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个“乘坐南航的生死经历”刷屏了吧!飞机上高效救人的新闻都是骗人的?

Managershare:且不说文章涉及的南航是不是在法律上对乘客安全负有责任,道义上救死扶伤不是人之常情吗。

这两天,一篇题为《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的网文在微信和微博炸开了锅,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事情是这样的:

南航乘客机上突发急症  

飞机降落后舱门迟迟不开

张先生是辽宁某媒体记者,他昨日(22日)在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发文上表示,他于今年11月9日乘坐南航CZ6101航班飞往北京,飞行途中他突发腹内疝并急性肠梗阻,并向机组人员救助。然而,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且滑行完毕后,迟迟未开舱门。

机组人员对其解释称塔台没给信息无法开舱门。在等待约50分钟之后,舱门才打开。张先生对新浪财经表示,当时他已经痛得无法站立,头贴地跪在飞机里。

机组与医生因谁来抬乘客下飞机吵成一团

患病乘客自己“半蹲半爬”上了救护车

但是在送医过程中,张先生称,机组人员和急救人员又就谁应该抬他下飞机的问题开始争吵。“急救人员根本就没带担架上来,也没人肯背我或者抬我下去。急救车医生和空姐以及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着谁该把我送下飞机,谁该负责。”

最后,张先生自己“半蹲半爬”下了舷梯并“自己歪着身体,爬上了救护车”。由于是独自乘机,他请求南航方面派人陪护,但是南航拒绝。急救人员将其送往首都机场医院,但是该医院无法确诊病因,几经波折最后转院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确诊手术。

最终,张先生被确诊为腹内疝,并被切除了0.8米的小肠。张先生称,如果到达机场后,舱门能够及时打开,医护人员和空乘没有起争执,如果救护车能把他及时送到大医院诊治,可能他的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医生说,如果确诊及时,我的小肠可能不需要被切除掉一部分。”

争执与回应

乘客:难以理解迟迟不开舱门送医

对于当时的情况,张先生表示难以理解航司的做法,“飞机已经停了约50分钟才打开舱门,如果是别的更严重的病症,病人可能就这样死掉了。不是我一个人不满意,我是代表未来所有(在飞机上发病)的病人不满意。”

南航: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

今天中午11时许,@中国南方航空 发出最新回应:经初步了解,CZ6101航班当天落地滑行至滑行道时,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等待拖车拖行至停机位之后开启舱门,南航将专门登门看望该旅客并道歉。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22日)曾致电中国南方航空的客服人员,就张先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对方回复称,舱门何时打开需要听塔台那边发出的信息,这是规定。

乘客:航空公司应派出人员陪护其就医

同时,张先生认为应该由航空公司派出人员陪护其就医,“我是在飞机上发病的,又是单独一人乘机。当时已经痛得没有行动能力。航空公司从道义上,从责任上,都应该有人帮助我,至少有人打给电话给家人报个急。”对此,张先生希望各方更给予其解释。

南航:一般救护车来了之后,病患就交给医护人员处理

为此,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服,对方回复称,一般救护车来了之后,病患就交给医护人员处理,他们不会随意搀扶或陪同病患前往医院。而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发生在飞机上的一切事情都由机上的工作人员负责,所以应该由空乘或地勤人员把病人抬上救护车。

以下为网文《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  

我是一名有着12年新闻经历的记者,11月9号,当我乘坐早八点的南航CZ6101次航班前往北京采访时,我经历了生死的一刻,十五小时后的紧急手术,取出了一段长0.8米的坏死小肠,让我活了命。如今我已出院拆线康复中。

当回想起那一天的点点滴滴,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很多夸奖飞机上如何高效救人的新闻,都是骗人的。

11月9号早7点,我在沈阳桃仙机场经过安检后,开始准备登机,登机前我吃了一小桶碗面,一块小蛋糕,几小袋一只装的杏肉。
   
起飞

7点40分左右登机后,原定8点起飞,但是大约晚点了20多分钟。

起飞后大约5分钟,我开始肛门部位抽搐疼,类似于岔气,但又有点不一样。我忍不住后站起来走到最后一排,但是仍然没有缓解。随即两次去厕所蹲了许久,但是疼痛越来越严重。

大约9点左右,也就是起飞40分钟后,我第一次向空姐求助,口述自己起飞后肚疼不止,无排便感,空姐表示这很正常,是气压问题,他们也常遇到。

病情加重

大约9点20,我已经疼的坐立不安,浑身虚汗。我自己心里感觉到,这绝不是普通的肚子疼,来的非常凶险,而且我的行动力随着疼痛下降的很快。

我立即向空姐再次求助,我说必须叫一台救护车了,空姐此时也意识到我不是普通病症,立即联系机长,随即告诉我,机场已经叫好救护车。空姐向我强调一点,机场的医生是收费的,问我可以吗?我有气无力的说:当然可以。

截止到目前,一切都是命运,我不怪任何人,虽然空姐开始并未太重视我的病情,但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直到飞机落地时,我心里觉得,难熬的时刻终于结束了,可是,劫难才刚开始!

跟时间赛跑?

飞机于9点50分落地,但是滑行后迟迟不开舱门,当时我已经浑身汗水湿透,口干舌燥却还喝不下水,两名空姐搀扶着我来到飞机的第一排,他们告诉我,急救车已经在外等着我了。我把电话留给了空姐,告诉她我的托运行李没法取了。我说我是单身乘客,没家属在身边。

但是,飞机舱门迟迟不开,迟迟不开,我勉强抬起头,看到救护车就在十米之外,我疼痛每隔十分钟就会加剧一次!

竟然!竟然!飞机降落后接近50分钟,舱门才打开!那些为了救乘客急症迫降的新闻是不是真的?到了我的身上,竟然降落了愣是不开门。给出的理由是塔台没给信息。

我不觉得自己的命比别人贵,我也没有影响任何人,或者占用任何人的时间。我想说,如果是心脏病的急救病人,这耽搁的几十分钟,岂不是就错过了最佳急救时期!直至目前,南航没有跟我有过任何联络,也没人向我解释。

悲凉!

大约10点半多,飞机舱门终于打开,两名急救车医生上了飞机,一男一女。男医生摸我的肚子几下,问我哪里疼,我配合着回答。当所有乘客都离开飞机后,我面临了一个问题,我下不去飞机!急救人员根本就没带担架上来,也没人肯背我或者抬我下去。

我疼痛的跪在第一排地上,没人扶我。我身后,急救车医生和空姐以及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着谁该把我送下飞机,谁该负责。

医生:你们就应该把乘客送下去。
南航:叫你们是来干嘛的?你们不抬谁抬?
医生:外面旋梯全是冰,摔着了算谁的?
南航:那你们说怎么办,叫升降机起码还得半小时。你们急救车太不负责了。
医生:我们不负责?这些事儿就不是我们的事儿。

我操!我真心的操了!他们对骂差点没打起来,这期间竟然没人理我了!我心理清楚,命是自己的,我死了就算索赔了,够我儿子闺女上学么?我大喊了一声!我自己下去!

“哎呀先生您小心啊”
“哎呀您能行吗?”
“哎呀你得注意啊特别滑!”

我下旋梯时,吵架的声音瞬间变成了身后声声温馨的关怀,但是,身后没人扶我一把!一个人都没有!我是半蹲半爬下的梯子,宽敞的两边站满了身穿深蓝色制服的清洁人员,但是,身边没人扶我一把!

当我一步一步下到飞机下面,救护车那位跟我说了一句差点没把我气死,他说先生你能不能自己爬上去,我们这个担架卡着抬下来特别费劲,我冲他摆了摆手,自己歪着身体,爬上了救护车!

那些新闻,真都是假的!

救护车上

上了救护车,那位跟南航吵这一架显然是气愤未平!不停的跟我说,就该他们给您抬下来,太不负责任了。整个救护车上近半小时,这位仁兄至少跟我骂了十次南航,没完没了。

您自己一个人吗?我说是
您不需要南航派个人来陪护您吗?
我说能来最好,我身体很难动了。

 嘎吱!一声刹车,救护车停了!
 “哎那个总台啊,这位病人强烈要求南航派个人过来跟他一起就医,强烈要求,这位病人对南航很不满意!”

 我说:你停车干嘛?
他说:我得等着南航派人啊,我们要是走了他们就不一定能派人了。
我说:我得救命,他愿意派就派,不派拉倒。
 “成!那听您的”

急救车又开动了。
“您去哪个医院啊?”
 “最近最好的医院,能治我病的”
“最近的就是首都机场医院了,不是大医院,但是您十有八九是急性阑尾炎,他们治没问题”
我说: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他说:那听您的,但是我们车进不了市内!
我无语!机场医院!

又过了十分钟,急救车接到电话,南航不肯派人来。

悲凉

到了首都机场医院,我身边没有任何人,我疼的嚎叫不已,到了医院后,救护车的人叫我结账,我努力着勉强的掏出钱包,随手抽出一沓钱,我说你们自己拿,麻烦帮我挂号交个费。

整个首都医院诊疗过程,大约将近两千的各种检查费,我都是闭着眼睛掏钱请人帮交。此时我的手机在耳边不停的响,我接不了电话。

一位医生告诉我,由于肠梗阻,肠内产生的一些毒素会渗入到血液,我的半昏迷和无意识,就是产生于此。

由于此时已经是中午,大部分医生都去吃饭了,冷清的急诊大厅一度空无一人,负责我的医生喊不到人推车带我去检查。我躺在急诊室门前冰冷的床上,头上枕着我的手拎包,等待着,命运给我的下一步安排。

尾声

这是我15小时生死旅程的三分之一,8小时后,我被推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那时身边已经有了两位同事,还有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烧伤超人阿宝(11月5号在一起医暴事件中被揍成“骨折超人阿宝”)。进手术室前,我的同事说,我的头部已经肿的像猪头一般,浑身湿透数次。

但我那时不感到孤单了,就算离开这个世界,我身边也是有人在,有四处正在急速奔着北京来的亲人来。

我不知该对南航说点什么了,有些无力感。也不知该对第一辆救护车说什么了?有些悲凉感。

幸好我还活着,我才可以告诉你们,我遭遇了什么。

综合新浪财经、北京青年报

新浪财经记者王茜  北京青年报记者张雅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