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联谊

下午我们去了北大,和他们光华MBA联谊。

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的人,他们像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每个人都那样地友好热情。可能是身处大学校园的关系,他们的群体更有一种纯真的学生味儿。

有一个深圳来的女孩和我聊了很多,她带我去宿舍坐了会儿,我发现她们的宿舍就是大学标准的四人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兄弟好姐妹能在这湖光塔影里朝夕相处度过人生一段最美好的求学时光,该是每个中国的莘莘学子年少时都做过的梦吧?

她告诉我她之前在深圳做公务员,选择光华MBA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帮她圆“北大梦”。她打算北大念完书后留在北京工作,还是想进一些政府部门或者大型国企,轻松点,挣一份不算差的工资就可以了。

“毕竟咱都是女孩子,那么拼图个啥,你说是吗,Cindy?”这是她的肺腑之言。

她的室友陆陆续续回来了,都是她的同学,也个个友好亲和。她们带我参观完北大著名的景点“一塔湖图”后,大家就一起去光华楼的一个会议厅集合,下午在那里中欧所有造访者和北大同学见面。

整个过程还搞得挺正式的,那是因为北大有用心筹备过。哈工哥代表中欧上台发言。这家伙很有演说家的特质,口才极佳,又会旁征博引,激情四溢。但有时难免也让人感到臭屁歪歪的,实在太能吹嘘了!所以我在学校对他的“民间演说”通常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但这次他代表中欧,我就不跟他计较了,反而还庆幸有这么一个“人才”在,心里很踏实。

这个家伙真的很会“拗造型”哎,演讲部分话不多,而且一改平日张扬的本性,冷静的语气背后满是矜持……装深沉,我心里“哼”了一下。但到最后他放了一段中欧校庆的短片。那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段短片,开场白就是:“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大约15分钟的长度,像部史诗一样气势恢宏。讲述了中欧是如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诞生,并在欧盟、中国政府还有一大堆响当当的大人物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又如何如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肩负起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还要为中西方交流、世界和平作贡献……太棒了!看得直叫人热血沸腾。我一边偷看哈工哥狡猾的样子——他的目的达到了,一边心里暗暗叫好。

北大的分享则是请了一个老外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因为对中医、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所以跑来北大念书的经历。非常真诚、自然,而且很具典型性。

接下来大家交换礼物。北大送给中欧的是一件博雅塔的水晶模型,做工很是精致。我看着哈工哥,心想这家伙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样。只见他拿起一本精装封面的书递给对方代表,说:“这是中欧吴敬琏教授的传记。”

我突然想到两天前在那个鱼龙混杂的MBA联盟大会上,有个人就随便问了我一下中欧是用全英文上课的吗?我刚想回答“是的”,没想到哈工哥头一下子凑上来抢答说:“除了吴敬琏的《中国经济改革》,其他全英文。”

真是发神经哎……我有时真觉得这个人像个“现世大活宝”,但念在他一片爱校情深的份上,也就算了。不过好多人叫他“臭屁大王”倒是真的。

晚上,北大请我们到光华楼底下的自助餐厅吃饭。他们真的非常热情好客,而且考虑得又很周全。我们被拆开分别安排到不同桌,这样两校的同学就可以充分交流。

我所在的那桌都是男生,听口音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其中有一个年纪略长的,开始跟我分享他在北大这几个月来的收获:

“MBA呀,最终学的就是怎样做人。北大教的那套东西,咱将来多半都用不上。但它帮你开了眼界,知道一些大的方向。毕业以后人手一份北大文凭,至于你能混成啥样,就看各自的修行了。”边上好几个男生跟着起哄,看样子他是这几个男生的“老大”。

我大致了解他的意思,说得相当中肯。但比起北大的 “做人说”,我似乎感到中欧更强调教会你一种游戏规则。将来你若想要成功,就必须搞清楚这个世界是怎么转的。咨询、风投归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平日里那些PPT都是做给谁看的?投行为什么会录用你,是因为你有CFA吗?在不同的场合该如何表现才得体?你的哪些行为可能在不同文化圈子里引起不同的反响……只有搞清楚了世界是怎么转的,别人都是怎么玩的,你才有机会去撬动到身边各种资源,体体面面地成为赢家。

这方面我就相当佩服“考拉兄”Nathan。他幸运地倚仗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及精通6国语言的优势,拥有常人望尘莫及的眼界和玩转这个世界的神奇本领。他跑到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熟门熟路的,一副很吃得开搞得定的样子。但为人又十分谦虚友善,亲和力极强。我感觉这个人心思从来不放在念书上,估计14岁从韩国移民到澳洲就一直在玩,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独特优势,从不去和别人作一些无聊的比较——更确切地应该说是打骨子里自信的人。

果然,在找实习的时候就印证了我的眼光是对的。当大部分韩国同学都在为跨出在中国就业的第一步而压力满满的时候,他悠哉悠哉地陪我们去欧洲转了一大圈。回来后他的“老乡们”几乎都拿到至少一个offer了,他才刚开始行动。结果居然神奇地被麦肯锡邀请去面试,还过了两轮——令所有人都大为跌破眼镜,因为他成天嘻嘻哈哈哈的,太不像个咨询顾问了。

我很难想象这家伙之前在IBM做了好几年的战略咨询,全世界地飞,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但人家就是天生命好不用愁,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仿佛就是为像他这样的人度身定制的。他总是可以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他真的很想要。麦肯锡最终被刷下来了,但他也根本无所谓。的确,想进麦肯锡干嘛当初拒掉Insead跑来念中欧?

后来,他满是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他这个暑假要去“大众点评网”市场部实习了!而去“大众点评”上班的时候,发现整个办公室都是上海人——这点正合他意!他就是要增加自己的本土经验啊!果然那两个月里,他的中文突飞猛进,居然还学会了用上海话骂人:“脑子坏特了。”我不晓得那个招他进去的老板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他在这种人在本土化的公司里头究竟可以做些啥呢?但这家伙居然还把实习工资谈到跟去咨询的同学一样多……毕业以后,他如愿拿到了一家世界著名奢侈品公司的offer,干的是他钟爱的市场战略,定岗在中国区,但隔三差五地飞纽约、巴黎、伦敦、东京,住五星级酒店,出入各种顶级时装发布会,不像在工作,倒像在作豪华环球旅行。

北京之行大家一直其乐融融,我也非常喜欢中欧同行的几个同学。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融入中欧大家庭的氛围,一路上大家顶着粗旷的西北风,脸被吹得通红通红的,却始终有说有笑,欢乐无比。

多年之后,或许我们早就忘记当年去北京的目的是什么,参加了哪些论坛,拜访了哪些公司,对找工作有过哪些帮助。但一定都会记得那年冬天大家在后海的小酒馆里推杯换盏海吹胡聊;在天津寒夜的南开园里打牌打到深更半夜;惩罚输牌的人玩“真心话大冒险”;南开哥拍拍胸脯带我们去吃东北菜,被热情好客的老板娘灌醉;一群人在刺骨的北风里跺着脚哈着冷气买一大包路边摊烤红薯片像过年一样吃得津津有味;从天津刚到北京,我们还买了好多老酸奶带到酒店,储藏在“窗外”这个天然大冰箱中……

查看《彼岸》更多章节请点击作者姓名。

附:《彼岸》以中欧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商学院为背景,真实展现了原汁原味的MBA学习生活,共15万字,希望给到想了解MBA的人士最“一手”的经验分享。小说目前连载于微信公众平台:ceibsnovel,独家授权与经理人分享网及MBA宝连载,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经理人分享网予与授权。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