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机构“内卷”了吗?

Managershare:每个组织可能都会遇到“内卷”,及时调整吧。

你是否随着机构的壮大,业务的增多,而感到不堪重负?你的机构是否随着客户的增多,资源的丰富,却依然面临前行的窘境?其实是因为你和你的机构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内卷”。

总有些概念,它能一瞬间击中你,并在之后时时刻刻让你警醒。

今年我就遇到了一个。

那是一位朋友在一场小型聚会上提到的。时至今日,我仍能清晰的记得那天聚会的餐厅、在场的朋友、到场的顺序、各自的座次,聊天中途的插曲和表情。这些都拜这个概念所赐。每当我想起这个概念时,当天的场景也会随之浮现。

这个概念就是,内卷化!

内卷化是发展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社会或者组织)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看似也在进步,也有增长,但其实是在内部不断增加复杂度,提高精细化,而且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反而形成了一种刚性,丧失了跃迁到新的发展势态的能力。有如我们的父辈,他们专事稼穑,含辛茹苦,不可谓不勤劳,然而却总也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那场聚会之后,我的心里一直被一些问题萦绕着:我内卷了吗?我所在的机构内卷了吗?我所关心的行业内卷了吗?

没有人会喜欢内卷化,但内卷化却是人们主动选择的结果,甚至是一种难以摆脱的魔咒。

让我们围绕着大家都较为了解的组织发展议题来讨论吧。

一家机构刚刚创业的时候,两三个人、四五条枪,大家都要投入精力开发产品,拓展市场,与客户的互动十分频繁。那个时候,创业团队没几个人,所谓管理都十分松散,也看不出太多内部管理的必要。随着产品成型,业务增多,机构开始扩张,人员越来越多。有那一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机构中出现了一些人不太能胜任工作。

此时此刻,怎么办?

管理者有办法。

第一招:流程标准化

根据创业者在前期摸索出来的经验,以及常规模型,把业务分解成若干流程模块,每个流程模块又细分成操作规程,这些内容都要写成业务手册,请团队遵照执行。此举重在规范,也重在让工作不再依赖于个别人的才能。

第二招:辅导和培训

创业者和老员工要花更多的精力,或者招聘有资深经验的员工来带能力不足的员工。机构还要提供外部交流、内部培训,有时甚至要是出国学习的机会。

第三招:定岗、定职责

岗位要细分,职责要明晰,每个岗位都要有清晰的职责描述,尽量减少模糊地带,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另外也鼓励员工心无旁骛,敬岗爱岗,在一个岗位上长期练习,像卖油翁一样,终有一日熟能生巧,说不定还能成为某些方向上的专家呢?

但这些都是关于提升工作技能的措施。实施之后,你很快就会发现,它们并不太管用。不管怎么定岗、怎么要求、怎么培训,人没有主动性,一切都是枉然。怎么提升主动性,怎么让人自主自发地工作呢?

管理者还是有办法。

第四招:职业发展规划

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同事的兴趣,定期与同事沟通,鼓励同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摸索自己最有激情又最擅长的事情,同时为其职业发展提供辅导建议,搭好职业发展阶梯。

第五招:绩效考评

每个岗位、每个人都应设立业绩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要定期回顾考核,奖励先进,督促后进。有些管理者设置绩效考评,也有另一层原因,他不好意思开除员工,或者觉得自己的标准太主观,于是想建立客观的绩效考评,从而让某些员工自惭形秽地自动离职。

同事具备能力了,主动性也有所激发,但经过上述管理举措,这样的机构似乎太过工具化了,太没人情味了。同事之间不再那么彼此熟悉、彼此关心了,更可怕的是,组织似乎看上去好像没办法凝成一股绳,也失去创业时澎湃的激情了。

放心,管理者还是有办法。

第六招:文化与团队建设

组织开会总结出组织信仰、基因和文化,并且举办团建活动,低级点的是定期聚聚餐、爬爬山,高级点的是请外部的协作者,做做性格分析、心灵抚育、陪伴成长之类,希望员工在温情的组织文化,对组织有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七招:协作平台

鼓励协作,鼓励包容,对于乐意帮助他人的同事给与褒奖。上办公协作平台,最好是基于IT和互联网的协作平台,如果能够再上个知识管理系统,从而让每个人的信息和知识流动起来,变成整个机构的信息和知识,那就更棒了。

第八招:必杀技——战略规划

组织的核心团队应安排出固定的时间,共同描绘愿景、使命、价值观和核心业务。愿景、使命要振奋人心,要能够激起人们为之奋斗的激情,这招应能吸引优秀人才,还能减少可能的员工流失。

如此八大招祭出,再加上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法务管理,机构终于越来越像一家规范的、专业的、有模有样的机构了。此时,如果用什么组织能力评估工具,或者迎接政府的社会组织5A级评估,应该都不在话下了。

上述工作,做起来都不容易,推进的过程一定困难重重,内部摩擦一定不可能少。要知道,很多管理理论和工具,都是头脑聪明的教授和专家设计出来的,学习和掌握它们,本身都是智力活,也是体力活。于是,有不少管理者开始感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急需提升,于是一定要参加些领导力课程,最好去上个MBA、EMBA,系统的学一学才好!

八大招、内务管理以及领导力,相信描述中了不少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方法路径。当我把以上的文字拿给一些管理者看的时候,甚至有一些管理者看不出我的反省和反讽意味。

这些不是都挺好的吗?难不成,你连管理都反对?

没错,八大招都挺好,看上去也合理,甚至也都是一家成熟的机构该做的事情。

但问题是,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是因为客户不能得到有价值的服务,还是因为能力不足的员工要发展、组织要上规模,管理要上规范,甚至是管理者想推脱责任,把本应由个人决断的事情,推给一种所谓的科学标准和体系。如果是前者,我相当赞同,但如果是后者,则要十分警惕。

员工不行,管理不规范,客户很难获得价值;但员工能力提高,管理达到一些规范,客户所获的价值却也未必升高,这个逻辑不得不察。

我对管理学有兴趣,在这里却如此郑重其事的从反方向讨论管理议题,主要是缘于我对人的行为的两个观察:

1、注意力法则

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当你对内部管理关注多了,对外部服务对象的关注必然会下降。一旦你把视野定在内部,内部需求就会自我膨胀,一会儿某个人情绪不高了,一会儿某些工作协调不畅了,总是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慢慢地,你的注意力会被全部侵蚀掉。

2、距离法则

你离谁近,你对谁的需求就会更敏感。如果你整天和同事在一起,你的感知系统会自动提高对同事需求的响应度。我看到有些同行,除了机构内部同事,在专业知识上,几乎没有任何外部人士作为知识和信息来源,这个时候,距离法则就必然在他身上发挥作用。

当我们大张旗鼓地推动八项举措的时候,注意力法则和距离法则,都会牵引着我们更多地投入内部管理,而组织则难逃内卷化的命运。那个时候,虽然机构可能一时间客户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丰富,甚至人员也越来越多,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但却埋下了一颗种子,让组织慢慢失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直至最终轰然倒塌。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都是这样的,内卷化几乎是所有组织无法避免的命运。

如何判断一家机构是否内卷化呢?

我认为,考察以下两个方面就能看出点端倪:

1

看机构里是否出现了一批人,热衷讨论流程,设计流程,热衷组织建设和管理规范,但却对服务对象,对产品内容缺乏热忱。

当然,这段论述对业务团队尤为适用。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业务团队对内部同事的响应,超过了对服务对象的响应,对业务管理的兴趣,超过对了业务内容的兴趣,有的成员自己不生产产出,但却喜欢对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评头论足,此时内卷化的症状已经出现。

2

看最贵的人在干什么。八大招,尤其是战略规划、绩效考核、流程梳理、团队培养,这些往往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有些组织更是以寻找到留过学、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为荣。这些工作还会不断侵占高层的时间。因此在组织里做这些工作的人,往往都价格不菲。

让我们看看机构中最贵的一批人,他们是不是那些制定流程、员工考核、制定工资数量的人?他们是不是那些指导其他人为客户服务,而自己不用直接为客户服务的人?组织是不是把那些相对便宜的、能力不佳的人,摆在离服务对象更近的位置呢?如果是,我也敢断言,这家机构也已经内卷化了,不但人才上内卷了,而且在财务上也内卷了。

最后,想特别说明的是,我不是反对管理,而是反对把管理窄化、矮化,对于任何一家机构而言,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才是最基本的关系,避开服务对象而谈内部管理,就像避开政府与民众关系而谈政治一样,不过是政治斗争故事而已。

有些人想创业,他不是为了服务人群,不是为了创造一种社会价值,而就是为了拥有一家组织,或者为了创造一个大家在一起工作的平台。当一部分人将自己定位成管理型人才,决定以管理为业的时候,他们也容易忘记组织根本上都是外向的,一切组织内部的管理都应指向外部,都应指向服务对象。

因此,当机构考虑要不要上马一项管理举措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它对提升服务对象的价值帮助大不大?它是不是在增强一种组织以及团队的自我服务趋势?它是不是在推着我们走向内卷化?

你的机构内卷了吗?你看呢?!

以上内容转自李志艳微信公众号。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李志艳
来源:外滩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