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售业态的聚焦性越来越强,购物中心这一业态正受到百货、超市经营者们的青睐,纷纷进军这一业态。但这一业态的动线设计较百货、超市也复杂得多,为此,本期实务向读者介绍购物中心的动线如何设计,供业界人士参考。

室内动线

入口及大堂动线规划

入口大门对购物中心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形象指标,应能有明显易辨的特性,对外部环境要有一定的视觉形象冲击,在此要将购物中心名称及图案标志进行显著地展现,以突出企业形象,表现其形象视觉系统(VI),对外在环境而言,购物中心的入口应大而显著。

骑楼是我国南方建筑的一个因地制宜的特点,因南方雨水较多,它起到一个雨篷作用,购物中心应借鉴这一传统,在外部大门设像骑楼性质的遮篷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将人行步道接近,使行人停留,在炎炎夏日可以遮阳小憩,在下雨天又可以躲雨,且它也像是一个广告以说明入口所在,人流在此聚集再进入购物中心就变得自然的了,动线设计中要考虑这点。

遮篷有许多种形式,它也可以配置于二楼或以上的高度,避免形成压迫感,像广州天河城4个大门的设计就明显表现了这一手法,广州摩登城百货在原设计基础上也重新修改大门,增加了这部分的功能。一些开放式的购物中心面向露天道路的临街店铺也可以考虑安装简易遮篷,这样可以提高店铺聚客率。

事实上,入口大堂对于在购物中心内的顾客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动线指标,因而也应有明显易辨的特性,购物中心内各商品商店位置标示板及引导地图集中放在购物中心各入口大堂处设有明显的指引,广州天河城大堂除设有指引及印有商店名称的简单平面图外,还在大堂设有服务台,进一步加入了人性元素,提升了服务档次。

中庭动线规划

在内围式的购物中心内,多会有中庭作为购物中心的焦点,中庭广场多位于各个道路形成的动线交汇点,亦即人行活动最频繁处。它一方面提供场所供购物以外的活动使用,如流行展示、动态表演等,另一方面也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在此应利用照明及装修等塑造空间张力,使其成为购物中心的意象焦点。

在中庭设及屋顶采光,具有将购物者的视线引导向上的效果,对于吸引购物者上楼选逛有良好的推动力。像东莞虎门富民服装大楼的中庭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在此既是商品展示的舞台又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

中庭挑空直达屋顶,人们在中庭留步,各楼层扶梯联系动线一览无余,很好地体现了动线交汇点的特征,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服装商场家在此川流不息。目前,在国内这种形式的中庭设计已经十分普遍,为人们所认同。

业态分布规律

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地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

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等就是典型。

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地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

楼层垂直动线

在多层大型购物中心内,要诱使购物者离开低楼层,前往另一个楼层购物,这在设计上是楼层垂直动线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得不好可能产生一层卖得很好另一层却很差的情况,楼层垂直动线规划在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规划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提升购物中心的整体价值。

垂直动线有各种形式,各有其特点及适用性:自动手扶梯提供一个购物者垂直方向上的连续动线且减轻购物中心内的拥挤情形,同时它连接不同水平标高的楼层,也能将位于下层的购物者视线引导至较高的楼层。自动步行走道比自动手扶梯更好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承载婴儿车及手推车,而且没有台阶,虽然目前也有一些自动手扶梯够宽,足以承载婴儿车等,但它主要的缺点便是它需要比自动手扶梯更大的空间以能达到合适的坡度。

在购物中心中,如果大型超市是设在二楼的,最好是用自动步行车道上下,特别是下来,用自动步行走道较合适于购买日用品或食品较多的顾客,它能有效地承载婴儿车及手推车。垂直电梯比上述二者更为普通,且它所使用的面积比上述二者都少很多,顾客使用时也比较不会紧张。

若与自动手扶梯比较,它的运转费用也比较便宜。它可运载大多数物品,小至婴儿车大至轮椅皆可运载。同时它也比自动手扶梯快,安装费用也较为便宜。但反过来说,它形成拥塞,且容易故障。虽然有透明电梯可以选择,但大部分电梯在移动时仍没有可见的景观。电梯对于连接楼层及停车场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故需确定它有足够的尺寸以容纳婴儿车及手推车,所以一台大容量的电梯比两台小容量的电梯来得好。

在垂直动线设计中,手扶梯和电梯及其它设备搭配合理,分布均匀,在购物中心大门附近及中庭可配置观光垂直电梯,使顾客浏览购物中心内外的美景,激发购物及消费热情,在许多旧购物中心的改造中,这是主要增加的内容;在大堂要配置手扶梯,既有利于消费者上下,又可增强立体感;

在中庭两边要配置循环连续上楼的电动手扶梯,有利于消费者上下,配置循环连续攀爬手扶梯时要注意创造出消费者在每层的停留路线和时间,在手扶梯或主道边要有该层的商铺位置和通道的平面图展示。手扶梯的配置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消费者在某个手扶梯附近能看到上楼或下楼的下一个动线连接,扶梯安置不宜太疏也不宜太密。

在某些超大型的购物中心,因其面积很大,为了方便顾客进入,可在购物中心外墙面设立攀爬向上的手扶梯将人流引入高处。在购物中心内的大型百货公司,因其经营是多层经营,而且每层占在面积都很大,经营者为了节约租金成本,其位置又是远离购物中心主要公用垂直动线的偏远处,这样为了将每一层动线联系起来,就要在百货公司的经营面积内增设电动手扶梯,将其每层动线进行连接,以提升经营场地的紧凑性。像广州天河城内的天河城百货和广州中华广场内的中华百货楼层联系就考虑了这点。

外部交通动线

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必须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对接,这样才能达到聚积人流的目的。联系外部动线系统主要包括:联系外部道路、停车场进出动线、行人动线系统、货车动线系统。

联系外部道路

大型购物中心的联外道路是动线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项,在规划联外道路系统时,应考虑该项目周边道路现有的交通状况,主大门及广场可面向主道(所谓主道指日常应有大量的人流、车流通过,车道不能是城市快速道,但可以是主干道),这样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行人进出,此外侧门最好是另有其他的联外道路,且尽量 避免以过境交通量很大的道路作为其唯一联外道路,联外道路应做到可以很方便迅速地接上地区性主要干道或快速道路,以充分发挥其集聚的功能,并可使其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影响减至最低。

联外道路与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连结,能扩大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扩大其商圈,能方便购物者到达及货料运送。像上海一百,它除有大门在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外,还有侧门朝向人民广场,这样使其外联能力大大加强。

停车场进出动线

停车场进出口的位置将会影响周边道路的车流方向,规划不当的停车场进出口不仅会影响停车场的进出效率,也会导致车流回堵而影响周边道路上的车流。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

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非主道路上。若一定要设于较大车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后退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

应配合道路的车行方向以单进单出,避免进出在同一个口;

采用效率较高的收费系统以节省车辆进出时间,收费点尽量不要设在上,以避免司机进出麻烦,斜坡起步。汽车、摩托车操作特性不同,进出口应尽量予以分开;

以下地点不应设置停车场进出口:学校、医院或消防队等出入口起20米以内;车道的十字口、穿越斑马线、横越天桥、地下道上下口起8米以内;公共汽车站、 铁路平交道起10米以内;其他经主管建筑机关或公安交通主管机关认为有碍交通所指定的道路或场所。

行人动线系统

不论是自驾车或搭乘公共交通系统来到购物中心,下了车之后一定要行走,会用到人行设施,因此行人动线的规划也是动线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自驾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后,所需步行的距离较短,其行人动线主要为停车场地到购物中心的动线。若停在购物中心附设的地下停车场内,直接由升降梯或楼梯即可到达购物中心;若是停在较远的停车场,则应考虑其可能的动线,最好避免穿越交通量大的道路,无法避免而需穿越这些道路时,应以立交方式避免其直接干扰,这就是说如果购物中心附近有较大型的停车场,其一般可以作为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就要设计出从停车场来购物中心的动线,遇到交通量较大的过道时,应以立交或地下通道方式加以解决。

同样,如果附近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的也要用同样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增强购物中心的易接近性。广州天河城之所以有巨大的人 流量,就是因为消费者自驾车、乘公车、搭地铁都可轻松到达。

货车动线系统

购物中心中大宗商品的进出需要货车,对于货车行驶的路线应尽量与一般消费者的汽车及行人动线分开,避免互相干扰,并且应依法规规定设置足够的离街场地供货车卸货使用。

货车动线的设计要注意利用建筑物较偏僻的地方或行人较少达到的地方,尽量减少对顾客的干扰,实在没有地方的,大宗物流的配送要利用非营业时间进行,这样能在动线上进行时间上的分隔。货车动线设计中还要考虑一些技术问题,如地面的承重力及货场货梯的配套等。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超市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