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太短,一秒钟都不要留给让人不快的家伙

Managershare:站在产品角度,评论是将“去中心化”的趋势重新拉向“中心化”的旧路,尤其是在广义的社交媒体层面,其弊大于利的效应相当显著。

中国互联网对于评论的热爱程度有些扭曲,必须事先注明的是,这里的评论指的是依附性的“Comment”,而非独立成文的“Essay”。

极具代表性的三个产品:网易新闻、弹幕网站和新浪微博。

“无跟帖、不新闻”迄今为止仍是网易高举高打的差异化旗帜,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中国新闻管制的衍生现象,人们对于解读新闻的好奇甚于新闻本身。据统计,网易新闻最为活跃的一名用户已经发表了20余万次跟帖、累计字数超过300万,相当于40本《朝花夕拾》。

作为A站和B站的模仿对象、弹幕设计的鼻祖,日本的Niconico古老而不大众,仅为御宅一族自娱自乐的本营,难以想象其舶来品能够在近邻掀起足以引领年轻文化的商业热流。而且,Niconico的视频内容多以情绪传递为主,画面表达有限,换到A站和B站那种大量重度依赖画面观赏的影视内容同样弹幕横行,很少在中国之外看到同样的狂热。

而新浪微博也严格遵循论坛社区的传统规则,将实际上无益于信息传播效率的评论功能奉为圭臬。前新浪微博运营总监刘新征始终是评论功能的反对者,除了减少信息流动的原因之外,他认为评论的另一个负面作用是降低伤害成本,对社区毫无贡献的喷子能够在体验上轻易破坏对社区有着极高价值的用户。

站在产品角度,评论是将“去中心化”的趋势重新拉向“中心化”的旧路,尤其是在广义的社交媒体层面,其弊大于利的效应相当显著。比如“水军”,这本应是论坛时代逝去之后就会消亡的群体,因为在通过关注行为订制信息流的社交时代,一个没有付出成本获取关注的帐号,传播能力是零——这全然不像信息权利过于平等的论坛,任何新帖都将一视同仁的出现在版面上。

与此同时,关于“网评员”的组织和训练也日益兴盛,这些“网评员”的工作内容多无独立主张,而是根据任务指派,在已经成文的条目底下表达立场色彩鲜明的态度。

的确偶有奇效,有人不堪其扰,离开微博退守微信,不再信任公共平台,很多受到重点维护的内容也出现整齐划一的拥戴声音。中国一些传播学者在谈及反乌托邦文学时会附和西方流行观点,认为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警惕应当高于《1984》,其实这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误区,就像出访营养过剩的病房之后,开始回到贫民窟宣传和呼吁针对富裕病的预防。

当然,删除评论、关闭评论、拉黑名单等手段也是目前尚存的应对措施,当然,由于无法完成工作,总会滋生“一边鼓吹言论自由、一边限制言论自由”的有意反诘,这种概念偷换往往存在市场,但不值得反复赘述逻辑错误。

我想说的是“纸箱原则”,在施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只需要将一个纸箱放在街头,政客便可站上去发表意见、拉拢选票,若有不同主张,正确的做法是在对面以同样的方式站在纸箱上演说,竞争谁能获得更多的听众。只有自知不敌却又输不起的卑劣者,才会选择将粪便撒向对方阵营驱逐人群的做法。

具体而言,永远不要将时间浪费在与一个远不如你的人身上,除非你对他/她有着教育责任。社交媒体具有广场属性,因而必然存在公地悲剧,而拒绝回应以及删除评论乃是美德。

此文也算作一个统一的回应:

“你迟早也会明白,面对那些傻瓜、蠢蛋,我们只有一种方式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头脑智力,那就是,不要和这种人谈话。 当然,很多人在社交场合的感觉就像一个高超的舞者到达一个舞场,但举目所见都是跛足瘸腿的人——他又能与谁共舞呢?”

——叔本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阑夕
来源: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