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无论是大型民企,还是中小民企,都越来越重视管理了,这是个大好事。但是,也有不少的中小型民企,在管理上的做法让人不可思议,把本来简单的管理搞的复杂化,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乱象之一:建立繁杂冗长的流程

在青岛有这样一家企业,老板是从国企辞职出来的,后来历经多年的打拼,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因为他对国企那套管理套路非常熟悉,于是继续沿用,并做的比国企还要复杂。

这家企业大概1000来人,年销售收入不足10个亿,他们提出的管理理念是:细化到细节,量化到刻度。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设置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多个管理部门,建立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繁琐流程。

譬如他们的文件审批流程,文件由职能部门起草完成后,首先要经过本部门负责人的审核,然后再到分管此项业务的总监审核,再呈报至办公室文书登记,再由办公室主任审核,再由董事长秘书审核,最后到董事长的手里。董事长在审批文件时,不仅要审查文件的内容,还要对文件起草质量给予或A或B或C的评价,这个评价要列入对文件起草部门的考核。

如果这是个国有企业,我们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纯粹的民营企业里面,真的让人抓狂。一个文件的审批流程是这个样子,可想而知,这个企业的其他管理流程更要复杂。管理必须求质量,但也必须考虑成本;管理必须有规矩,但更得考虑效率。

乱象之二:实行奇葩可笑的培训

在潍坊有一家500来人的企业,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显然是如何走出困境,而不是其他。

但这个老板不这样想,也不这样做,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员工的培训上。于是做出了“每天培训不少于1小时,每人每天必须写不少于1000字读书笔记”的决定,老板亲自起草这个决定,要求个人笔记必须每天下班前上交,公司每天检查,纳入对个人的考核。

不仅如此,这个老板还组建了文化传播公司,组建了管理咨询公司,组建了培训公司,他说,要把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要让更多的企业受益,帮助更多的职场人快速成长。

说起来这就像个笑话,但的确是个真实的例子。如果碰到这样的老板,遇到这样的企业,赶上这样的培训,你不崩溃才怪。这样的老板,已经忘记了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什么。

乱象之三:进行不切实际的考核

在淄博有一家企业,最近听说他们邀请了一家据说国内很有名气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他们搞360度绩效考核。我心里话,别说你们搞360度考核,就是砍掉一半搞“180度”考核,也难以推行,难以坚持,结果可想而知。

360度考核是个啥东西。360度考核,是个全方位的考核方法,是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的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考核方法,适合你的企业吗?自己对自己要评价,上司对下属要评价,同事之间要评价,下属对上司要评价,顾客对员工要评价,各种评价信息的可信度有多少?真实性谁来检验?即使这些都没有问题,难道不考虑企业投入考核的人力和物力?

这家企业已经成立多年,核心业务为造纸,这些年的经营状况也不错,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也一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行为的考核,完全可以按照“违章必究”的简单办法来进行。

几点感慨:管理的简单与复杂的逻辑

以上三个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些民企在管理上走入误区,问题在企业,根子在老板。就民企来讲,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说它是科学,因为可以运用一些制度、流程、标准将企业的各项管理推向规范,这是管理“死”的方面。说它是艺术,是因为管理过程离不开各级管理者,不同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是管理的“活”的方面。

我们也应该清楚,管理的简单与复杂,是企业不同阶段的管理策略。由简单到复杂,体现为由分权到集权,是企业形成统一制度、统一文化的不经之路。由复杂到简单,体现为由集权到分权,是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基础上的实现效率提升的不要措施。

也就是说,该简单的时候一定要简单,该复杂的时候一定要复杂,但复杂之后,必须回归到简单的轨道上去。要实现由复杂到简单,就必须建立必要的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没有制度做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文化;没有考核做标准,内部分配的公平公正也难以建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木子斫
来源:木子斫的博客