随着中国艰难对付基本金属、钢铁和油品的供应过剩,令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商处于不利境地。大宗商品过剩已成为中国真正的痛楚,为了缓解过剩,中国正在增加出口。”NH投资及证券公司大宗商品分析师Kang Yoo Jin表示。

12月8日的海关数据还显示,11月成品油净出口升至222万吨的历史新高,较10月增长77%。铝出口也大涨37%,创出历史第二高水平。

不过,也并非所有大宗产品都是单向流出。中国11月铜进口激增至22个月来最高水平,原因是贸易商们寻求从伦敦市场更低的价格中获利以及年底前的商品融资需求上升。中国的原油进口增长3.8%,铁矿石进口上升8.8%。

《第一财经日报》称,在过剩背景下,恶意价格战和违规竞争此起彼伏,无形中进一步推高了交易管理成本。因此新华社近日评论称,推动企业减产能,还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兼并重组,通过优势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用市场化的办法对生产力进行重新整合,来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

一名从事煤炭行业下游的企业家感叹,未来几年,旧动能中的优质企业也许要迎来好日子了。

事实上,以兼并重组的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非新的提法。最近两年,多部委领导人都曾在公开场合阐述这一思路。尽管共识已经形成,但实际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

梳理发现,企业难以“退出”的主要原因,一是考虑到就业问题,二是对不良资产的担忧,三是考虑到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近日公开表示,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允许企业“退出”。“如果僵尸企业不能退出的话,对于提高资源效率会有很大的约束。”

黄益平表示,供给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失去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过剩产能僵尸企业上的资源释放出来,让它们支持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担忧就业和地区经济问题的地方相比,中央的态度十分坚决。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12月2日的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表示,我们要下大决心,下一步将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狠下刀子,并提出下决心选几个产能严重过剩的领域“下手”。

他同时强调,淘汰落后产能,我们要用市场化办法,政府只起引导作用,在安置下岗职工、托住社会保障底线等方面给予支持。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商业见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