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11月,堪称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史上最强好莱坞电影月。从11月3日起,《绝命海拔》,《移动迷宫2:烧痕审判》,《史努比:花生大电影》,《007:幽灵党》,《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火星救援》6部好莱坞大片不间断抢攻各大影院,来势之汹,乍一看,华语电影几无立锥之地。然而三周过罢,战局大出人意料:《移》2亿止步,《海》勉强过亿,《史》只有区区3000多万进账,一败涂地,同期对打的中国国产喜剧《前任2:备胎反击战》倒愈战愈勇,轻松拿下近2.5亿票房,随后杀到的《007》虽然首周大取3亿,却因一片劣评后劲乏力,第三轮登场的《饥饿游戏3》仗着和全美同步公映的声势,依然不敌口碑爆棚的台湾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首周末票房以1.02亿对1.10亿认输。向来受中国内地观众青睐的好莱坞大片,此番大举进攻却连连受挫,是神话破灭?市场风云突变?还是另有缘由?

一、档期过紧发挥空间有限。

10月国庆档和12月贺岁档是中国国产片发威的黄金档,在中国广电总局调控下,进口大片难以入场厮杀,年末挤入引进配额的幸运者不得不在最后的档期扎堆一搏,匆忙而无奈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周一出大片的规则被打破,《绝》和《移》的档期连在一起,且都是非周末,而仅仅1天后就是《史》,三出新片同在一周缠斗,齐齐挣扎于狭窄的排片空间;《007》首周遭影评人棒打,本可借助IP强大号召力反击,但《饥饿游戏3》迅速杀到,抢去一大半排片场次,而《饥》势头初露,在不到1周里又和《火星救援》狭路相逢,仅过1亿已举步维艰。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本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但黄雀也来得太快太多了,一通乱打,谁也难以尽情施展,若非口碑爆棚,观众乐得喜新厌旧,把选择留给下一个。

二、文化差异导致反响平淡。

《史努比:花生大电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出全美票房近亿的逗趣动画到了中国内地一落千丈,很快被人遗忘,史努比和查理•布朗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感情深厚,却远远不是陪伴中国观众成长的小伙伴。和能勾起全民怀旧情结的日本动画《多啦A梦》及《柯南》系列相比,美国经典动画容易陷入有品牌、无市场的尴尬。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饥饿游戏3》上,风靡全美,引爆青少年狂热追捧的强悍IP,到了内地始终波澜不惊,就算同步上档,终极一战,也难弥补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市场淡漠。

三、新媒体口碑和话题双输。

在缺乏权威电影杂志和电视影评栏目的内地市场,微博大V影评人和微信热门公众号的推荐、传播对普通观众的选择影响极大,新媒体中频繁转发的口碑,话题讨论能不断激发用户的观影冲动,乃至左右最终票房。《007》媒体场放映后劣评迅速传遍微博和微信,仅有的话题也局限在大牌植入上,而反差强烈的《我的少女时代》,公映前朋友圈已被赞美推荐刷爆,少女心引爆,台湾青春片致胜法则等各种话题被不同公众号连连抛出,引发用户强烈好奇想一窥究竟。11月前三周登场的5出好莱坞大片无一有此口碑和话题热度,就算主演巨星争相来内地造势也无济于事,好莱坞烂熟的推广方式,到了内地被段子手,自来水,全民吐槽,大V发声打的无招架之力。

四、品种单一缺乏新鲜感。

限于34部引进配额,能在内地露脸的好莱坞大片通常是商业元素一目了然的动作片、灾难片、科幻片、魔幻片和动画片,其他种类如喜剧片,爱情片,剧情片,青春片等机会极少,一年到头无休止的爆炸追车,绿幕特效,除非视觉奇观惊人或剧力精彩万分,观众看得早已麻木。11月这5部大片,论动作,论视觉,论火爆程度,均无出挑之处,史上最贵007片的空中玩命和地上飞车,中国内地观众已无新鲜感,《绝命海拔》的灾难场景,对于习惯《末日崩塌》惊天动地大场面的人,只是小菜一碟。相比之下,又贱又萌又耍荤段子的《前任2:备胎反击战》,夸张好笑,满足纯情少女心的《我的少女时代》,无疑更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大餐吃腻的时候,小菜就成了黑马。

11月最后一出引进大片《火星救援》于25日压轴亮相,名导,巨星,太空奇观,逗比调性,终于救回好莱坞名声,四天大卖2.3亿!回想前年和去年的11月,也是题材近似的《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压轴登场,掀起话题和观影热潮,看来不管风云如何变,太空片是中国内地观众不变的好菜!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曹峻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