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历史表明,在资金极其廉价的时代,一旦创新和监管套利结合在一起,通常会以眼泪收场——在某个地方。

10年前“个人对个人”(peer-to-peer,简称P2P)贷款突然兴起时,自由主义者和左翼理想主义者都为之欢呼。这是因为,利用互联网为需要资金的借款者与贷款者牵线搭桥似乎带有“分享型经济”的特征。

令P2P听起来更加激动人心的是——至少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这些平台似乎也对银行嗤之以鼻。或者,用专业术语来说,P2P以民主的方式威胁着将主流金融“去中介化”。

但是现在,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即将被颠覆。没错,如果看看美国各大P2P平台上——如Lending Club和Prosper Marketplace——贷款方的介绍,你还是会看到富有的“夫妻店”投资者——在当今的低利率时代,对高回报率的期待把他们吸引到互联网平台上。自2009年以来,大型P2P平台贷款产生的收益率在5%至9%之间。

但是,大胆的个人投资者毕竟是少数——而且越来越少。如今,P2P平台上五分之四的资金来自机构,如对冲基金,或者老牌银行的分支。

的确,对冲基金和银行正在大张旗鼓地进入P2P领域——不仅通过证券化把P2P贷款重新包装为新的金融工具,还通过这些平台从事贷款业务。

例如,今年早些时候,花旗集团(Citigroup)与Lending Club签署一项价值1.5亿美元的贷款融资合作协议。美国国民银行(Citizens Bank)从专注学生贷款市场的大型网贷平台SoFi购买了2亿美元贷款,并承诺再购买3亿美元。换句话说,P2P贷款平台非但没有对银行嗤之以鼻,反而要么拉拢银行、要么被银行拉拢。这就好比Uber与出租车公司悄然达成协议。

这有关系吗?答案取决于你对现代金融的首要任务怎么看。如果你认为金融体系需要为经济提供更多信贷以刺激增长的话,这种悄然转变似乎应该受到欢迎。

毕竟,银行和对冲基金进入有利于该行业更快扩张。而且借款人的需求似乎非常旺盛;普华永道(PwC)预计,到2025年,P2P网贷规模将由2014年的55亿美元暴增至1500亿美元。

但是,如果你认为金融业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资金流动制定安全、明确的规则,那么这种模式或许会让你失望。如果你问银行家为什么要进入P2P网贷行业,一些人会说想要获得高回报(因为平均而言贷款的利率为13%左右,息差很高)。其他人会称,银行需要学习聪明的技术理念并更具创业精神。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更卑鄙的动机:监管套利。“我们喜欢P2P,因为我们在那里可以做一些我们在银行没法做的事,”纽约一名银行高管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带点不好意思地)解释称。

眼尖的读者或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利用创新在严格的资本规则下打擦边球的想法并不新鲜:在过去十年的头几年,银行以相同方式利用结构化投资工具和债务抵押债券(CDO)来规避监管。

它们还利用监管结构中的漏洞,创造了政策制定者不易监管或控制的产品(抵押贷款衍生品由谁监管在那时并不明确)。

一种分散的感觉再次困扰政策制定者。正如美国证交会(SEC)委员卡拉•斯坦(Kara Stein)所说的:“我们负担不起一个支离破碎的监管体系的后果。”

现在尚不清楚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否覆盖所有新平台。

也许这并不重要。与整个金融世界(或者引发2008年灾难的抵押贷款衍生品的规模)相比,P2P行业就像一条小鱼。比如,与在2006年存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相关敞口的养老基金不同,银行和对冲基金知道信贷损失的危险。因此,即使P2P贷款在未来变成坏账,也不会构成更大范围的风险。

尽管如此,历史表明,在资金极其廉价的时代,一旦创新和监管套利结合在一起,通常会以眼泪收场——在某个地方。这至少表明,政策制定者必须想办法阻止某些活动偷偷钻了监管漏洞;尤其是因为金融家在钻空子方面拥有无限的创造力。


译者/马柯斯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