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想退货……”——我这么说的时候是抱着最纯粹的愧疚,认为错在自己。

毕竟,哪怕再方便的退货流程,也要对方帮忙完成。比如之前退过一件网购商品,快递员没问理由,只是当着我的面,在已经由他送到门口的包裹上用粗的签字笔做了标记,扫码,就把包裹拿走了,而当我回到书桌前面上网查询,发现这一订单已变成“取消”状态。一切完成得很快、很轻松吧,但即使这样,我很清楚自己还是麻烦了人家,也因此对快递员道歉,同时也是把他当做商家的代表,对商家表示歉意。

不难想象,这样看待退货行为的我,自然会对采购决策持谨慎态度;如果不是难免会有一时冲动,我也希望永远不会走到需要提请退货的地步。


重点是,直到提请退货,我依然认为责任在自己,厂商没问题。并且,若像前述网购退货这样顺利,还会给商家加分。

回到最近这次提请退货,对方好像不假思索就回复说:除非商品本身有问题,不接受退货。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就可以借用博弈论进行分析:首先,这是一个相继行动的博弈,如同下国际象棋,我走一步,你走一步,然后我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讲到博弈论,国际象棋可能是最容易被借用的一个例子,因为它足够广为人知,即使你和我一样并不擅长国际象棋,也大概知道一个棋局是怎样进行的。

插播这一点是想强调,哪怕你可能不擅长博弈论书籍里面经常提到的例子,并不代表你不能进入甚至顺利完成一局博弈;事实上,我越来越倾向相信博弈论入门著作《策略思维》作者的说法,是先有博弈,并且这可能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有了关于博弈的研究,从而形成博弈论这门科学,试图有所总结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帮助,而不是相反。

回到退货的故事:当对方说除非质量问题不能退货,我首先想到,这公司的人是不是不仅没听说过“七天无理由退货”,也没认真考虑过,这样回应消费者的退货请求,从策略上讲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麻烦?

起先我并不认为商品有问题,而是相信问题在我,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能像我看到的商品描述那样用得轻松愉快,因此满怀愧疚提出了退货请求。

但对方的回复却等于告诉我,这事还有一个观察角度,实际上就是引导我退后一步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就用不好,它是不是达到官方标称的性能要求……

至此,对方是不是接受退货已不重要,关键是就怕认真二字,接下来我还真就发现了问题,厂商也因此失去了我的好感。

作为一个已经相当知名的厂商,失去一个消费者的好感是不是值得,要由厂商自己判断;我只是觉得,没想清楚自家退货政策可能产生什么策略后果就推行,这样的厂商,现在应该不多见了吧?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王尔山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