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路透社的报道在国内的舆论场里发酵,新闻中讲述了一个其实在很多媒体上都重复过的话题:来自中国的移民在温哥华大量购买奢侈品。

世界货币的新动荡已经显现苗头 商业见地网

并举例称,本月较早时BCLiquorStore开售2012年波尔多葡萄酒,有超过200人彻夜排队抢购,其中大部分人都说普通话,有位女士最终购买了价值近1.9万加元的葡萄酒。

表面上看,移民二字,如果替换成游客二字,对于国内的读者而言会更加熟悉,似乎又一次坐实了新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土豪色彩。

还好,这一次的报道中配发了抢购葡萄酒的图片,颇为有意思的是,图片中每一个中国人,除了在购物车里堆放了满满的葡萄酒外,手中还拿着一叠打印好的“材料”。

显然,这些“材料”的尺码和质地都不太像宣传海报或者优惠劵,更像一个采购清单。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早前一个导游朋友说起的事,他每每带团出国,总是会到各大商店里购买大量商品,手中也会拿着一个大大“清单”,每一次也都会从国外带回几万元乃至上十万元不等的“奢侈品”。

只是还有一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即这些奢侈品并非他自己享用,而是作为“海淘”,通过网店向全国各个地方有需求的消费者供货,而清单上所列之物,则是由每次出国前,他网店里那些消费者已经预定的货品。或许,温哥华的中国移民中,手中所拿的清单,也大同小异吧。

在这里,不想去辨析温哥华的中国新移民是否奢侈,因为购买豪车、豪宅的情况也在那则新闻中有体现。但是否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当下的这种海外热购奢侈品的现象之外,有多少互联网经济的成分在助长?

“海淘”作为一种经济形势,其实和上世纪80、90年代通过熟人从美国带骆驼香烟,再到国际倒爷现象都有一些传承,而互联网其实最大限度地放大了这个市场,让其不再局限于熟人带货,或者本地这么一个狭小且难以扩大的市场。

这个通过电子商务造就的扩大无数倍的“互联网+”形态下的陌生人市场,同时也让“清单”变得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厚,进而对华人在海外疯狂购物这一现象的形成,添加了一个难以统计能量多强的蝴蝶效应。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张书乐
来源:商业见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