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各国最高领导人齐聚度假胜地巴厘岛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描述自己的愿景称,希望成立一个拥有几十亿美元资金的跨国银行,为整个亚洲地区的公路、铁路和电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随后,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在走廊里追上了习近平。

据中美双方了解这次邂逅的助理们称,克里当时谈到这个银行时是这么说的:“那是个好点子。”

但这种热情并没有持续下去,奥巴马政府开始发起一场后场防卫战,贬低这个银行的影响。

美国担心中国未来将利用这个银行来按照自己的方式设定全球经济的议程表,抛弃西方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的环境、人权、反腐及其他方面的治理标准。

但美国政府今年春天却遭遇了外交上一场耻辱性的惨败。当时,美国大部分亲密的盟友,包括英国、德国、澳大利益以及韩国在内,都签署了加入这个银行的协议。目前总计已经有57个国家加入,把美国和日本留在了外面。

加入这个银行的权衡和考量很简单。

中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正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抗衡美国。几天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也眷顾了人民币,让它加入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行列,成了全球的精英货币之一。

各国发现,他们必须越来越多地按照中国的轨道来运转。支持这个新成立的银行不仅将带来财务上的好处,同时还能赢得中国的好感。虽然许多国家都有着与美国类似的疑虑,但他们设想,自己可以从内部来影响这个组织。

“(这个新成立的银行)是中国为自己的全球化步伐提供合理性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它扩大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范围、甚至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一个工具,”此前曾经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负责人、目前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担任教授的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它给了现有机构出乎意料的一击。”

中国领导的这个机构、也就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眼下正在遴选第一批项目。中选的项目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宣布,它们将提供一个视角,观察中国到底打算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

中国是真的要在全球经济中承担领导角色、优先发展普遍惠及亚洲的项目,还是它计划把这个银行当作一个导管,用来推进自己的雄心?

目前,中国似乎还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探索。它眼下在董事会构成、项目监管及采购等问题上采取了妥协,借此安抚批评人士。但中国几乎不会放弃控制权,由此也引发了外界的忧虑:这个银行未来在气候变化和劳工权利等问题上将采取什么立场。

中国的目标直指现有的开发体制,也就是二战之后在美国领导之下建立起来、帮助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增长的布雷顿森林体系(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北京方面的官员称,他们希望采取比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亚洲开发银行(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更快速的方式。中国承诺,这个新成立的银行不会陷入监管的泥潭。

而且,中国领导的这个银行将只聚焦于基础设施。在中国看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未能带来旨在改变亚洲落后地区的大型项目。

同时,中国眼下还在推进“一带一路”计划,作为这个新成立银行的配套项目,沿着横贯中亚至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建设公路、铁路以及管道网络。与之对应的海上线路则是从东南亚到东非至地中海沿线的港口。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侯任行长金立群在最近出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未来70年》(Bretton Woods: The Next 70 Years)一书的一个章节里写道:“美国的风险在于一方面与国际脱节,一方面陷入国内的政治泥沼。”他还接着写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先例,哪一个王朝可以永远地统治世界。”言语间暗指美国。

今年6月,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仪式上,金立群还和习近平以及其他56个创始成员国的官员们一道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

签订协议的成员国规模大得出乎意料,构成也很多样,囊括了伊朗、以色列、俄罗斯、波兰以及美国的一系列盟友。承诺的总资本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是最初预计金额的2倍。

奥巴马政府之前低估了其中涉及的利益,现在正在软化自己的立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3个月之后,习近平在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期间在白宫会见了奥巴马。奥巴马在这次峰会中敦促目前现有的银行与这个新成立的机构合作。然而,美国依然不会加入。

2007年末,中国一位有影响的官员曾经走访了老挝湄公河沿岸偏远的村庄。

这位官员就是郑新立,曾经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他当时注意到,一些村落还散落着高架茅屋,而且土地贫瘠,物产贫乏。什么作物都不好卖,因为农民们都离市场很远,交通也很缺乏。

郑新立由此看到了中国的机遇,而中国自身也面临着类似的基础设施问题。

“经济上,它对中国是一个补充。”人称亚投行之父的郑新立说。

他起初向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助手们提出了关于这个银行的计划。但后来不了了之。此后,郑新立离开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加入了一个经济智库。

201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郑新立和他的新同事们看到了复兴这项计划的机会。这个智库、也就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the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认定,这个银行符合新政府的战略。

中国新一届政府充满自信,觉得多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不公正待遇。奥巴马没有邀请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贸易协定,坚持认为不应该让中国来重新书写21世纪的商业规则。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持续表现出色,在美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之际成了全球一股稳定性的力量。但美国国会当时却阻挠通过获得了奥巴马政府支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一项提议,拒绝中国成为这个基金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

“美国国会当时拖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方案,于是我们产生了别的想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负责人徐洪才说,“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答应了条件,但形势好转之后又食言了。”

中国明白,为了凝聚这些分歧巨大的国家,它的视野需要超越常规的领导班子。

他们找到了金立群。他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经济学家,80年代曾经任职于世界银行,还曾经是首位担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的中国人。金立群还曾经是中国一个主权财富基金的董事长,酷爱莎士比亚和澳大利亚小说家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

中国要赢得亚洲盟友们的心很容易,像新加坡这样较小的国家都很乐意签约。但主要的发达国家就要显得更犹豫一些。

2014年5月,英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大佬们齐聚伦敦,金立群向几百家财富基金的代表们发表了讲话。

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the 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常务董事大卫·马什(David Marsh)说:“我们都觉得它像空中楼阁一样不切现实。”

金立群还曾经尝试争取日本,指望如果日本这个七国集团的成员加入的话,欧洲人也会受到触动。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于促进发展却有自己的一套打算。

金立群没有气馁,转而决定直接与美国打交道。

满腹狐疑的华盛顿

2014年9月,金立群抵达华盛顿的时候,美国政府对这个银行已经产生了警觉。

美国负责国际经济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卡洛琳·阿特金森(Caroline Atkinson)曾经负责过涉及这个银行的一系列高级别会议,是现有体系一位出了名的捍卫者。阿特金森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当过记者,还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和美国财政部。

据上述会议的一位参与者称,尽管华盛顿方面意识到,这个银行会继续向前推进,但阿特金森和其他人还是希望能够影响它的成员构成。美国劝阻重要的盟友们,特别是澳大利亚和韩国,希望他们不要签署协定,而它给七国集团成员国的建议则是,美国需要形成团结的统一阵线。

阿特金森不愿意接受采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位传媒代表则援引奥巴马之前的评论称,亚洲需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但必须执行高标准。

隐藏在这种公开说法背后的是对中国真实目的的深切怀疑。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逐年加强,有担忧认为,中国将把这个银行作为另外一个施加自己影响力的工具。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The China Development Bank)和中国进出口银行(the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之前已经在亚洲和非洲资助造价不菲的工程。根据中国的估算,中国的海外资产合计已经高达5000亿美元,超过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资本的总和。

此外,按常理应该推动这个议程的人物、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J. Lew)却又对中国所知甚少。直到2013年成为财政部长之前,雅各布·卢从来没有访问过中国。他的前任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和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 Jr.)在加入财政部之前都曾经长期泡在中国。

雅各布·卢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奥巴马政府关于亚投行的决策。了解相关讨论的官员们称,内阁从来没有召开过会议,讨论美国到底是否应该考虑加入亚投行。这个迹象表明,亚投行并不是雅各布·卢优先考虑的事项。

金立群访问华盛顿期间曾经努力软化美国的抵制。他建议奥巴马政府先观望,等待亚投行明确标准之后再做评判。

“他当时鼓励我们更积极一些。”一位参与了奥巴马政府决策的官员称,“他说,‘你们可以成为透明问题的监督员。’”意思是说,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亚投行,还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

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态度坚决。

据一位了解相关谈话的人士透露,这个委员会的一位高级顾问伊万·梅德罗斯(Evan S. Medeiros)说:“我可不吃你们炮制的这道菜。”

金立群对此回应说:“我们一向欢迎你们亲自下厨帮我们一起来做菜。”

寻找同盟

随着3月31日会员申请截止日期快速临近,金立群开始热情争取七国集团其他的成员国。他把火力集中在了英国身上。他了解这个国家,也喜欢这个国家,而且,他女儿还在伦敦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担任助理教授。

他的时机纯属巧合。

2012年之后,中英外交关系冰冻。到了2015年初,英国开始对中国采取商人的策略,正在努力摆脱困境。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希望伦敦能够成为人民币交易的主要中心。他还认为,中国的投资对英国的健康至关重要。

“西方有些人看到中国在壮大,感觉到紧张,”奥斯本2013年曾经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称,“我完全、彻底地否定这种悲观的观点。”

整个谈判期间,英国政府一直没有声张。一位高级行政官员透露,3月初,英国决定加入亚投行之后,提前24小时通知了美国。

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英国原本被认为是美国最坚定的同盟,但现在,他们却选择了与中国站在一边。数天后,美国在欧洲的其他盟友们也争相加入了亚投行。澳大利亚和韩国最终也追随了他们的脚步。

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已经开始带来红利。今年10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英两国签署了价值400亿英镑(约合600亿美元)的商业协议,其中一项涉及对英国核工业的大手笔投资。奥斯本称,习近平访英带来了中英两国之间的“黄金时代”。

对中国来说,英国加入亚投行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金立群回到北京之后,又翻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Cymbeline)。

这出戏剧发生在罗马占领的英国时期,部分剧情围绕英国拒绝纳贡展开。金立群当时读了剧中人物克洛滕(Cloten)的两句台词。他当时这样告诉罗马大使:“英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我们不会为了自己长鼻子付一分钱。”

金立群认识到,就像古代的英国以前拒绝向罗马纳贡一样,当代英国也无视美国,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

中国的愿景

金立群5月份坐下来与亚洲开发银行的日本籍行长会面的时候遭遇了一些批评。

亚洲开发银行董事会来自成员国的12名官员都在总部所在地马尼拉生活、工作,需要对放贷提供直接的监管,而且至今仍然积极参与了这个银行的管理。但金立群认为这个董事会成本高昂,利用对项目提出额外的过度分析来为自己的存在提供合理性。

会面期间,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人中尾武彦(Takehiko Nakao)注意到,中国领导的亚投行未来不会设置类似的董事会。

据会议的一位参与者称,金立群当时回应说:“你们的董事会就是一个灾难。”

金立群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国的愿景和批评者的担忧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为了加快项目的审批,起初建议由一个技术小组、而不是成员国高级官员们组成的董事会来最后拍板。但英国抱怨称,这种安排不够透明。

后来在北京举行了一次为期两天、几百人出席的工作会议,那时已经达成了妥协。中国同意成立一个12人的董事会。但是,与亚洲开发银行董事会不同,亚投行董事会的成员们将不会参与日常管理,而且也不会在北京定居、工作。

亚投行采纳了澳大利亚的建议,未来的采购将不仅仅局限于成员国,这个提议将使这个银行与现有的机构区别开来。它意味着,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也能参与竞标。

亚投行的职员也可以聘用来自非成员国的人。目前,美国在世界银行的两名资深人士正在与新成立的亚投行合作:一位曾经是品质保证方面的高级顾问史蒂芬·林特尔(Stephen F. Lintner);一位是娜塔莉·利希滕斯坦(atalie Lichtenstein),她最近刚刚以助理总顾问的身份退休。

金立群是这次工作会议的主人,他说,他希望亚投行能够成为一个交响乐团的一份子,与其他开发银行一起合奏,而不是当一个独奏演员。为了缓和中国把持亚投行的担忧,他特地坐在主桌的下首,而把最受瞩目的位置留给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代表们。美国财政部的官员们也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

最开始,中国拥有的投票权将略微超过26%,远远低于美国人预想中国将提议的50%。中国未来不会对日常运营行使否决权。但中国依然保持了足够的投票权,否决涉及它真正关心的事务的决策,比如亚投行的成员资格以及行长人选。

金立群承诺将建成一个精干、绿色、廉洁的银行。他说将对腐败实行零容忍。

尽管如此,外界的担忧依然存在。比如,这个新成立的银行眼下正要作出决定,是否批准高污染的火电厂,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实质上已经停止了为这类项目提供资金。

金立群建议,亚投行或许可以对贫困地区用不上电的人们网开一面。

他说:“难道你们要把这些人们继续留在黑暗里吗?这是一个人权问题。”

今年9月,习近平会见奥巴马的时候,美国政府对亚投行冷若冰霜的态度已经解冻,至少公开场合是这样。

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鼓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银行与中国的这个机构联合提供资金。作为回报,中国也承诺增加对世界银行的出资,表明中国将继续支持现有的体系。

亚洲开发银行也已经同意与中国领导的亚投行共同为一两个项目提供资金。今年10月,金立群访问华盛顿期间与世界银行完成了一项类似的协议。

金立群还没有放弃美国,就算希望很渺茫。

“我们的邀请依然有效,”金立群在布鲁金斯学会公开露面的时候这样说起美国加入亚投行的问题,“如果你们觉得准备好了,随时拿起电话打给我。”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Jane Perlez
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