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谈“互联网X”,我就想开个潮汕小食店

Managershare:虽然隐约听到情怀的味道——但人家只是想做个小吃店啦。

三个月前,我写了那篇《我为何离开腾讯卖潮汕特产?》,和高中同学开了一家“物依”潮汕小吃店。

三个月后,我想再讲一个故事。关于互联网思维、O2O,更是关于“固执”。因为“固执”要在广州开一家更大的新店,我们跟百万级投资擦肩而过。

5月20日,“物依”开业之后,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陆续找到我们。

我们都没有过融资经验,想着拿到投资,迅速做大,那应该是极好的。因为我跟合伙人都有互联网背景,聊天必然绕不过“互联网思维”和“O2O”。

好像现在创业,不跟这两个关键词扯上关系,都不好意思讲出来。套用我前前老板周鸿祎的话说,互联网思维就跟当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成了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对话一:关于“互联网思维”

“你们下一步想做什么?”通常,我跟投资人的对话是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的。

“我们想在广州开个大一点的店。”

“你们为什么不把重心放在线上?”

“第一家店很小,我们想增加品种,把产品标准化,给客人更好的用餐体验……”

“现在有多少款?”

“一开始只有四款,后面增加到八款……”

“够了!”投资人打断我,“我觉得你能做好一个爆款都够了,产品不要多,要极致!你看,XXX就一个煎饼,做到了极致……”

“潮汕小吃有近200种,我们还是希望能给客人多一点选择……”

“你们现在这几款,什么卖得最好?”投资人再次打断。

“在现有的几款里,点牛肉丸比较多。”

“那就对了,这就是爆款,应该把牛肉丸的吃法做到极致。你看XX牛腩,就是在吃法上做到了极致……”

……

“您吃过XXX煎饼吗?”等投资人讲完了对“极致”的见解,我提出了问题。

“吃过,味道一般,但宣传做得好。”投资人的答案。

“还想再吃吗?”我继续问。

“可能不会。”

“XXX现在是多品牌战略,满足的是白领群体各种午餐的需求。线上营销,线下还是开店……”

“对,我知道。”

“我们想开个大一点的店……”我想解释一下原因。

“哦,说回开店这事。我觉得你们做重了。”投资人说,“开一个店跑起来,至少要三个月吧?”

“嗯,差不多。”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速度,你们的速度太慢了,我们投资的项目,半年就要融资一次。给你们半年时间,最多开两个店,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现在投资的节奏……”

“如果投的话,你们半年之后就退出?”

“通常是的,但也要看情况,不一定全退。”

“您对我们这个项目什么建议?”

“我们投资的话,要看对行业是不是有颠覆性,有没有足够的概念可以打动机构,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投资人继续分享对颠覆性的见解,“你看XX打车、XX租车,就是在颠覆行业,是共享经济的模式……你们是互联网出身的,应该多运用一些互联网思维。”

“XX打车融了多少钱?”

“新一轮是20亿美金。”投资人对数字了然于心。

“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就是想开店,把更多潮汕本土的味道标准化,然后带出来……”

“这是好事儿,但不够颠覆。”

“您的具体建议是?”

“把产品做到极致,用更轻量级的方式去运营,有个颠覆性的概念,或许我们会考虑投。”

“嗯,明白了,谢谢您!”

听了一堂“互联网思维”的分享之后,我告别了投资人,回到小店,继续给客人讲潮汕美食的故事。

对话二:关于“O2O”

是日,深圳某个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到广州出差,约我跟合伙人去酒店找他。他是在深圳长大的潮汕人,比我们俩还小一岁,可谓年轻有为。

“你们下一步想做什么?”跟之前的投资人一样,他提了这个问题。

“我们想开个大一点的店。”说实话,被投资人上了那么多课,面对这个问题,我当时有点心虚。

“很好!”他的反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现在纯互联网的项目有太多忽悠,我们的投资领域是O2O,更注重线下这个O。我也是潮汕人,你们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他这句话,让我们感觉找到了知音。

“但我的合伙人是上海的,不认为潮汕小吃会有市场,而且说服了我。最终我们在深圳投资开了一家XX生煎,准备做品牌连锁。这个你们借鉴一下。”他接着说,“开了两个月天天排队,非常火爆,好评如潮。40平左右的店,日流水一万多。”

“哇!”这个数字让我们惊叹。因为我们30平不到的小店,最火爆的时候一个傍晚排了57号,流水也不过8千出头。“怎么做到的?”

“线上和线下必须结合。我们刚在北京开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餐厅,也是火到不行。”

“对我们的项目有什么建议吗?”

“营销方面,我觉得你们比我专业,但你们的团队有缺陷,还差两个人。”

“哪两个?”

“一个美食家和一个能找店面的人。”

“我们新店地址已经找好了,在广州时尚天河商业广场。”

“这么快?!这样吧,等你们找齐了这两个人,再来找我,到时我们再谈。”因为他还约了两个朋友,我们的对话到此结束。

深夜道别之后,我打开手机,上XX点评搜了一下投资人说的深圳XX生煎,两个月累计6个评价,其中三个一星差评,两个两星差评。

我其实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餐厅,但我知道,我们做了他曾经想做却没做的事,我们想坚持下去。

还有一次,在北京做完路演(给投资人讲商业计划书),匆忙飞往深圳见一个机构的投资经理。

我们约在了一个偏僻的咖啡馆,我点了一杯苏打水。打开电脑,开始讲我的BP。

介绍完团队之后,我开始介绍潮汕小食。他打断了我。

“不好意思!我想先问个问题,潮汕是在什么地方?”

那一刻,我愣住了,回忆我来的路程,确认自己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深圳。

我们讨论的依然是关于互联网思维,关于O2O,还有现在非常火的“互联网+”。

离开咖啡厅,转身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物依”的故事要讲下去。

互联网是工具 产品才是关键

投资人没有告诉我他们心目当中的互联网+餐饮是什么样子,只是反复跟我讲XXX煎饼和XX牛腩如何借助互联网营销。

我跟合伙人都有互联网背景,都深谙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带来的改变。说到底,互联网是一个连接的工具,无论是对内管理,还是对外销售,都能让效率更高。但要让美食有更好的体验,除了高效和方便,还离不开优质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

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企业用上了电,没有人说自己是个电气公司。一样的道理,我们想做的不是一个互联网项目,而是专注潮汕群体记忆的餐厅。这是我们起“物依”这个名字的原因。互联网提供了更多连接的可能,让物依跟更多的潮汕游子联系在一起,让潮汕游子和朋友的连接多一个选择,仅此而已。

有没有更多的互联网玩法?当然有。我们设想过无数互联网在美食上的结合方法,但我们总会想到两个场景:

A.一个人在家,叫了一份菜头粿和一碗牛肉丸汤外卖……

B.带着老乡或朋友,围成一桌,畅聊小时候的美食……

我是宅男,但憧憬第二个场景。

过去的三个月,我们不断拜访潮汕地区的小食制作者,寻找潮汕小食标准化方案。

很多老一辈的人跟我们说,潮汕小食永远走不出潮汕。我们在拜访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原因:

1.很多传统美食的制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他们的根在潮汕,要让他们离开那个地方,即便收入翻番,他们也不愿意。

2.潮汕人对添加剂的态度是零容忍,保鲜和运输的问题在以前很难解决。

3.年轻一代,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小食这个行当。

在此之前,我们回到潮州市区,寻找一种从小吃到大的“猪脚圈”(一种油炸类的小食),却发现几乎已经没有了,能找到跟记忆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一位在当地因卖猪脚圈和菜头丸广为人知的老伯,因年事已高,已经不愿意复出。不知不觉中,曾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食,正在渐渐消失。

传统的潮汕小食,都是以街边小店的形式出现,一个店基本只做一两款。这种店的出现和消失,随机性很大。要把这些美食原汁原味带出来,只有在生产、保鲜、运输、制作上进行标准化。这是我们努力在做的事情。

投资人问我们,什么是你们不可复制的?我提到了味道、标准化、营销和模式。

回来之后,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在中国没有什么是复制不了的,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梦想。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个是有八年餐饮品牌连锁管理经验的潮汕人,一个是潮汕小食制作的第三代传人。他们跟我们有一样的梦想,要将潮汕小食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他们的加入,加快了我们标准化的进程。

时隔三个月,我们将近三十款小食标准化,呈现在物依的餐桌上。当然,这只是潮汕小食的冰山一角。

为何不是像投资人建议的一样,强调极致,而做更少的产品?实际上,潮汕小食本身就是极致的。而潮汕小食之美,正是在于多。

没有互联网x的噱头,只为寻找那个特别的味道。正如我们slogan:“味道,潮汕人好固执!”

这也是我们的固执。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