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进大学开始,我就对创新创业很感兴趣,自己做过一个创业项目,还加入了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今年五月有幸被由硅谷幼发拉底(Ufrate)孵化器和浙大管院合作共建的硅谷创业实验室暑期创业训练营项目选中,一放假就迫不及待地飞到加州,开始了神奇的硅谷创业实习。

来硅谷已经三周了,日子过得很充实。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一是在Ufrate孵化器里做一个创业项目,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在孵化器创始人兼CEO沈赐恩博士(Zion Shen)的指导下,我们五位来自浙大创新创业强化班(ITP)的实习生将要合办一家最终落地中国的智慧健康管理类公司,回国后可继续参与;

二是参加了很多硅谷大牛的分享会和初创企业的Demo Day活动;

三是抽空参观了一些硅谷高科技公司或新锐创业公司,包括苹果、谷歌这类大型高科技公司和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共享经济代表性创业公司,如Uber、Airbnb。此外还参访了以Plug&Play为代表的孵化器。

这些活动带给我的不仅是技能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造。近距离观察硅谷创业公司和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并亲身参与硅谷创业项目,确实给我很多启发。

创业就应该像一种普通的职业

创办一家新的公司

本次来硅谷参加的实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公司暑期实习,而是创业训练营(创业实习),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参与实战,一起创办一家源自硅谷的startup。

这是一个针对高净值人群的功能性餐饮项目,是与Ufrate大健康基金下一个医疗公司配合的项目。因为产品还未发布,所以也不方便谈太多项目本身的事情,我想讲的是这个创业实践中的收获。

我们五个实习生都来自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接受了两年的创业课程教育,其中三人还有过创业项(虽然做的一般),所以入手很快。在来硅谷之前,Zion跟我们讲过这个项目,所以那时就开始做市场调研,访谈目标人群,也了解目前国内做健康餐饮的一些公司。来到硅谷之后,Zion给我们足够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去请教他。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的第一点是,想到就做、不要犹豫,不懂的东西可以边做边学。硅谷这边的人(包括一些在校学生)从来不把创办一个公司作为一件难事来看待,大家都是想到就做,遇到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所以我们也不顾虑太多,一来就直接投入工作。

我们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情:做市场调研;制定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对比冷链配送和热链配送的成本、距离、用户接受度;与产品生产公司沟通,一起打磨产品;寻找优秀的设计团队,做出跟产品定位契合的包装;寻找媒体合作伙伴,为将来报导做准备;了解公司注册和产品名称的注意事项;学习融资知识,尝试着写财务预测表和融资需求表。最后大家合力写出了一份BP,最近还在反复讨论、修改中。

我学到的第二点是,团队要像一个公司,而非一个学生组织。学生组织做事主要靠热情和自觉,大家往往是一团和气,注重过程而不太在意结果。但是创办一家公司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要有检验成果的标准和奖惩机制。

我们五个人也会根据个人特质和毕业规划分出不同的角色,占有不等的股份和不等的话语权,还有按照时间分期赋予的机制和调整的机制。虽然公司能不能做好还是未知数,但是在一开始就需要明确这些事情,免得以后出现能力和权力不对等的问题。

在硅谷遇到了很多创业者,总体感受是他们敢想敢做,思维开阔,愿意分享。比如前几天遇到一个Facebook前员工离职创业,想要用人工智能来优化招聘体系,他的产品还在雏形阶段,公司也就两个人,但是已经跟一些大公司预约了合作,并且愿意跟投资人和其他创业者分享自己的想法。此外,我还见到一个华人创业者,一边组织硅谷的华人分享社群,一边创业,尽管还只是在家里办公。

接触这些创业者让我感受到:创业就应该像一种普通的职业,不必抬高也不应该被嘲笑(现在持这两种极端观点的人都挺多的)。如果觉着自己做的事情能够比打工创造更高的价值,或者很喜欢从事某一件事情,那么就去尝试,否则就去大公司工作,没必要纠结现在到底是不是创业最好的时机。这就是目前我对创业的态度。

创业、投资需要想清楚

聆听硅谷大牛分享

硅谷的一大特点是分享氛围很浓厚。每周都有创新论坛、孵化器组织的Demo Day、科技大佬的分享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见到了一些从前只存在于电视画面和科技媒体上的人物。

我印象比较深的活动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创新论坛(硅谷站),另一个是Fouderspace创始人谈创业。在全球创新论坛上见到了《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和《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凯文·凯利讲了他看好的未来20年四大趋势,吴军主要讲了硅谷为什么能够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Founderspace的创始人讲解了创业者怎样找到好的方向和带好团队。

这些大牛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能够让我明白当前最被看好的大方向和创业者需要想清楚的问题。做到明白趋势和想清楚自身条件这两点并不能保证项目顺利,但是做不到这两点必然会栽跟头。同时,这些人的精神境界也对我有不小的触动,硅谷的很多成功企业家都愿意无偿指导和帮助startups,这是硅谷优秀文化之一。

另外,我个人有个小习惯,就是在参加分享会时观察台下观众的反应,并抓住机会跟他们交流,这个习惯使得我有一些新的发现。当时正好赶上两批中国企业家参访硅谷,我有幸跟他们一起在斯坦福听了三四次分享,茶歇时间还跟一些人进行了交流。

这段经历给了我两点启发:一是国内确实有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在寻求转型,他们有大量的资金,投资传统行业回报少,新兴行业又不太懂,所以跑到硅谷来学习;另一点是大家炒概念的氛围比较浓,一些挂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名号的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就有一堆人感兴趣,他们也知道其中的一部分做不好,但是拿回国还是可以得到政府支持或者被新的投资者接手。

虽然硅谷也是人人喊创业,到处是投资人,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国内更容易拿到政府和投资人的钱,而且投资更加扎堆,这一点或许是国内投资圈需要警惕的事情。

每家企业都是独特的存在

参观湾区名企

硅谷出了一批蜚声世界的企业,有机会自然要拜访一下。我们会提前预约参访的公司,然后抓紧时间完成当天工作,节省下时间去参观企业。我住在Sunnyvale小镇,距离谷歌、苹果等公司都在20分钟车程之内,我们经常是一次参观一家公司。

我们拜访的公司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孵化器,另一类是明星企业,包括Google、Apple这种巨头和Uber、Airbnb、Pinterest、DropBox等新兴创业公司。

美国孵化器比中国要多很多,而且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多种多样,共同特点是专注投早期,投资金额很少,对被投项目的参与度比较高。YC、TechStars、500 starups等大的孵化器基本上只投资1万——3万美金、占股5%——8%,然后给被投企业资金之外的其他帮助。那些比较有名的孵化器,能够给创业者提供的帮助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导师机制、对接风投、人脉资源、与大企业合作、技术资源和办公场地。

谈一下我熟悉的两家孵化器,一家是我拜访过的Plug&Play,另一家是我实习所在的Ufrate,这两家最近也都入驻杭州了。P&P起初主要是提供场地,后来主打与大企业的合作关系,也提供一些创业培训。当然,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广泛的合作网络。刚进入P&P的大楼,就能看到大厅的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合作公司logo,几乎我知道的大公司都跟它有合作(包括百度、腾讯)。

大公司投入一些钱在P&P建立加速器或者投资这些创业公司,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来发现新的技术和商业项目,等这些项目发展得不错的时候收购下来或者达成合作关系。这个模式非常好,大公司、孵化器、创业公司在这个合作关系中各取所需,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

Ufrate主投华人创业项目,属于资源整合型,孵化器会帮旗下的创业公司寻找资源,弥补弱点,重要的项目老板会兼任董事长等职务,属于典型的深度孵化。当然,创业公司也需要为此让出较多的股份。

我们主要去了谷歌和苹果两家大公司,关于这两家的信息,网上太多了,我只谈一下氛围。硅谷的大公司工作都不太辛苦,不会出现像国内阿里这种严重加班。谷歌看起来更加自由和开放,而苹果则有一些乔布斯留下来的“清规戒律”,感觉略微呆板。

硅谷的创业公司则各有特点。Uber发展快速,内部竞争激烈,所以虽然公司不强制大家加班,但是每个人都很忙、很努力,大致也是“九九六”的生活。Uber内部的保密机制比较严,不欢迎外人参观办公区,所以我们只能在办公区之外的地方看一下,跟Uber的学长聊一聊对出行市场的看法。

Airbnb跟Uber一样是分享经济的代表,它有七年运营经历和独特的评分体系,爆发增长是源于采用专业摄影师上门拍照的方式来增强房间吸引力。Airbnb只招收有趣的人,还会每月发放一笔旅游补助给每个员工。公司工作氛围非常轻松愉快,从办公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我们去的时候偶遇公司断网,员工们愉快地鼓掌,然后出去玩耍了。正因为是这群有趣的人,才能够深刻理解旅客的需求,让“租住在陌生人家里”这件事情变得方便而有意思。

其他公司也各有特点,比如神秘的大数据情报公司Palantir(不用去百度,百度也只能知道它是一家神秘的公司),还有充满极客文化的DropBox公司。跟这些公司的学长们聊天,了解到了在硅谷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还有这些公司都需要怎样的人才,也算是不虚此行。

中国公司在模式上落后于美国同行

硅谷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对比

最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极快,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都一下子涌现出来,火热程度不输硅谷,在此做个简单的对比。

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国内的市场更大,竞争也更加激烈,没有什么专利保护可言,所以一旦发现某个不错的方向,立马有一堆公司涌入这个方向。

我在硅谷知道了不少沉默多年才爆发的互联网项目,还有一些多年不见起色依然默默坚持的公司,这种情况在中国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是少见的,基本上一两年就可以检验一个项目的成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线下的结合,中国公司在模式上落后于美国同行(新模式总是先在美国诞生),但是很多情况下,规模上已经超越美国。

我把这个现象归因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国消费者对手机有更强的依赖心理、美国昂贵的人工成本和美国很强的创新保护意识这四个方面。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国内虽然也资本量很大,但是集中在投中后期。最近一两年天使投资增加了不少,但是投早期的机构依然较少。国内的投资也比较扎堆,大家不太敢投没有成功先例验证过的商业模式。另外,我比较认可硅谷的孵化器模式,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的帮助很多。今年有一些硅谷的孵化器开始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中国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鼓励投资者成立孵化器,不知道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过去的这三周收获满满,希望接下来的实习可以有更多进步。在此感谢Ufrate公司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硅谷创业实验室给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